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当凡人有了修仙知识 > 第8章 辛酸历程 第八节 帝王无情

当凡人有了修仙知识 第8章 辛酸历程 第八节 帝王无情

作者:佛罗伊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7:05:06 来源:书海阁

皇帝终究还是来晚了一步,主要是低估了这两个女人的狠毒程度,对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能这么快的下手,也是皇帝意料之外的。

作为整个国家的掌控者,丞相府再是一手遮天,私下的动作也不可能瞒得过皇帝的耳目,从丞相府最开始的巫蛊之术到后来选人往禹王封地送,他就全程知道得一清二楚,按兵不动主要还是想看看这帮人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如果淑妃顺利诞下皇子,一切都好说,即使给刘氏封了后,丞相府这段日子的所作所为也可以作为皇帝日后制衡他们的手段,一切尽在皇帝的掌握中。

如果淑妃没能生下皇子,干下了欺君之事,皇帝正好借此把逐渐坐大的丞相府给一锅端了,至于小公主,皇帝料想刘氏应该会想办法送走,只要一切没有脱离掌控,皇帝就有信心把孩子救回来。

就连韦氏认为已经搞定的几个接生嬷嬷,其中也有两人是皇帝的人,从头到尾都是在韦氏和淑妃面前演戏罢了。

皇帝的确运筹帷幄,唯一漏算的是孩子没救下来,这让他怒火中烧,也让他对丞相一家最后的一丝情分也消失殆尽。

御林军包围了昭阳殿,这里此时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外面国公府发难而加强的戒严,其实也是在皇帝的默认下才得以顺利实施的,为的就是不让韦氏把小公主送出宫,哪知道逼得韦氏狗急跳墙直接把孩子杀了抛尸。

皇帝恨得牙根都痒,看着跪伏在地的一屋子女人,其中一个还是刚刚为他生下孩子的女人,皇帝内心一丝柔软都挤不出来。

本来在韦氏面前还唯唯诺诺抖如筛糠的两个接生嬷嬷此时却无比镇定的出列,向皇帝行了标准的礼仪之后,将昭阳殿发生的事和淑妃以及韦氏的所作所为全都据实以告。

韦氏和淑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自家玩的这点把戏在皇帝面前就犹如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愚蠢可笑。

淑妃想着自己好歹跟皇帝还有几年的夫妻情分,而且这一胎也不是她的投胎,三公主也是她的亲生骨肉,现在养得也算不错,看在她为皇帝生了两个公主的情分上,保不准还能转圜一二。

于是淑妃侧过身,悄悄的向母亲韦氏递眼色,示意赶紧把小公主抱出来,在皇帝面前打打感情牌。

哪知道韦氏只一脸灰败的看着前方,双眼甚至无法聚焦,急的淑妃脑门的冷汗直冒,连刚生产完的虚弱感都被抛到了脑后,再虚弱,在生死面前,那都是小事。

可是无论淑妃如何示意,韦氏都毫无反应,皇帝也在此刻开口了:“戕害皇嗣,尔等胆子不小!”声音无波无澜,却听得人胆寒。

戕害皇嗣?淑妃茫然回过头,莫非父亲还派了人去贤妃那边下手?

皇帝冷哼一声,还未开口,殿外王公公回禀,小公主的尸体已经捞上来了,皇帝的脸色再次黑沉了几分。

尸体?小公主?

淑妃猛然抬头看向说话的王公公,不敢置信的又回头看着自己的母亲,她如何都没想到,她还打算用来博取皇帝心软的小女儿,竟然已经死了。

韦氏的眼珠子总算闪了闪,但是仍然是那副等死的表情。

淑妃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定然是母亲下的手,整个人陡然瘫倒在地,像是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

殿内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淑妃已经完全不知道了,只觉得耳边吵吵嚷嚷的,直到听到了母亲韦氏尖锐的哭喊声:“是这个老妇!她害死了小公主陷害于我!我堂堂丞相夫人,二品诰命,怎么会害自己的亲外孙女?!”

淑妃眼神开始聚焦,对,不承认,死都不能承认!

仿佛是找回了生机一般,淑妃挣扎着从地撑起上半身,靠向了韦氏,似乎这样可以得到能量一般。

然后淑妃就开始哭,以皇帝曾经最心疼她的方式哭,这个姿势她曾对镜练习了无数遍,知道哪个角度最能打动皇帝。

皇帝眯了眯双眼,刚才他下令要诛九族的时候,韦氏开始了反咬,偏偏没有人亲眼目睹她的行凶过程。

虽然他是帝王,但是诛九族这样的大罪,还是必须要证据确凿的,否则难以令天下人信服。

毕竟丞相府这些年来势大,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引起动荡,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被韦氏反咬一口的嬷嬷气急,厉声质问:“小公主包好之后就是你抱走的,你最后回来的时候手里只有小公主身上的包被,小公主却不见踪影,你还狡辩?”

韦氏毫不示弱:“你是接生嬷嬷,孩子出生时我又不在产房内,你把小公主抱给谁了,还不是你说了算,我手上拿的是我给我外孙准备的包被,与你何干?休要攀咬!”

老嬷嬷都要被韦氏的不要脸气死了,叉着腰就大喊:“我周氏绝对没有半句假话,如若不然,天打五雷轰!韦氏老妇,你可敢指天誓日的说你没有害小公主?!”

韦氏气势十足,腾的从地上爬起来就叉着腰大喊:“我有何不敢?!我要是害了我的外孙,就让我五雷轰顶不得好死!我整个丞相府都被天雷劈,不留活口!”本是要取信皇帝,才口出狂言的韦氏,压根就不信鬼神,哪怕家里不止一次的用巫蛊之术给女儿求子,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她确定世上根本没有鬼神,否则哪里还能再生个丫头片子?

所以韦氏对于发誓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可就在她话音落下的同时,早已在上空凝聚好的雷云瞬间落下,直直劈向昭阳殿。

宫殿顶瞬间被劈出大大的豁口,天雷从豁口一道又一道劈下,精准无误的落在韦氏身上。

昭阳殿正殿上,一群人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六神无主四下散开,全都远离韦氏。

皇帝也在王公公和御林军统领的护送下后退到了大殿门口,发现天雷只劈韦氏一人的时候才堪堪停住脚步。

淑妃则是被镇在当场,整个身体抖得像筛子,因为无人理会,她身体又虚弱,趴在原地竟没有挪动分毫,眼睁睁的看着韦氏被八道雷劈成了焦炭。

就在众人以为八道天雷已经完结了这次发誓的惩戒时,天空再次降下一道雷劈在了淑妃身上,淑妃当场殒命。

紧接着,天空不远处又再次响起隆隆的雷声,众人簇拥着皇帝快步来到殿外,看着天空再次降下十八道天雷,根据方向判断,应该是丞相府。

众人的猜测没错,这十八道天雷确实是劈在了丞相府。

丞相府在下午韦氏离开以后就已经被五城兵马司的人围了个水泄不通,就连出门在外未归家的刘家人也派了人手捉拿,一刻钟前,被抓回来的刘家人被强制送进了丞相府,这几个喝花酒被打断的纨绔嘴里还骂骂咧咧个不停。

天雷降下时,围在丞相府外的五城兵马司众人都吓得后退了老远,就这么看着偌大的丞相府被天雷夷为平地,连院中几株百年老树都没逃过一劫。

丞相府宅邸范围内至此,无一活口生还。

此事在京城霎时间引起了百姓的各种猜疑,五城兵马司统领抠抠头皮,过了一会才派出两人赶紧进宫报信,剩下的人继续围着现场,见看热闹的百姓越来越多,只得又派人紧急加派人手过来。

这种事太过邪门,本朝开国以来都还没遇见过,五城兵马司统领也还算反应快,火速控制了现场,至于里面,还是等宫里的指示到了再说。

皇帝带着一众扈从站在昭阳殿外,久久没有言语。

这时大家才想起刚才韦氏发的毒誓,纷纷缩了缩脖子,以后可千万不能随意发誓,这天雷可是说来就来的!

刘家的族亲中,与此事无关的众多分支本来还能逃过一劫,但皇帝发现了小公主没救回来之后,就已经震怒下令立即全都被严加看管起来,这次的天雷虽然没劈到这些人,消息却飞快的传到了这些人的耳里,本来怨言颇深的人瞬间闭嘴。

也不知丞相府的刘家本家嫡支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若说是皇帝要株连九族,他们还能想想办法保住少数孩子,但如果是天雷劈下,谁能逃得过?

刘家人以及根本不知情的族亲们被自己的猜测和脑补吓得瑟瑟发抖。

被送到京城已经生产的和待产的刘家女被单独关押了起来,好在宅子在另外一条街,逃过了这次丞相府突发的天雷灭顶之灾。

驻守南面的镇国大将军三日前就收到了紧急密令,调军十万围住禹王的封地主城等待下一步指令。

刚刚被送到昭阳殿即将要成为皇长子的男婴又被人送出了宫,由两个老嬷嬷和一队御林军带着圣旨快马加鞭送往了禹王封地。

禹王和禹王妃感情很好,大儿子已经十一岁,二儿子八岁,三儿子也五岁了,老四是个姑娘,刚满两岁,四个孩子全是嫡出,禹王府里虽然有侧妃一人,美人若干,侍妾也有好几人,但是庶出子女却是一人都无。

禹王封地离京城并不远,否则那么多孕妇也经不起长途奔波,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禹王的奢侈生活根本一点不愁,这也是先帝对他的偏爱。

这些皇帝都忍了,但是这位兄长却妄图用自己的血脉来图谋他的帝位,现在更是因此害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这就绝对不能忍。

负责护送的御林军一行动作很快,大半日工夫已经到了禹王封地,与镇国大将军见过之后就匆匆入了城来到禹王府宣旨。

圣旨表达的内容很简单,被送来的孩子是禹王的骨肉,被封为禹王世子,继承禹王封号和封地,如果这孩子夭折,禹王封号和封地将被褫夺。

要知道禹王妃这些年唯一的心病便是世子封号,虽然禹王府里没有庶出子女,但是夫妻多年,她又怎会不知道禹王秉性,如此风流好色之人怎么会没有庶子庶女,只不过是养在外面罢了。

大儿子六岁时就能通读四书五经,堪称聪慧,禹王妃查到禹王的庶子最大的也已经五岁了,便想方设法说服禹王上折子给大儿子请封世子,却被当时的先帝驳回,理由是本朝所有的世子都是在九岁通过太学的考校之后才会封。因此禹王夫妇等了三年,期间,禹王在外面又多了三个庶子和两个庶女,禹王妃心急如焚。

好容易等到大儿子九岁了,先帝薨了,传位太子,也就是如今的皇帝。

国丧期间,请封世子不但成不了,反而要被百官弹劾,于是这事又耽搁了下来。

眼看新帝继位已经两年,禹王妃又起了心思要请封世子,哪知道出了丞相府来人密谋一事。

禹王妃本来是被瞒着的,但是自己丈夫那段时间的身体状况哪里真的瞒得住?

禹王本就被酒色掏空的身子那段时间更加虚得不成样子,仔细一查才知道刘家竟然胆大包天至此,禹王妃被吓得冷汗直冒,请封世子一事也只得再次按捺下来。

自从那些孕妇被送走,禹王妃更加寝食难安了,总觉得要发生大事。

果不其然,封地主城被围,禹王吓得躲在书房不肯出来半步,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解决已经连续七日了。

御林军带着圣旨和两个嬷嬷抱着婴儿出现的时候,禹王妃有一种“总算要完蛋了”的解脱感。

但是事实却与她想象的不太一样,皇帝没有问罪,甚至连斥责都没有,但是世子封了,却是这个被送进宫要当皇长子的孩子。

禹王妃还没来得及庆幸,就被这个晴天霹雳打得措手不及!

禹王封号还在,封地也在,他还能好好的当自己的富贵闲散王爷,自己的王妃之位也在,但是这个刘家女所出的孩子却成了禹王世子,他还不能死,他死了,整个禹王府也就完了。

这怎么不让禹王妃悲痛欲绝?

自始至终,皇帝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说,静静的看着禹王跟着丞相府一起作死。

刘家肯定是要倒大霉的,这个孩子的生母也肯定活不下来,但是这个孩子他死不得啊!

禹王妃哭得肝肠寸断,完全不顾接圣旨这茬,只有禹王抖着腿嘴唇发白的上前接旨。

宣旨的御林军还没离开,禹王府又来了一队人马,这回送来的是剩下的已经生了孩子的和即将临盆的刘家女,这些孩子可全都是禹王的种。

同时带来的,还有皇帝的口谕,这些孩子的信息全都造册送到了御前,只要夭折一个,禹王的嫡出孩子就要送一个到京城由皇帝亲自教养。

禹王妃直接哭晕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