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当凡人有了修仙知识 > 第8章 辛酸历程 第三十五节 历劫第八世-后山

卢海波和夏文青抬着一口陈旧的大铁锅回到知青点门口的时候,前院厨房门口聚集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李红军压轴出场结束了闹剧:“都干什么呢?人家吵架有什么好看的,自己都收拾利索了?”

人群各自散去,厨房里的三人已经开始了极限拉扯,郭文华主张蔡成赔自己暖水瓶,蔡成则支支吾吾的想让宋月出这个钱,毕竟热水是给她准备的,宋月确实哭得好不可怜。

一个暖瓶水可不便宜,不但要八块钱,还要两张工业票。

待在乡下当知青,钱都挣不到一分,更没有各种票的来源,蔡成下乡这么久,自己都没置办上一个暖水瓶,以往全是蹭的郭文华的,他拿什么来赔?

宋月倒是有钱有票,看着蔡成那殷切的眼神和无比诚恳的模样,最后咬牙答应由她来赔偿,但是买不买得到就得郭文华自己想办法了。

卢海波和夏文青磨磨蹭蹭的在大灶眼上安铁锅,这口锅是托钱七叔找队里的老人换来的,已经补了不知道多少次,最近换了新的才退休下来,他们用了半斤红糖、六块钱再加三尺布票才换到。

那家人的大胃口让钱七叔觉得很没面子,当场帮着卢海波把他们家那口不常用的烧水铝锅也要了过来才作罢,刚才铝锅就是放在铁锅里被抬回来的。

严小雨和童海琼站在一边等卢海波和夏文青安好了锅才开始张罗早饭。

吵架的几人压根不在意厨房里还有什么人在听,自顾自扯皮扯的挺嗨。

磨洋工四人组眼神碰撞,对于宋月的圣母属性,有些一言难尽。

也说不定她和蔡成真的有点什么呢?她们只要继续吃瓜就好。

有了大灶,做饭快上许多,两个灶眼一起用上,煮饭做菜两不耽误。

吃早饭的时候,卢海波把打听来的消息分享给了小伙伴。

“今天队上的人都要上山,据说这都是传统,山里盛产各种菌子,昨夜刚好下了一场小雨,今天山里肯定有好货。”

“菌子?真的?你们认得那些能吃吗?”童海琼连忙问,如果误食了菌子,那可是要躺板板的。

“不认识啊,不过那么多人上山,跟着他们,然后根据他们捡的菌子很快就能认得了,不认得的那种不捡就是。”卢海波觉得这个不是问题。

严小雨关爱的看着这个大男生,没有残忍的提醒他,队员们大概都不喜欢在捡菌子的时候身后跟着尾巴。

夏文青和童海琼倒是认同的点点头。

四人迅速的做了决定,吃完饭就背着背篓跟着大部队上山。

背篓是前几天找钱七叔还小泥炉的时候,钱七叔觉得半斤红糖这样的礼有些重了,毕竟只是借用了十来天小泥炉,又不是换走,而且当初来帮忙打灶台也是收了报酬的。

所以卢海波离开钱七叔家的时候,钱七叔把家里小儿子练手的时候编的几个大小不一的竹筐直接送给了卢海波,知道他们四个人要好,很大方的给了四个。

虽说是练手的作品,但在严小雨他们看来,已经是非常好的了,反正他们自己是编不出来的。

严小雨对这次后山之行,捡菌子的热情并不太大,反倒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去荷塘。

四人背着筐出门的时候,刚好遇见钱六婶带着另外几个小媳妇路过知青点门口,目的地正是后山。

嘴巴挺能叭叭的卢海波也不敢往婶子身边凑,万一让人误会耍流氓就不好了。

这时就是童海琼和严小雨出马了。

严小雨那“豆角战士”的称号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传遍了整个大队,婶子大娘们对她充满了好奇。

于是她刚一上前打算搭讪,对面就有了回应,简直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向奔赴,童海琼觉得自己都不用开口了。

跟着钱六婶一路走上窄小的山路,严小雨还不忘不动声色的打听那片荷塘。

在她看来的“不动声色”,在钱六婶一众队员眼里,那可是明晃晃的带着目的性,只不过大家都笑笑,哪有小姑娘不喜欢那么漂亮的荷花的?

就连本地队员,没事的时候也爱去荷塘那边转转,不止是那里凉快,景色是真的漂亮,最主要的是,等莲子成熟以后,大队会组织大家去收莲子、收莲藕。

荷叶也都是大家的心头好,家家户户都会带些荷叶回去自己制作荷叶茶,夏天泡上一壶,好处多多还不花钱。

另外,荷塘里也会有惊喜,鱼儿就不说了,螺蛳也不少,有时候还能采到荸荠。

因此对于严小雨的打听,钱六婶也没隐瞒,反正过不了多久她也能知道。

严小雨听得眼睛都发亮了,原来好东西这么多啊!

下过雨的山路有些湿滑,一个不注意就是一个趔趄。

钱六婶带来的小分队很快就各自有了发现,分散开来。

也是这时,四人小组才真切认识到,人家是真的不乐意带他们在身后,而且他们时不时脚下打滑,根本就跟不上队员们的步伐,想跟也没得跟。不过卢海波不气馁,脸皮巨厚的抓住人就请教人家哪种菌子可以捡。

连问了好几个人之后,竟然也认识了好几种。

时间耽搁了也不少,四人也开始慢慢寻找。

严小雨顺着山路一边找菌子,一边有目的的往荷塘方向进发,另外三人觉得不能走散了,所以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都没离得太远。

没多久,还真的到了荷塘附近,这边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坐在塘边了。

走近一看,才发现这几个孩子全都把脚丫子伸到了荷塘里泡着,相当的惬意。

再仔细观察,再次发现人家哪里是来泡脚的,分明是手里提着鱼线。

严小雨过来的时候,几个孩子笑嘻嘻的还跟她打招呼,其中一个正是钱世永家孙子,大名叫钱海涛,小名钱三狗,因为这一辈他排行老三。

没错,钱是永的大孙子小名是钱大狗,二孙子是钱二狗。

大队上起这种贱名的孩子不要太多,所以谁也没有笑话谁。

钱三狗认识严小雨还是因为当初给她送豆角种子的就是这小子,事后钱世永回家之后还给老婆子交代,等家里豆角熟了,只要家里吃不完,就给这丫头送去。

这话被钱三狗听见了之后学给家里其他人听,因此还引起了家里人的反对,豆角吃不完为啥要给知青?纷纷对钱世永产生了莫名的质疑。

当时钱世永没好气的把严小雨给的水果糖拍在了桌子上,瞬间就让大家闭了嘴。

虽然钱世永什么都没说,但是似乎家里人都自行脑补了严小雨要用水果糖换豆角的交易请求,对于吃不完的豆角的去处,再没了任何异议。

钱三狗可是吃到了三颗糖的胜利者,那滋味可甜可甜了,因此对于这个冤大头女知青,他印象十分的深刻。

严小雨对这小子有印象,也笑着回应,顺口问了句:“你们在干嘛呢?”

话音未落,就有一个小子提起了手里的鱼线,被提起来的那一头赫然挂着一条小孩儿巴掌大的鱼,正在挣扎摆尾甩动着水花。

严小雨眼睛都瞪大了,几步走近一看,确认是鲫鱼,没忍住咽了咽口水。

钓到鱼的小子欢天喜地的把鲫鱼取下来放进身后草地上放着的草篓子里,又不知从哪摸出来一条蚯蚓挂到了钩子上放进荷塘。

钱三狗羡慕的撇撇嘴,也不理严小雨了,专心的钓起鱼来,今天可不能输给钱狗剩。

严小雨自然也不需要他回答了,默默的转到了荷塘另外一边没有人钓鱼的地方,放下自己背上的背篓,趴到边上。

伸手进水里往下探了探,什么都没摸到,倒是这长势喜人的荷叶和开得正好的荷花,让她觉得空气都清新了。

不甘心就这么空手而归,严小雨心念一动,再次把手探进水里,然后默念“收莲藕”。

秘境里的小池塘里,瞬间出现了一株完整的荷花,根部正是严小雨要收的莲藕。

而眼前的荷塘,确实少了一株,但是,压根就不明显。

严小雨左右看看,做贼似的心虚感爬满全身,可不就是在做贼吗?

既然都偷了一株了,总不好让它在秘境里孤零零的,严小雨换了个看起来荷花就很密集的地方,又收了两株就停了手。

相信这三株荷花,在秘境里已经能慢慢繁殖下去了。

比较遗憾的是,刚才的两次,都没收到鱼,也不知道这些鱼都躲到哪里去了。

严小雨甩干了小臂上的水渍,放下袖子离开了这里,经过钱三狗一群孩子时,摸了几颗水果糖出来递给钱三狗。

内心想着,偷了人家的荷花,给几个糖权当弥补一二吧,至少心里能好受点。

钱三狗喜笑颜开的接过水果糖当宝贝一样的护在怀里,连手里一直没动静的鱼线都不顾了。

避开了小伙伴们争先恐后伸过来要拿糖的手,钱三狗大声对远去的严小雨说:“小雨姐,一会我就给你送豆角去啊,我家自留地里已经好多了!”

严小雨脚步一个踉跄,感觉到自己当时射出去的回旋镖已经在往回扎的路上不远处。

另外三人都在附近,听见了荷塘那边的动静,也没过来,远远的时不时说两句话。

虽然对捡菌子不太上心,但是严小雨还是捡了不少,基本都是比较常见的青头菌,还有几朵牛肝菌。

倒是折耳根着实遇见了不少。

虽然严小雨四人都不爱吃,但是其他人爱吃啊,她挽起袖子就开始挖,拿回去跟队员换菌子也是好的。

另外三人觉得甚是有道理,于是四个捡菌子的人,最后最大的收获是折耳根。

四人直到中午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才往山下走,早上童海琼用大铁锅贴了好几个饼,回去就能吃上,不用急着赶时间回去做饭。

也幸亏她带来的行李里还有一斤面粉,不然这饼子还真吃不上,本地人对面食似乎并不爱。

严小雨的空间仓库里倒是有面粉,但她不敢拿出来,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总不会平白占他们便宜的。回到知青点,其他知青都还没回来,知青点只有他们四人。

把背篓里的东西全都倒出来收拾收拾,严小雨打算把折耳根都背出去换成菌子。

结果一收拾,发现折耳根竟然装了满满两背篓,有些发愁这么多能不能换出去。

最终还是卢海波和夏文青背着背篓出去的,严小雨和童海琼留在知青点收拾菌子。

因为怕躺板板,他们只捡了认识的品种,其他的就算看见了也没动,错过了也没关系,小命更重要。

很快两个男知青就背着背篓又回来了,除了一杯楼用折耳根换来的菌子,另外一个背篓里竟然是满满当当的豆角。

严小雨眼前一阵发黑,这么多豆角,她要吃到什么时候去?

另外三人没忍住笑,宽慰她可以做泡豆角或豆角干,再不行,跟老知青们换换其他蔬菜也行。

严小雨才稍微好点,但是换蔬菜就算了,她“豆角战士”的人设不能塌房。

收拾菌子花了不少时间,吃是肯定吃不了这么多的,四人一合计,打算晒干了大家分一分,要寄回家或者换东西都行,干货更容易保存。

但是晒菌子没有簸箕,卢海波又带着水果糖跑了一趟钱七叔家。

别说,钱七叔家孩子是真的手工达人,院子里摆满了各种竹制品。

等菌子都摊开摆好在簸箕里了,四人才感到了饥饿。

稀饭配着饼子对付完午饭,知青点还没有人回来,莫非他们都是带的干粮?

四人并不知道知青点其他人的去向,他们是知青点最先出门的一波。

没管知青点其他人的闲事,四人收拾利索又背着背篓上山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阳高高挂,菌子们全都不见了身影。

四人也不气馁,看见什么就挖什么,运气不错的是,他们竟然找到了一个山药丛。

于是四个人开心的挖了一下午的山药,直到四个背篓都装得差不多了才停手。

背篓虽然不大,但是装满以后的份量可不轻,两个男知青的勉强装满了,两个女知青的只装了大半背篓。

没挖完的也没剩多少了,还是要留些可持续发展的在这里。

四人慢慢往回走,这次不需要低头四处找山货,终于能抬头看路了。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几人才惊喜的发现了几颗已经开始进入结果期的板栗树。

一看那满树的小揪揪,就知道今年的收成不会少。

四人都很惊喜,约定过段时间就来看看。

这里并不是深山,知道这几棵板栗树的人肯定不少,他们如果不关注着,搞不好到最后啥也捞不着。

不求能摘多少板栗,多少有点也是好的。

有了这个惊喜的发现之后,果然好事成双,没走多远又发现了一片野柿子树,花期都已经过了,离果期还远吗?

四人又仔细的确认了一下这个地点的标志,以便下次能准确的找到这里来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也幸亏他们下山的时候时不时就要往下找找荷塘在哪里,以便确认下山的方向和路线无误,不然都发现不了他们已经偏离的原本的路线。

又费了一番功夫才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小路上,太阳已经偏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