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 第105章 难测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第105章 难测

作者:与尔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7:05:22 来源:书海阁

就王大爷自己来说,要是让他从现在的幸福家庭回到逃荒时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也会心理崩溃的。

更不用说,那些下放的人,在此之前谁又不是人中龙凤?

他们现在会安安稳稳的待在村里,是因为他们在蛰伏,在等着逆风翻盘的那一天。

心中有期盼,才会压着自己的性子,去适应处处不容易的人生。

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们在心里还是有着希望,想等着自己身上的罪名被去除,想平反后自己与家人团聚。

甚至,之后再努力努力,恢复往日家族荣光。

因为心中有信仰,他们的脊梁才没被这些年的风霜给压垮。

这样的人,心性自然坚韧。

可要是因为人为缘故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失去了活下去的念头。

那么,要么是万念俱灰,要么是万劫不复。

心性坚韧的人,报起仇来自然也不会手软。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失去理智的人报仇,是会将人间焚烧成地狱的。

王大爷相信人性本善,可也最不相信人心。

他不想赌,也不敢去赌一个人的心性。

牛棚里的人往日看着是平静和善了些,可要真到了山穷水尽危及性命的时候,他们也不会介意让人看到他们凶狠的内心。

而王大爷自己,也不想让事情失去控制,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所以,他一边冷眼看着徐文渊来牛棚打听消息,一边将自己的发现上报给大队长。

来村里这么多年,王大爷对于村里人是信任的。

他更加信任大队长这个退伍的军人。

他知道,现在放牛的徐文渊与之前的温暖不同。

在结束了放牛工作后,温暖还是按时将自己每月该给的十斤粮食送到指定地点,从未去探查过接收粮食的人是谁?

等她送满一百斤后,也再没去过那个地点。

可徐文渊呢,自从每日都要来牛棚放牛后,他就借着赶牛进出牛棚的功夫,将整个牛棚的区域都给打探了一遍。

甚至,还专门记下了下放人的脸。

大队长每天忙着村里的事,晚上还要将一些事汇报给军方。

好在,村里有军方的人,信息传递倒是方便些。

八月份,夏日正烈的时候。

温暖现在最想的,就是现代的空调和冰饮。

可惜,她现在也只能想想而已。

不过,还是能想一点别的。

在春耕之后,村里有大娘会去附近几个村子固定时间举办的集市上换东西。

温暖对别的倒是兴趣不大,在听一起下地干活的大娘们说集市上会有不少品种的种子换的时候,温暖就心动了。

她别的不能有,这西瓜总能够自己种植吧?

大夏天的吃一口西瓜,这舒爽感真是不能用语言形容的出来。

所以,温暖委托了去集市的大娘,帮自己换了些种子回来。

她的自留地不大不小的,种了菜之后,还是能够找到位置种点西瓜、香瓜什么的。

大娘对于这点小忙也是乐意帮的,毕竟当初因为温暖给提供的书籍,他们现在也能够吃的上新鲜蘑菇。

就换些种子,又不是多麻烦的事。

其实,村里也有不少人家会种西瓜。

只是跟粮食比起来,这水果类的西瓜就不是大家的必需品。

所以,大家种植的就不会多。

就算是在自己家的自留地,也只是喜欢吃西瓜的人家才会多种一些。

至于其他人,则看自己当年的想法种植。

而西瓜这东西,在北方的种植受气候限制。

大规模种植西瓜,想都不要想。

所以,西瓜在供销社的售卖也算是供不应求。

温暖就是想买,也很难买到。

所以,她打算自己换来种子自己种了吃。

自留地种几颗西瓜苗,剩下的种子就都给种在空间。

到时候,她猫冬的时候也有大西瓜吃了。

好吧,主要是去年猫冬的时候温暖睡的炕热,整个人都有些上火,急需降暑神品。

所以,她才想今年多种些西瓜留着自己吃。

在温暖种西瓜的时候,她也有提醒知青们。

好吧,不管是什么东西,都是患寡而不患不均的。

你手里的东西要是独一份,就可能会被大家议论、讨要,占有。

可要是大家自己手里也有,大多就不会去占有别人的东西。

温暖可不想等西瓜熟的时候,她会被人找上门来换。

到时候,她是给换还是不给?

这要是好相处的人,不换西瓜最多是抱怨几句什么的。

可要是心眼小的人,说不准会暗地里搞事。

温暖只是想解馋,并不想多生事端。

所以,她在拿回自己换的种子的时候还有跟帮自己忙的大娘打听谁家有多的西瓜种子什么的。

等她将种植西瓜、香瓜的事说给知青们的时候,也顺道给指明了换种子的去处。

老知青们也算是在村里生活了一年多以上的日子,大家自然是知道自己一年的粮食可以养活的了自己。

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想着改善自己的生活。

当然,也有那些手里拮据的人。

不过,他们也都跟着种了西瓜什么的。

只要是这年头的水果少,价格就对应的高了些。

到时候水果熟了,他们就是自己不吃,也可以换给别人啊!

这要是拿到公社,肯定很好出手。

当然,今年村里也有知青会想去换的。

是的,就是知青。

新知青们因为大多数人都去干了轻省的活计,手里的工分足够分粮养活自己,而家里送来的包裹和钱票,他们自己也不会想着去存着。

村里人每到周日孩子们放假的时候,就能够看到不少知青结伴坐牛车去公社的身影。

这些知青们花钱大手大脚的,每次回来,都拿着不少东西。

而每个周日,都成了他们打牙祭的日子。

老知青们虽然不清楚各自手里的积蓄,可也不会如新知青们一般大手大脚。

不过,也因为对方的手缝松,倒是让村里的小孩子们赚了不少钱。

是的,就是小孩。

新知青对于村里上工要干的活都是往轻省了去挑,更别说那些当老师的知青了。

所以,他们也不会在休息的时候去上山捡柴火什么的。

可要是不捡柴火,他们又烧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