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10章 论局势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第10章 论局势

作者:狂野乌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5 19:13:28 来源:书海阁

彭玉麟见萧云骧把蔡公坟阵地改造成一座古怪的多层多边形城堡,

众多突出棱角,各式巧妙的炮台、射击孔错落其间。

两年前,他随衡州协标兵前去镇压纵横湘、黔、桂几省的李沅发叛乱,出了不少奇谋妙计,最终生擒李沅发。

彭玉麟深得清军主将向荣赏识,向荣提拔他为“临武营外委”,赏戴蓝翎。

但他婉拒封赏,前往耒阳朋友经营的当铺,当了管账先生,结果被萧云骧俘获。

他自是能看出这座古怪城堡的厉害之处。

又见萧云骧整日与军士民夫一同干活吃饭,毫无头领的享受意识,心中暗自惊异。

这一日,防御工事终于竣工。

剩下的部分修补工作,交给煤矿挖土专家周磊指挥民夫完成。

萧云骧在军帐前的马扎上,与陈丕成一起琢磨一支缴获的燧发手枪。

这几日在阵地上四处转悠的彭玉麟瞅准机会,也拿个马扎坐到萧云骧身旁,没话找话。

“萧将军构筑的这个堡垒,乍看怪模怪样,细究却是着实厉害,不知叫个什么名字?”

“棱堡。”萧云骧头也不抬地回应。

“彭某也算读过不少兵书,却不知哪本兵书中有此种堡垒的记载。”

萧云骧心中暗自腹诽:

这是西欧常见的防御工事,在中国极为罕见,你没见过才正常。

此时他也没心思研究手枪了,把手枪扔给陈丕成。

“彭先生,十年前英国与清廷爆发大战,清廷战败,被迫与英国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这些口岸设立领事馆,并给予其关税优惠。

“清廷还需赔付英国一千四百万两白银,先生可曾知晓?”

彭玉麟点点头,如此重大之事,他怎会不知。

“当时英国士兵装备的是前装滑膛枪,射速快、威力大。

“而清廷士兵使用的仍是火绳枪,以及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

“火炮方面就更不用提了。”

萧云骧指着蔡公坟中央阵地上那三门吴三桂时期的五千斤铜炮,苦笑道:

“这可是近两百年前的物件,直至今日,对我们而言仍是犀利的军国重器。”

“而此时,西方火炮已发展到后装线膛炮时代。”

“先生说喜爱研读兵书,可曾研究过洋人的武器、军队乃至国家组织形式?”

萧云骧似笑非笑地看着彭玉麟。

彭玉麟被萧云骧看得有些赧然,又有些不服气,反问:

“难道洋人除了火器厉害,还有其他过人之处?”

萧云骧叹了口气,这正是当下中国精英阶层的普遍心态。

从朝廷到地方,大多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只是个意外,

只要天朝调整过来,必定能大败洋鬼子。

至于如何调整,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少数开明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人,也只是从西方的军事、经济、历法等方面去思考。

而没有考虑如何建立与近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

接下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惨败,致使中国不断丧师失地、割地赔款。

国人的自信从云端跌落尘埃,走向另一个极端。

到了民国时期,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竟成了一门显学。

固然废除了大量陋习,如女人缠足、丫环奴婢等。

但甚至要废除传统节日、废除中医。

乃至要废除汉字,与中国历史彻底割裂。

凡是与西方沾边的事物,到中国都仿佛自动镀上一层金身。

这种流毒一直延续到萧云骧带着新灵魂穿越而来之时。

想到这些,萧云骧苦笑道:

“彭先生,整个中国还未被打醒。”

“无论皇帝还是重臣,都认为战败只是个意外,对吧?”

萧云骧面露嘲讽,接着说道:

“殊不知武器的差距只是小问题。”

“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内核、国家的组织形式、军队组建训练的模式,差距更为巨大。”

“彭先生,西方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铁路已广泛应用,枪炮进入后装线膛时代,国家军队的组织形式及动员能力,更是遥遥领先。”

“若再打一次,清廷会输得更惨。”

萧云骧压抑许久的情绪,似乎找到了宣泄口。

他言语中大量的新词,像工业革命、蒸汽机、铁路等,听得彭玉麟与陈丕成目瞪口呆。

其与太平军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

怎么也掩饰不住。

甚至有些言论,在太平天国思想体系里,属于大逆不道。

彭玉麟怔怔地望着萧云骧。

萧云骧给他的感觉一直很奇特。

起初他以为全家被掳是要被索要赎金。

但萧云骧从不询问他家族地址,更不逼迫他写信。

又猜测这粤贼或许要效仿刘昭烈请诸葛孔明,让他在帐中效力。但两人初次见面他就挨了萧云骧一顿揍,到军营后萧云骧对他更是不闻不问。

虽说没缺他家吃喝,还在萧云骧大帐旁给他家搭建了一个宽敞帐篷。

但哪有这样请人的?

虽说他比不上诸葛亮,可萧云骧又算个屁的刘昭烈。

思索多日,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所以今日找个机会前来试探,却听到萧云骧这番言论。

此时萧云骧给他的感觉,不像一个好勇斗狠的悍匪,反倒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话题既不是去哪里劫掠,甚至都不涉及太平军,直接就是清廷与洋人的国际问题。

他心中好奇,这个粤贼将领如何知晓这些信息?

难道这几日在粤贼士兵间流传的神鬼之事竟是真的?

难道真有神人降临?

想到这,他起了考校的念头。

“我天朝地大物博,皇上正值春秋鼎盛。”

“只要励精图治,用上一二十年,终能让天下回归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陈丕成手里还握着那把燧发手枪,坐在旁边的一个马扎上。

自全家被萧云骧胁迫从军后,彭玉麟对太平军就没什么好脸色。

尤其是对看管他的萧云骧的亲卫们,态度极为恶劣,动不动就冷嘲热讽、阴阳怪气。

而且用词考究,骂人不带脏字,亲卫们被骂了还浑然不知,有时还挺高兴。

往往要过很久,经军中稍通文字的文书解释,才知道被这老夫子绕着弯骂了。

有不忿气的亲卫找上门去,却骂不过这老夫子,只能灰溜溜地逃走。

偏偏亲卫们得到萧云骧的严令,不能对这老夫子直接动手,走物理辩论的流程。

所以整个亲卫队对彭玉麟可谓是厌恶至极,人人避而远之。

此时陈丕成见萧云骧与这老夫子侃侃而谈,且隐隐占上风。

对萧云骧暗自钦佩。

------------------

(注1:外委,请绿营军编制,类似现在的连长级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