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123章 技术困境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第123章 技术困境

作者:狂野乌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5 19:13:28 来源:书海阁

左宗棠闻言,沉默了下来。良久,他抬起头,转而提及另一话题:

“虽不知贵军确切人数,但五万套军服怕是不够用。”

萧云骧笑道:

“这五万套,只是用来选拔重庆府有财力和能力,整合当地服装产业之人。”

“今日成都、泸州、叙州(宜宾)等五六个城市,同时举办了一样的竞标会,我们怎会只扶持重庆一地的商家?”

“如今尚处海选阶段,谁能脱颖而出,就看各自本事了。”

此时,楼下的竞标活动已近尾声,

那个身着丝绸长衫,头戴瓜皮帽的中年汉子,最终拿下了这笔大单生意。

大厅内的客商逐渐散去,唯有中年汉子与顾闻舟正在签订正式合同。

合同签订完毕,顾闻舟朝着二楼雅间走来。一进房间,他便向萧云骧作揖,满脸喜色地汇报:“大王,最终以一银元又一百文每套成交。”

-----------

几人在汇江楼简单用过午饭,萧云骧勉励顾闻舟后,便离了汇江楼,带着左宗棠与两位侍卫前往城中心。

走了片刻,快到储奇门时,他们来到一家叫“荣华商行”的沿街店铺前。

萧云骧让卢岭生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一个三十一二岁的男子走了出来。

此人相貌与李竹青有七分相似,气质却少了些不羁,多了份端方与亲和。他便是李竹青的胞弟、荣华商行现任掌柜李芷青。

李芷青上前向萧云骧作揖,还未开口,萧云骧便笑道:“芷青,今日带我们去看看印刷作坊。”

李芷青早有准备,从旁边侧房牵出一匹马,熟练跃上马背,在前引路。

萧云骧见状,惊讶道:“芷青,你骑术不错啊。”

李芷青似乎想起什么来,有些不好意思:“家父要求,李家男子都必须骑术娴熟,小时候为此还挨了不少揍呢。”

萧云骧听李芷青官话口音字正腔圆,隐隐还带点软糯的江南口音,颇为诧异。“芷青,你的官话说得好,怎还带点江南吴语口音?”

李芷青脸色微红,有点不好意思地回道:“年轻时在江南待了七八年,去年江南不太平,才奉家父严令回重庆。”

几人说说笑笑,拐出储奇门,来到码头边李家仓库旁的印刷作坊。

这作坊分三部分:雕刻间、制墨间和印刷工棚。

雕刻间里,六名雕工屈膝跪坐在梨木案台前,刻刀划过樟木版,细碎木屑如褐色雪霰簌簌飘落。

制墨房土灶冒着青烟,两名赤膊汉子用杉木铲翻搅松烟灰。混入牛皮胶与冰片的墨团在石臼里被捶打成膏,刺鼻焦臭与隔壁纸仓的竹浆酸味在梁柱间交织。

数十人的印刷工棚里,突然响起棕刷刮纸的沙沙声,二十四架人力枣木印床开始震颤。工匠们把裱糊过的夹江竹纸覆在雕版上,用马尾鬃制成的趟子从右向左匀速压过。

这时萧云骧才知道,虽说活字印刷术宋代就由毕昇发明,但直到晚清西方印刷机器及工艺引入前,雕版印刷一直是中国主流印刷方式。

主要是因为,雕版印刷工艺成熟稳定,适合长期固定内容的批量印刷(如经书、历书等)。 它不仅版面整齐美观,文字笔画一致,墨色均匀,尤其适合书画艺术类印刷,而且技术门槛低,无需识字就能操作。

活字印刷术虽能重复使用活字,节省材料和存储空间,理论效率高。

但实际操作要识字工人排版,制作活字成本远超单次雕版费用。

还有金属活字制作成本高且不易着墨,泥活字易损坏、可重复利用率差等缺点。

所以,尽管刻版费时费工,一部书得单独雕刻一套版片,存储占空间大,修正错误要重刻整版,灵活性差。

但相比之下,市场还是多选择雕版印刷。

萧云骧意识到,以这样的工艺和效率,根本没法及时制作、印刷实效性强的报纸,可他又急需报纸发挥作用。

这就是技术的限制。

就拿李芷青这个作坊来说,六十多人的配置,单日印刷量通常在800至1200张之间(因需反复校核、手工施压),具体取决于雕版复杂度和纸张供应。

而此时西方,只需操作一台蒸汽轮转印刷机,日印刷量就可达2万至4万张,是雕版印刷的20倍以上,且只需十几人(需部分人力辅助供纸、装订)。

何时才能引进西方的印刷机器和铅字制作技术,或者自己研发出来呢?

走出作坊回到码头,萧云骧心事重重,望着滚滚东逝的长江水,一言不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知不觉,孩子们已经出发近半年了,他们如今状况如何?

到美、英、普鲁士聘请的技术人员,进展怎样?

自己会不会被那几个洋鬼子耍了?

“大王,心中为何事所愁?”李芷青见萧云骧皱着眉头望着江水发呆,便开口问道。

听到问话,萧云骧回过神来:“芷青,我想印一种东西,你看看怎么实施。” 接着他向李芷青详细介绍了报纸的模式。

李芷青思索片刻后:“大王,若要在重庆、成都、泸州等四川重要州府同时发行,发行时间不宜太频繁。不然,不仅雕版来不及刻,把刻好的雕版运往成都及其他州府印刷也得花时间。”

“况且有些州府甚至没有印刷工坊,得从重庆或成都印好直接发送过去。最快只能一月发行一次,再快就来不及了。”

萧云骧点点头:“行,你先做些准备,我收集好稿子,通知你来刻板。” 停顿片刻,似又想起什么,问道:

“现在荣华商行的生意咋样?” 李芷青回答:“承接政府的煤炭、铁矿运输,还有以往的药材、山货生意,比以前更忙了。只是长江堵塞,生意还是受影响。”

萧云骧颔首,突然笑道:“芷青,你们做个小玩意去卖,多少能挣点小钱。”

“大王,啥玩意?”

“嗯,肥皂和香皂。今晚我回去写工艺流程,明天你来拿去试制。”

肥皂,可是穿越者的福利。

用动物油脂和碱液,配上捣碎的皂角与油脂混合,反复提纯提高浓度。

香皂则加入桂花、艾草等改变气味,碱液通过浸泡草木灰(如稻草灰、豆秸灰)过滤就能获得,没啥技术难度。

萧云骧前世在无数穿越小说里见过这工艺,此时才想起来,真是穿越者之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