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146章 舆论压力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第146章 舆论压力

作者:狂野乌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5 19:13:28 来源:书海阁

钱掌柜走出茶馆,也没了去码头看货的兴致,径直朝西面十字街走去。

刚离茶馆不久,一声清脆的叫卖声传入他耳中:“卖报啦!官府政令、英雄故事、小说诗文、商家消息,应有尽有,三分钱一份,便宜嘞!”

循声望去,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孩,怀里抱着一摞报纸,正沿街兜售。

钱掌柜当即掏钱买了一份,在街边展开细读。

报纸名为《荣华月报》,采用横版行文,文章皆为大白话。开篇便是西王府新颁布的《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

前几页刊载着吕秀才讲解过的西王府土地法解析,还有那署名“钓海客”的狂生所写的《权利属于民众》,以及西王府颁发的《倡剪发令》。

后面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战斗英雄的故事。西军机动师一名战士,在酉阳之战中竟用刺刀一人捅死八名清兵,堪称当世吕布。

报上还以木版画展现其英姿——战士虬髯怒张,刺刀直贯敌腹。

虽说画中人脑袋是方的,清军面孔还模糊成一片,好似怪物,但钱掌柜仍看得津津有味。

再翻一页,是几首文人的酸诗。

其中还有一首泰西诸国中匈牙利国诗人裴多菲的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小诗下有简短注释,介绍这首诗是裴多菲七年前所着,当时他正反抗腐朽的“奥地利帝国”朝廷,不久后战死,年仅二十六岁。

钱掌柜心中嘀咕:“什么乱七八糟的爱情?婚姻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胡来不就成野合了么?”

不过,看到这个裴多菲能为信念拼命,也算条响当当的好汉。

这酸诗估计是西军学堂那几个洋教授写出来的,好好的洋和尚,不去念经,整天想着情啊爱的,成何体统?

钱掌柜暗自感叹,继续翻阅。

却见最后两页是一些商家信息,其中有个叫刘继陶的商人,正寻觅合作伙伴,打算按西王府商业章程成立股份公司。

这种股份公司,钱掌柜在西王府商业管理条例中见过,大致是几人合股做生意,可自行打理,也能请能人经营,然后几个东家按出资多少共同承担盈亏。

这个刘继陶,钱掌柜认得,就是前番重庆衙门在汇江楼举办军服竞标会,最终拿下订单的绸缎庄东家。

钱掌柜翻至末页,上面是商家卖货的具体价格,还有自夸自家货物品质的话语。

看完整张报纸,钱掌柜愣了片刻。

这报纸并非正经官府公文,却囊括官府政策、狂生文章、战斗故事、文人酸诗,还有商人招人加盟、售卖货物的信息。

简直是一锅大杂烩,却新鲜**、热闹非凡。

他又细看那刘继陶留下的地址,是在城市中心的魁星阁。略作思索,便朝魁星阁走去。

---------

重庆府衙会客室内,萧云骧、李竹青、赵无忌分坐桌边,各拿一张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李竹青疑惑发问:“大王,你不是说不屠满么?为何把剃发令的由来原原本本披露给民众,就不怕引发民众的反满报复吗?”

萧云骧将报纸叠起,嘿嘿一笑:“我不屠满,不意味着要替满清做过的恶事掩饰。我只是把事实说出来,通过引导民众剪辫子来表示革新之意。”

“不过你说得对,我们确实要留意,不能让事情演变成民众对满人的屠杀,尤其是像成都有满城的城市,军情局要注意监控。”

李竹青应了一声,略作思索:“大王似乎还有其他意图。”

萧云骧看了李竹青一眼:“真是啥事都瞒不住你李仲卿。”

他叹了口气说道:“我想给满人以及所有不愿剃发的人施加压力。”

“曾长史从成都回来说,成都和重庆一样,很多人仍以留辫为荣耀,一些满人心中还有上等人的残念。”

“此番报纸在重庆、成都等四川七八个城市同时刊印发行,讲清楚剃发的由来,只要我们治下大部分百姓剪辫,不剪辫的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我们能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但民众的想法我们控制不了。”

“他们总要上街、种地、做生意吧?到时候市井百姓对他们吐口水,我们可管不着。”

李竹青哈哈大笑:“大王是想形成社会舆论压力,逼他们将风俗习惯向汉人看齐,再过几代,就和汉人无异了。”

“这软刀子杀人的法子,我喜欢。”

萧云骧提醒道:“在重庆、成都等城市找识字的人读报相对容易,但在乡村就难了。”

李竹青立刻心领神会:“大王放心,我会把每期报纸的内容,和军情局的戏班子、说书人一起,深入乡村山寨宣传透彻。”

萧云骧朝李竹青竖大拇指,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

李竹青看完报纸后,给边上的赵无忌使了个眼色。

赵无忌心领神会,对萧云骧说道:“大王,前几日随左季高家眷一起到的,你所说的机械工程专家丁拱辰,他想见你了。”萧云骧大喜:“他终于想通了?这些天他到处走,到处看,没人拦他吧?”

赵无忌连连摆手:“哪能啊,除了一些极机密的部门以外,他想去哪里,我们都大开方便之门。”

“我还和他定了个君子之约,绝不强迫他为西王府做事。”

萧云骧问道:“你们是如何遇见他的,飞鸽传回来的信息太简略。你详细给我说说。”

赵无忌把报纸放在桌上,将丁拱辰的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丁拱辰受清廷邀约,到武昌为湖广总督官文铸炮。

官文新得一小妾,极为宠爱,此番竟将火炮铸造委任于小妾胞弟管理。

这小子本是贫苦人家出身,仗着姐姐的关系骤然身居高位,立刻本性暴露。

白天泡赌坊,晚上宿青楼,把整个火炮作坊搞得乌烟瘴气。

前两个月,他输急了眼,竟偷偷把铸炮的青铜卖了换钱,被丁拱辰发现后训斥两句。

这小子竟然让姐姐给官文吹枕边风,要把火炮坊亏空的事全赖到丁拱辰头上,还提出要法办丁拱辰。

官文知道自己的小舅子是什么德行。但他生性倨傲,断不肯自承任人唯亲之过,偏又对那妾室宠溺无度。

而丁拱辰从十来年前,清廷与英吉利交战开始,就被清廷数名高官赏识,此番来武昌,更是赛尚阿亲自举荐,非官文能随意拿捏。

正无奈间,湖南巡抚曾国藩正好来信,请官文派些火炮行家到长沙指导工匠铸炮。

官文借坡下驴,一纸公文将丁拱辰支应离开武昌。

丁拱辰途经岳阳投宿,恰好和赵无忌等军情局的探子,带着左家老小同住一家店,至此相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