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39章 向西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第39章 向西

作者:狂野乌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5 19:13:28 来源:书海阁

约过了一个小时,终于形成了两派意见。

一派以林凤祥为首,支持者有林启荣、叶芸来、吴定彩等。

他们主张率部迅速南下,趁曾国藩部清军在衡阳府立足未稳,予以击破,然后一路向南,杀回广西。

另一派建议不与清军正面硬刚,沿着后世的湘黔铁路线,向清军防御薄弱的西面进军,夺取新化、溆浦、怀化,再伺机南下。

这一派的主要支持者为李开芳、李秀成、何禄、陈玉成等。

就连参谋长赖文光也支持这一路线。

奇怪的是,萧部军政主官竟无一人提议东进攻打长沙,进而追随太平军主力。

其一,长沙城清军兵力着实雄厚,且太平军主力一路急行,直逼南京城。

能否追上,何时能追上,实在是个未知数。

况且尾追太平军主力的清军足有一二十万,萧部这一万余人贸然扎进去,着实危险。

其二,萧部这段时间制定的诸多规矩,明显与太平军主力不同。

偏偏这些策略,能极大地提振军心士气。

比如此时,萧部诸将人人都能畅所欲言,这在等级森严的太平军主力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众人内心隐约觉得这样也挺好,与主力会合并非必须之事。

只是大家都默契地没有提及。

众人讨论时,萧云骧时而背手踱步,时而低头沉思。

待到众人意见出现分歧,需要他来决断时。

“诸位,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要依靠自己了。”

“这点,我想大家心里已有准备。”

萧云骧目光灼灼,环顾众人。

众人微微点头,萧云骧接着说道:

“既然我们已成孤军,那么生存便是首要任务,不能用仅有的战力与清军硬拼。”

“以曾国藩的坚韧,如果我们南下攻打衡阳府,必然是一场恶战。”

“并非我等惧怕他,只是此举不值得。他们正盼着我们去拼消耗。”

“所以我们应避实就虚,向西进发,前往新化,明早就出发,让他们扑个空。”

说到此处,萧云骧看向几位提出南下路线的将领,见他们都微微点头。

“依旧以一旅为先锋,二旅为后卫,后勤营、攻城营居中。”

“我率亲卫团、一旅在前,军师率二旅断后,参谋长率后勤、攻城营居中协调。”

“侦察营负责前出侦察。”

萧云骧一口气下达完命令。

军师曾水源随后强调了军规军纪,以及各部行军的间距和联络方式。

待诸事商定,众人散会,各自去安排。

第二日清晨,萧部太平军在遍地白霜中,离开湘乡城。

浩浩荡荡、井然有序地朝着西面的新化进发。

此后萧部太平军一路西进,清军防御果然空虚,进展颇为顺利。

经过娄底,攻克新化,在新化停留一天后,继续西进。

又行进了十来天,到了十一月底,抵达溆浦。

然而南面的曾国藩部清军也一路并行,经过衡阳府、宝庆府,当萧部太平军抵达溆浦时,他们也来到了溆浦南面约三百里的隆回县。

始终截断萧部太平军南下的道路。

而身后的张亮基部也一路紧追不舍。

虽然萧部太平军刻意加快行军速度,将张亮基部甩下约十日的路程,但对方始终保持追击态势。

原长沙琦善部清军见萧部太平军向西而去,远离了长沙。

虽奉咸丰帝旨意,与湖北巡抚骆秉章一起,沿长江追击太平军主力。

但还是留下三千从黑龙江调来的索伦骑兵,由满人多隆阿率领,并入塔齐布部,参与追击萧部太平军。

眼见沿途地形从湖南中部的丘陵地带,逐渐转变为云贵高原东部的高山峡谷。

天气愈发寒冷,云贵高原冬季常见的凌冻气候早已来临,路面湿滑且结着薄冰,行军愈发艰难。

这半月一路走来,萧云骧心情逐渐沉重。

始终找不到南下回广西的时机,且天气渐冷,地形愈发崎岖难行。

他脑中不断浮现另一个位面中,石达开部离开太平天国后,同样被清军围追堵截,最终被困于大渡河,兵败被擒的情景。

当时石达开部的战力远超过此时的萧云骧部,而往西,云贵高原腹地地形的险恶程度,丝毫不亚于川西的大渡河。

稍有不慎,就可能一败涂地。

既然清廷已猜到萧部想打回广西,必然会有诸多应对之策。

从古至今的战争,但凡按照敌人预想的路线行军作战,鲜有不败的。

出其不意永远是战争致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萧云骧心中有了打算,便与曾水源、赖文光、林凤祥、李开芳四位萧部核心人物反复商讨、推演,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在溆浦县衙内,用过晚饭后。

萧云骧、陈玉成及几个亲卫,与彭玉麟围坐在燃着柴火的火塘边,烘烤着白天行军时被雨雪打湿的衣服。

“先生,当年您随向荣平定李沅发叛乱,走的也是这条路吧。”

彭玉麟本就不是迂腐书生,而萧云骧与人交往自带后世人的平等观念。

自从在湘乡城内彭玉麟解开了心结,与萧云骧日益投契,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正如彭雪梅彭姑娘所料,他俩骨子里本是同一类人,都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一路上,彭玉麟每天都抽出时间,教亲卫团的官兵识字,与萧云骧亲卫之前的些许龃龉,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以此时众人围着火塘烤火,气氛十分融洽。

“没错,当年我陪向荣由湘入黔,走的正是这条路。”

彭玉麟解开太平军配发、在长沙统一制作的棉衣,烤着火,微笑着回应。

“彭先生,那您给我们讲讲前方的怀化城呗。”

陈玉成的小脸被火烤得红扑扑的,愈发俊俏。

彭玉麟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兼具士林和行伍的双重经验。

放下心结后,他对亲卫团官兵的识字教学极为耐心,颇受亲卫团官兵的喜爱。

而陈玉成是向彭玉麟学习识字最为积极的,是彭玉麟最喜欢的学生之一。

彭玉麟听到陈玉成的询问,点了点头,略作思索,悠悠叹了口气。

“唉,湘西这片地方,从来就不是安宁之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