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66章 流遍了,郊原血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第66章 流遍了,郊原血

作者:狂野乌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5 19:13:28 来源:书海阁

听闻萧云骧以平静口吻,叙说这桩残酷往事,彭玉麟不禁目瞪口呆。

须知,此类恶事在任何朝代皆不会被载入官方记录的,满清亦不例外。

后人得以知晓,乃是清末G命党人,综合各类私人笔记与民间记忆还原而来。他自然不知晓这些。

李家因历代秉持反清之志,故而将满清此类恶行代代相传,以此激励后人。

然而,李竹青从未想过,萧云骧竟能将此事讲述得如此清晰透彻,甚至比自家传承的记忆更为详尽。

念及此处,李竹青双眼通红,对着萧云骧怒声吼道:

”如此不共戴天之仇,西王难道不报?为何不复仇,又为何还容百姓留辫子?”

萧云骧看着即将暴走的李竹青,轻轻叹了口气,反问道:

“倘若李兄的复仇之举是屠尽满人,那待满人杀尽之后呢?蒙古人是否也要杀?要知道满蒙向来一体。”

“且蒙元统治华夏之时,恶行亦不少。难道我们要逐页翻阅历史典籍,一一核对,但凡对汉人有过恶行的民族,皆要赶尽杀绝?”

李竹青没料到萧云骧会这般反问,顿时一怔,旋即仍心有不甘,反驳道:

“《左传》有言:‘九世之仇,犹可报也。’难道就这样轻易放过他们?”

萧云骧再度叹气,随手在一张白纸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清朝地图,指尖轻点外东北、内外蒙、新疆、西藏、青海、川西等地,说道:

“李兄,这些皆是非汉人传统领地,若对满人、蒙古人推行屠戮之策,其他民族会如何看待我们?我们又岂能杀得尽?”

“再者,我们只铭记汉人所遭受的屠戮,可汉人凌辱其他民族之时又当如何论处?”

“西汉挥师扫荡西域、东汉出兵屠戮羌人、曹操兴兵血洗乌桓、孙吴举兵掳掠山越、大唐兴征伐抢契丹、大明七次北征漠北、成化犁庭、血洗苗疆......”

“从汉人撰写的史书中,都不难窥见其他民族那难以磨灭的斑斑血泪。”

萧云骧手持毛笔,在简略地图上圈定黄河中游区域,而后缓缓划向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传统汉人聚居之地,接着说道:

“汉人崛起于黄河中游,最终将东亚广袤膏腴之地尽皆纳入控制。若我记忆无误,即便到了西周时期,中国南方尚属百越之地,河西走廊为羌胡盘踞之所,巴蜀乃蛮族之国。”

“即便不翻阅史书,依常理推断,汉人所据之地,难道皆是其他民族箪食壶浆、夹道相迎,而后甘愿抛家舍业、全族远徙蛮荒?”

言罢,他又指向地图中的东北冰原、蒙古高原、西北荒漠、西藏雪域、云贵崇山峻岭,沉声道:

“我们对他人所为称作开疆拓土、平定叛逆;他人对我们所为,便成了不共戴天、非报不可的九世之仇,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他们亦有民族记忆,亦有历史传承,这些绝非我们能够轻易抹去。”

“不是我们躲在自己的同温层里,没听到,没看见,就代表这种情绪不存在的。”

“难道各民族之间非要先将旧账一一清算,致使自己人相互厮杀,落得个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结局?”

萧云骧说到最后,语气中隐隐透着一股凛然之气。

李竹青瞬间愣住,此前他一直站在汉人的立场思索,自然义愤填膺。

却从未从其他民族的视角审视过这个问题。

萧云骧前世遍历大半个中国,深度接触不下十种少民同胞,与他们一同生活,共同历经悲欢离合,因而知晓诸多鲜为人知,他们不愿为外人道之事。

加之他今生出身僮(壮)族,在满清统治下,遭受更多欺凌,故而更能深切体会其他少数民族的心境,思考问题也更为冷静,客观。

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轨迹中,不仅太平军对满人有过屠戮之举。辛亥革命时期,亦有众多满城被屠,迫使满人纷纷更改姓氏,以躲避灾祸。

孙中山目睹局势如此发展,唯恐满蒙就此脱离中国,遂将早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政策,调整为后期的“五族共和”。

之后又倡导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才勉强缓解了民族间的仇恨。可以说,外蒙的独立,孙中山前期的民族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与催化作用。

直至新中国成立,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才真正实现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团结统一。

李竹青似有些迷茫,下意识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萧云骧目光灼灼地凝视着李竹青的双眼。

“这便要看李兄期望构建一个怎样的中国了。”

“这有何差别?”

“自然有差别。”

“愿闻其详。”

“倘若李兄只想建立一个纯粹由汉人组成的中国,或是认定汉人理应高人一等,其他民族只能沦为陪衬或附庸,那尽可依循李兄的理念,大开杀戒,谁若不服便杀,直至其屈服。”

“以汉人的庞大人口基数,配以适宜的武器装备,再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确能够做到。”

“只是如此一来,这个中国必将烽火连天、边境动荡、内乱不止。”

李竹青眼神闪烁不定。

“若李兄心中的中国,是一个幅员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文明型国家,是这片土地上所有民族共同的家园,那么就必须化解民族仇恨,减少内部纷争,进而凝聚中国各民族之力,去与西方列强一较高下。”

萧云骧说到此处,忽然自嘲一笑:

“其实这个所谓的文明型国家、中华民族,依旧是以汉文明为绝对主体,其他民族终究不过是点缀与陪衬,只是说法更为委婉罢了。”

“李兄,我身为僮人,连这个族名都充满了歧视性,我们所历经的苦难远比汉人要多得多。”

“可我为何不站在本民族立场,反而坚持以汉文明为主体呢?”

“只因汉人在人口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且分布极为广泛;汉文明拥有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灿烂历史与卓越的内核;也唯有如此,方能汇聚所有民族的力量。”

“李兄,倘若你连这一点都无法认同,那我们恐怕难以继续交流下去了。”

萧云骧语气中透着一丝落寞。

房间内的气氛陡然降至冰点,也无人留意到萧云骧因两世为人,在民族身份上出现前后混乱的代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