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 第211章 导盲犬

滨城,同为沿海城市,和威城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三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

但城市风光截然不同。

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使得这座城市夏天的温度多维持在二十七八度之间,上到三十度以上的天数很少。

冬天也不会像威城那样,变成一个雪窝子。

《声声入耳》节目组一行人经过两小时的飞行,来到了这里。

随后直奔冰城医科大学,这里有全国最早成立的导盲犬培训基地。

一栋外表为深棕色的建造物,大门两侧挂着单位名称牌:华夏导盲犬滨城培训基地。

“你们好,你们是央视来拍节目的是吧?”

门口提前有人来迎接,是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可能是常年在户外工作的原因,皮肤很黑,似乎也不怎么适应在镜头,有些拘谨。

几人依次上去与他握了握手,做了自我介绍,也得知了青年是基地的训导师,叫王林。

“最早的时候这里只是一家研究小组,直到2006年,经由华夏残疾人联合会的批准成立,是一家非盈利性质的导盲犬培训机构,所有培训出来的导盲犬全部免费交付给视力残障人士使用。”

初次见面,在门口简单的认识了一下,王林就带着陆清风几人和众多的摄影机朝内部走去,顺便介绍着基地的历史。

“啊?免费啊,那你们怎么维持基地的开销呢?”

走在旁边的众人好奇的打量着四周,司涵韵听到介绍惊讶的问。

“主要是靠补助和爱心人士的捐赠,每交付一只导盲犬,就会有六万的补助,加上社会爱心人士也会捐赠一些基地需要的物资。”

“水电,犬舍,办公场所则是医科大学免费提供的。”

六万很多么?

另外四人没有太多的概念,穷孩子出身的陆清风却暗自算了一下,发现这些钱好像不怎么够的样子。

就算不养狗,他也知道,一只狗狗的花费并不少。

像是刘鑫家那只金毛,就是在高中时出演了电影社拍摄的短片的那只狗,每个月的狗粮,辅粮,还有打针,杂七杂八要花两千多块。

基地的狗就算喂得糙一点,也不会少于一千块钱的。

这是一只狗的费用,基地狗的数量肯定不在少数,再加上人工工资。

“那基地每年大概能够会有多少只导盲犬上岗?”

他问道。

王林看了他一眼,说道。

“每年大概会有三十只左右的导盲犬经过训练合格。”

说话间,已经来到基地内部,里面有很大一块场地有各种各样的障碍物,一名工作人员正牵着一只拉布拉多对其进行训练。

可以看到训练员对狗狗不断发出指令,这些指令有的是能够通过,有的则是方位有障碍,需要狗狗自己的判断。

王林在一旁介绍道。

“这是在训练导盲犬的避障能力,盲人最大的出行困扰,就是路径上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导盲犬最大的职责就是规避这些。”

“我看网上有视频,导盲犬还能帮主人拿快递,还知道主人要去的地方,它们真有这么聪明么?”

童锦这是用蹩脚的普通话问道。

王林闻言有些无奈的笑了笑。

“或许真的有导盲犬有这么聪明,但绝对没有外人想的那么夸张,导盲犬的核心能力只有一个,就是避障,而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指路。”

“实际上,导盲犬的一切行动还是靠主人的命令,在基地中,我们训导师会交给狗子三十多种指令,包括直走,右转,左转,等等。”

“主人给导盲犬下达指令,导盲犬再根据指令行动,同时避开路径上的障碍。”

陆清风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知识点。

他以前一直以为,导盲犬就像盲人的眼睛一样,是可以引导盲人前进的,现在才知道,导盲犬更像是一种活的工具。

想到这,他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

“那要是遇到那种路口,车流很多的情况怎么办?”

“这也是导盲犬的能力之一,大部分时候导盲犬都会遵从主人的命令,但有的是,就像遇到陆先生说的这种情况,导盲犬就会自己判断,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智性违抗。”

“像是遇到红绿灯,狗子因为是色弱,红绿灯在它们眼里是颜色深浅不一的灰色,所以过红绿灯的时候,主要靠的主人的指令和导盲犬对路况的实时感知。”

众人这才了然的点点头,

导盲犬的工作机制和要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培养一只合格的导盲犬是不是很困难?”

王林立刻点头。

“导盲犬对盲人来说就是眼镜,出错率必须为零,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对盲人来说就是大事,所以对狗子的挑选极为严苛。”

“首先在品种上,一般只会挑选拉布拉多,金毛和贵宾,然后每只狗都要进行基因测序,追溯到三代之内无攻击,无遗传缺陷的记录。”

“同时还要保证狗子不能有太过强烈的好奇心和过于活泼的性格。”

“每年基地都会挑选一百只狗子,但最终能够通过训练合格只有三十多只而已,全国目前还在服役的导盲犬不到三百只。”

“而全国盲人有一千七百多万。”

这个强烈的数字对比让众人一阵唏嘘。

“没有其他办法吗,像是请人照顾什么的?”

“因为人心太复杂,盲人在失去视力这一对外界最重要感知后,内心本就敏感,缺乏安全性,很难接受一个外人出现在自己身边。”

“同时,盲人也有自尊和想要的独立性,而不是被当成特殊群体被特殊照顾。”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护工是很贵的。”

司涵韵看向回答了自己问题的陆清风,又看向王林。

王林点点头,表示确实是这样的。

“培养一只导盲犬虽然需要的成本虽然也很高,但能够陪伴主人八到十年,而且狗拍的陪伴情绪价值,是很多人给不了的。”

“目前听说也有公司在研究导盲设备,但实际应用效果还远远比不上导盲犬,在科技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之前。”

“导盲犬对盲人来说,是他们能够自主外出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