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 第400章 元盛学杂文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第400章 元盛学杂文

作者:我爱番石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3:07:55 来源:书海阁

元氏犁能被皇帝陛下亲自下旨赏赐,必定非同凡响!

山长仔细观察着元盛的面相,越看越觉得此子非凡!

王英范看着山长那没见过世面的表情,撇嘴偷笑。

马明博咳嗽了一声,说道:“元盛,虽然你得到陛下嘉奖赏赐,但是切莫骄傲,要将重心放在学习上,好好备考。”

“是,山长。”元盛恭敬地站在马明博身旁。

马明博看到元盛沉稳从容的样子,越发欣赏,“元盛,听县令大人说,你上次县试,做的两首诗,一首名叫咏柳,另一首叫雪梅?”

“对,山长。”元盛点了点点头。

马明博正说着,乙班的先生赵信然和丙班先生王宜春也来到山长书房。

几位先生只知道元盛得了案首,考完后元盛还是第一次回到书院,大家并不知道元盛是如何答题的,如今听马明博说起,都洗耳恭听。

马明博吟道:“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几位先生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幅春日画面,这首诗太妙了!

王宜春心想,当时他还不想让元盛入他丙一班,真是可笑之极,就说这诗,他根本做不出。

乙班先生赵信然催促道:“山长,第二首咏梅呢?”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

按道理这诗应该元盛读,但马明博太喜欢这首咏梅,又站起来背着手吟唱道:“

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甲一班先生王英范鼓掌道:“好一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元盛,你的诗才可以媲美文豪!”

赵信然更是夸张地抓住元盛的肩膀,“元盛,我能做你的先生,是我的荣幸。”

马明博看着二人的失态,呵斥道:“像什么体统,哪有一点为人师的样子。”把元盛捧上天,元盛更要骄傲了,马明博必须敲打。

赵信然收起自己的迷弟模样,恢复到端正威严的先生形象,“元盛,你颇有诗才,可否再作几首给我们鉴赏一番?”

几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元盛身上。

元盛说:“山长,先生,我是正好押题押对了,所以才侥幸做出这两首好诗,如今没有灵感,我也做不出来。”

以为他是曹植呢?七步成诗,他又没有实力,会的经典诗歌要省着用,岂能浪费在这里。

而且,元盛根本不想装这个比,传出什么诗仙诗圣的名头,到时别人频频邀请他去诗会怎么办?

诗会上曲水流觞,除了作诗,可能还有对对子,填诗词等游戏,他在这方面没有真才实学,很容易露馅。

人家出个他没听过的上联,他倒是能对,但是对不妙。

别人组织邀请诗会,他每次都不去,岂不是不给人家面子?

诗名太盛,以后长官兴起,让他赋诗几首,他能不给长官面子?

总之就是除了装个逼,出点风头之外,没有一点好处。既然如此,元盛决定除了科举或其他关键时刻,他根本不会开自己的诗库。

赵信然听到元盛说现在做不出来,激动的心情逐渐冷却下来,也是,他在想什么呢,元盛能押对题目,平日里精雕细琢,做出这两首诗,已经足够震惊文坛。

马明博说:“元盛,既然你曾放下豪言,要参加明年的乡试,就要考出点样子来,不要给我丢人。”

“从今以后,你但凡有不懂的课业,随时可以找书院先生,或者找我请教。”

元盛对几人施礼,“谢山长谢先生。”作为尖子生,资源就是好。

山长又对赵信然叮嘱道:“元盛虽然在丙四班,但是杂文和算学课程可以重点安排上了。对了,还有大乾律例。这些课程可以统统给他安排上了。”

“山长,大乾律例不是乡试时才考?如今就开始让元盛学?”赵信然的意思是,先保元盛的府试和院试案首,元盛摘得院试案首后,再让他备考乡试。

山长问,“元盛,你自己怎么想?”

元盛说:“大乾律例我可以先接触,时间上我安排的过来。”

马明博等人听到元盛这么说,心中对他的期待更高,说不定明年乡试,元盛能通过乡试呢。

而且,马明博已经打定主意,如果元盛府试和院试都考的案首,乡试就先不要参加,压一压,争取冲击乡试案首。

毕竟元盛的年龄很小,即使压三年,四年之后也仅仅二十岁,二十岁的举人已经顶级天才。

……

随后,元盛便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首先,元盛花费大精力的就是杂文。

杂文分为篇、表、论、赞等体裁,是官吏的必备技能,类似于后世的红头公文。

对于表这个体裁,元盛并不陌生,毕竟他是高中背诵过出师表的人。

要做官,写好杂文是必备技能。

元盛花费大量时间在杂文上,这一块属于元盛盲区,元盛开始写的时候小问题不断,赵信然和王宜春十分耐心为他讲解。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元盛在杂文上的造诣突飞猛进。

王宜春和赵信然颇为欣慰,这样悟性高的学生谁不喜欢呢。

此外,元盛还花了许多时间在诗词创作上。

毕竟他是水货,如果在这一块上差得太离谱,和盖世神作形成鲜明对比,很容易穿帮,别人会怀疑他背后有捉刀人。

元盛将自己的诗歌拿给赵信然修改,赵信然有时看着元盛那平平无奇的诗作,不禁生出怀疑,咏柳和雪梅真是元盛自己作的?

而且元盛有时作诗还会鬼一首,完全就是勉强押韵,凑出来的臭诗,赵信然不禁感叹,元盛作诗还真是吃灵感。

赵信然勤勤恳恳,为元盛改诗,尽量为那些平平无奇的诗上添一些姿彩,给元盛准备一些存货,万一科考时元盛没有灵感,写出鬼之一首,案首?肯定无缘了。

能拿出一首平时的存货,还是有机会争一争。

此外,王宜春开始教元盛算学,在算学方面元盛没有藏拙,毕竟他有真实力。

这个时代的算学,最难也就是一些简单几何和三元一次方程。

当元盛解出鸡兔同笼问题时,王宜春显然吃了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