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 第468章 祝晨曦的新发明

既然如此,他们怎么能在最后时候妥协呢?

必须得等,等着元家加价收购,他们现在也不贪心,元家将价格涨到四文钱一斤就卖。

关于这种说法,在没卖辣椒的人中间流传。

有些人听了,也信了,这次元家收辣椒,并没有卖。

但是大部分人没那么贪心,其他小商贩一文钱五斤收,元家半文钱一斤收,已经够良心了,趁着这个机会都卖了。

关于这种传言,元盛也听说了,他这是笑着摇了摇头,人总得为自己的选择买单,他已经仁至义尽,剩下的辣椒他不会再收。

显然,那些收辣椒的小商贩也发现元盛不再收了,辣椒又回到了一文钱五文钱的价格。

那些存着辣椒不卖的村民,开始还绷得住,这不是笑话吗?元家一文钱两斤收,他们都不卖,这些人居然一文钱五斤来收,是不是傻?

时间陆陆续续又过了一个月,有些人已经彻底绷不住了,一文钱五斤就五斤吧,再不卖说不定还得降价。

而且小商贩收的辣椒都一点点,本身也收不了多少。

有人开始卖,价格又开始降,六文钱一斤。

这东西毕竟只是调料,又不是必需品,也不能当粮食吃,有些持有辣椒的村民,心里也没底,六文钱一斤也卖了。

当然,也有些家里不差钱的,反正已经这样了,这个价格已经比种地亏钱了,不如把它晒成干辣椒,存放起来,说不定后面市场的价格能起来。

还有些更让人无语的,舔着脸求到元家,说什么家里多么困难,请求元家用半文钱一斤的价格收他们的辣椒。

对于这种人,元来福都是让他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贪心不足蛇吞象!

上次儿子收购辣椒的量,已经超过需求了,元家只能将一部分晒干留用。

这些人根本不值得帮。

那么多机会都把握不住,家里再苦难也是活该,关他们什么事。

这些人一见元家不帮,又开始骂人,说什么元家那么有钱,只需要出一点点钱,就能把他们的辣椒都收购了,帮他们解燃眉之急,但是元家就是不帮。

元家为富不仁!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部分还是有脑子,三观正的,这些人明显是自己太贪心,反过来讲歪理胡说八道。

这种污蔑元盛和元家的舆论不但没有传起来,反而说元家坏话那些人被村民们孤立了。

这种人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就是帮他,他也不会念着你的好,说不定还会反咬你一口,倒打一耙!就这种人以后谁敢跟他们深交?

元来福看主流风向并没有跑偏,心里总算舒坦了,说明大部分乡民还是淳朴的。

……

半个月后,书院休息,元盛回到家中。

祝晨曦坐在元宅外给元盛做衣裳,一边等元盛,黑子仿佛知道似的,也摇着尾巴,趴在祝晨曦的脚边,一起等元盛。

远远地,黑子听到马车的声音,尾巴飞快摇起来,像一只箭一样,冲了出去,向着马车狂奔。

徐洋说:“少爷,黑子又来接你了。”

元盛直接跳下车,黑子一下窜起来,扑到元盛的怀里。

“呵,力气还不小。”

元盛抱住黑子,揉了揉他的脑袋。

元盛远远看到祝晨曦的身影,又回到马车上,对徐洋说:“赶快点。”

徐洋嘴咧到耳根子,少爷这是想少夫人了。

徐洋赶紧驾车。

到元宅门口,元盛跳下车,拉上媳妇的手,“走,我们去屋里说。”

“嗯。”祝晨曦白皙的下手被元盛包裹着,迈着欢快地步伐,快速跟随夫君进入了卧室。

元盛如今住在石鼓书院,忙于备考,与祝晨曦每个月只有两次温存时间。

小别胜新婚,两人紧紧抱在一起,很快气喘吁吁。

“晨曦,你在家里过得好吗?”

祝晨曦理了理有些蓬乱的衣裳,小声说:“挺好的,就是有些……想你。”

元盛将祝晨曦拉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腿上,“我也很想你。”

两个人抱了许久。

祝晨曦说:“夫君,给你看看我的研究成果。”

“嗯?”元盛知道,自从上次祝晨曦改良织布机后,祝晨曦已经在研究纺织相关的一些技术,试图改良纺织相关机器。

元盛也曾给娘子提供过一些意见。

“我有新成果。”祝晨曦的双眼有星光闪过,里面满是自信,满是成就感。

“好,快点去看看,我已经等不及了。”元盛的价值情绪给的很足。

祝晨曦的脚步更加轻快。

两个人来到祝晨曦搞发面该研究的地方。

“夫君,你看这个,这个叫搅车。许芳,你来摇曲柄。”祝晨曦则喂籽棉。

元盛对纺织的技术并不熟悉,他认真看着。

祝晨曦解释道:“以前脱棉籽很耗费人力,人们一般用手剥或铁棍擀棉籽,效率很低。”

元盛听完媳妇解释,瞬间明白了,媳妇发明这个搅车,将效率大大提高了,“你这搅车利用铁木二轴之间的缝隙,一个人喂籽棉,两人摇曲柄,棉絮和棉籽便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媳妇,你真是个天才!”

祝晨曦被自己最爱的人夸赞,心中美滋滋。

元盛将媳妇抱在怀里,立马转了个圈。

元盛知道媳妇很聪明,没想到媳妇还这么有创造力。

而且,他可以预见,有了祝晨曦的改良织布机和搅车,棉布的生产效率会大大提高,成本会大大降低。

按照目前大乾棉花的种植面积,肯定是不够的。

祝晨曦从元盛的怀里下来,“夫君,你看这个。”

祝晨曦再次解释道:“原来妇人们弹棉使用的小型竹弓,仅有一尺四五寸,用手指来拨弹,弓身短小,弹力轻微,且线弦容易断。”

“我将弹棉花的弓改为四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并用棒槌敲弦,取代了原来的手指拨弦,弹出的棉花又松又匀,不但效率提高了,质量也提高了。”

元盛看着许芳的对比演示,比原来的小型竹弓快了好几倍,质量也更好。

他媳妇真能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