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 第516章 监考阵容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第516章 监考阵容

作者:我爱番石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3:07:55 来源:书海阁

元盛送走二姐夫后,便继续投入学习之中。

对着这些臭虫的小动作,他早已收入眼中。

他倒要看看,这些人对他的恶意有多大,又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元氏织造厂扩大了四倍不止,各种先进的机器,增加了数百台,织造女工增加了三百人。

内有娘子祝晨曦管理,外有二姐夫赵明德管市场销售。

元盛倒是当起甩手掌柜,只要一心读书就够了。

元家的棉布名气早已经在李万三等有心人的传播下,将名气打了出去。

李万三是冀州最大的行商,因为和元盛合作,售卖元镜楼的玻璃和镜子,让他的生意做的愈发大了。

李万三现在已经是整个大乾北部排行前三的大行商了。

本来上次元氏布庄发布会上,李万三见很多大布商没有来,想着给元盛帮忙,帮着走一些棉布,结果没想到元家的棉布技术有了创新性突破,性价比极高,产品的种类也是划时代的。

因为,李万三跟着元家又开辟了布匹新生意,跟着赚了不少。

李万三早就注意到冀州这些漫山遍野的棉花,这么多原材料,在李万三眼中就是数不清的棉布,也意味着数不清的钱。

所以,李万三早拿着元家的棉布去各个郡城,各个州府推销。

南边那些州郡看到元家的棉布都惊呆了,这拥有丝绸手感的府绸,竟然是棉布?原材料竟然是棉花?

即使是普通的单色棉布,也比之前的质量好多了,还有平纹的,斜纹的,不同织法。

在金钱面前,没有所谓忠诚,这些布庄纷纷放弃原来的合作商,向李万三打订货。

李万三跟元家合作这么久,知道元家诚信,所以直接签了订单。

七月初,棉花大丰收后,元氏织造厂的机器开动起来,大量的棉布一匹一匹生产出来,又被李万三的商行批发走,运往大乾各地。

李万三大赚特赚,当然元家更赚,由于技术革新,元家的制造成本降低了好几倍,即使是最普通纯色棉布,元家的净利润一匹都在一百一十文。

府绸的净利润更是高达四百三十文一匹。

元家大赚特赚。

像王天瑞,张文茂,张超这些冀州原来的小布商,被冀州布匹商会排挤看不起的小布商,都已经发展壮大起来。

在冀州的生意都扩张了,都加开了一家,甚至几家分店。

有些门路和靠山的,将元家的棉布批发走,批到外地去。

没有门路和靠山的,就深耕冀州的生意。

一切都在如火如荼进行。

元来福在家里眯着眼,抽着鎏金烟锅子,躺在三女婿王福春发明的躺椅上,享受生活。

这次收棉花,周围的十里八乡,整个涞源县,周边的涞水县和河源县,很多种棉花的百姓都跟着沾了光。

种田的百姓们有些闲钱了,穿的好了,吃的也改善了,自家能帮上这些百姓,元来福高兴!

他偶尔带着大黄去地里溜达,碰到村里的乡亲,乡亲们更是把他和儿子夸出花儿来了。

元来福知道这些人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他也能感受到村民们真心实意的感激。

盛桂花也很高兴,村里的妇女们知道她喜欢吃蘑菇,采到好的鸡枞菌牛肝菌都亲自送过来给她吃。

盛桂花知道,大部分村民都有良心嘞。

不过最让盛桂花头疼的是老七的婚事,都已经十七了,想儿也不着急相看,一心扑到织造厂上。

为此盛桂花还专门跟儿子说了,儿子说七姐如果不想嫁人,一辈子不嫁人都行,他给七姐兜底。

盛桂花为此还打了儿子两巴掌,说的这是什么混蛋话。

老七有了弟弟撑腰,更不把想看对象这事当回事了。

自己说多了还惹人厌烦,盛桂花让儿子多带几个同窗回来,说不定能擦出什么火花,解决女儿的终身大事问题。

……

京都,早朝。

朝堂上正在商议此次乡试的主考官。

冀州,晋州,雁门郡,陈留郡有一考点,考场在雁门郡郡城。

此地的主考官,在张治通等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最终确定礼部尚书冯兴文和大理寺卿周兴朝任监考钦差,雁门郡郡守李大同,大理寺少卿方和玉,御史监察刘博易,户部郎中元清云为同考官。

一般官府会把隐退的大儒或者高官请来阅卷,避免出现作弊等行为,李秘作为曾经的宰辅,一品大员,被邀请阅卷。

张治通本想安排一个湖党的人作为同考官,晋冀党阻碍,张治通转念一想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到时候真出了问题,李秘等人再将作弊一事推到他的人身上就麻烦了。

元盛作诗的水平他早已经通过张晋的书信了解过了,十分平庸,而元盛又在全力备考,企图争夺案首之位,那元盛一定会用他的先生为他准备的诗作,所以不管他的人是不是参与,元盛一定会作弊。

到时,他一定会将晋冀党这帮人一网打尽!

除掉李秘,除掉周兴朝,除掉冯兴文,除掉方和玉,除掉刘博易,除掉元清云这些眼中钉。

当然,还有除掉元盛这个小畜生!

张治通已经逐渐发现,元盛这个小畜生非同一般,年仅十七岁,已经给他弄出来这么多麻烦事,如果让他成长起来,这还得了。

想到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张治通的心情更加愉快,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这次乡试的结果。

……

石鼓书院,元盛早已经升入甲一班,与崔时年,元弘毅,范志远,刘鸿飞等人同班。

元盛五姐夫孙高阳,好友孙毅,吴风华,王尚春等人还停留在甲三班和甲四班。

甲一班的人是具备参加今年乡试实力的学子。

对于元盛要去参加乡试,孙高阳比较淡定,他知道小舅子有多天才。

小舅子这样的人才属于千年不遇的,这种优秀不止是读书方面,为人处世方面,做生意方面等等。

孙高阳太知道元家以前是什么样了,太知道元盛从什么时候才开始蒙学了,如果不是盖世天才,谁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让自己的家庭从一贫如洗,发展成家财万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