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 第521章 天才很多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第521章 天才很多

作者:我爱番石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3:07:55 来源:书海阁

刘鸿飞看着沉稳的元盛,心中只剩下钦佩。

他没那么大能力,至少他知道谁有能力,他要好好跟着元盛。

刘鸿飞狗腿子似的给元盛倒了一杯茶,“元兄,以后你尽管使唤我。”

元盛和范志远笑着摇了摇头。

范志远吃着手中的羊肉串,想起曾经他觉得元盛不配成为自己乡试对手,不禁有些想笑。

元盛的实力岂是科举考试所能体现的?

元盛的心胸与洞察力,都比他要高出一个层级,范志远从心底佩服。

三人心思各异。

虽然元盛让刘鸿飞和范志远做好自己的事即可,但是二人还是忍不住为大乾的未来担忧。

如果雁门郡守不住外敌,北方蛮国的士兵长驱直入,大乾被西辽和北金瓜分也未可知。

到时,大乾的百姓只怕生不如死。

三人回到客栈状元轩,听到大家正在讨论今年乡试夺得案首的热门人选,另一方面雁门郡也是就案首之位开了盘口的。

乡试考试,各地举人都来参加。

院试三年两次,每次院试都会出现案首,这些案首通常会沉淀几年才来参加乡试。

还有些三四十岁的举人,经过多年积累,实力强劲。

雁门郡,冀州,晋州,陈留郡四地的人才齐聚一起,争夺案首的热门人选足足有十几位。

苏砚秋,柳书行,谢文召,沈清白,陆明岳,江雨墨,徐星蓝,陈智遥,元盛,崔时年,范志远等人都是竞争首案首的有力人员。

崔时年有道律法题有些小问题,来客栈请教老师,正好听到各地学子在讨论乡试案首之位。

“崔时年来自青州崔氏,前两年的院试案首,连中小三元,诗书世家,从小蒙学,耳濡目染,我觉得他希望很大。”

崔时年面上不显,心中已经笑了起来,这些人还是有眼光的。

“我看元盛比他机会大,元盛去年才参加县试,他就连中小三元,今年赶来参加乡试,实力必然不俗,他必然是个天才少年!”

“我觉得你太高估元盛了,说不定他这次考试只是来试一试,去年考取秀才,今年就来参加乡试?这怎么可能?”

“元盛连中小三元,必然会争夺乡试案首之位,你以为你自己呢,随便参加乡试试一试。”

崔时年看了那为元盛说话的圆脸少年一眼,真是没眼光!

元盛一个泥腿子出身,即使后面发了点财,也仅仅是满身铜臭的暴发户而已,怎么跟他的底蕴比?

石鼓书院的月考,元盛也仅仅考取前十名而已,怎么跟他比?

一位少年说:“范志远的成绩也很优秀,冀州的三个少年都很强,你们等下去赌场,到底买谁啊?”

由于乡试英才太多,赌场的赔率是一赔四。

“我买苏砚秋考得案首之位,当年他是晋州案首,连续沉淀九年,第一次参加乡试,往年他不来,说明他觉得自己未做好准备,今年他既然敢来,一定是方方面面都准备好了。”

“谢文召也很优秀,他家历来出过好几个进士呢!”

“陆跃明是四年前陈留郡院试案首,陈留郡的人口可比晋州和冀州人口多不少,我听说当时他的答卷被一众考官传阅,是当时大家心中的满分,我觉得他争夺案首的机会更大!”

“陈智遥更优秀!”

“柳书行案首机会更大!”

“我觉得江羽莫和徐星蓝夺得案首的机会更大!”

“为什么?”一位长脸书生问道。

“因为二人都是雁门郡的,而我也是雁门郡的!”少年一脸骄傲地答道。

“切。”

……

元盛和范志远作为被讨论对象,二人面无表情回到自己的房间。

没过一会,刘鸿飞来到元盛的房间,“元盛,你有信心争夺案首不?”

“你要干啥?去赌场赌一把?”元盛看到这厮总算从愁眉苦脸的表情中解脱出来。

“是啊!今天听那两个本地人聊天,听得我很不爽!我想去赌一把,你给兄弟个实话,到底有没有信心?我看你月考的成绩可不算理想。”刘鸿飞道。

这东西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元盛把刘鸿飞当朋友,直接交了底,“当然有信心!我必夺这案首之位!”

元盛从来不吹牛,刘鸿飞被元盛自信的气势感染,瞬间对元盛也信心满满,“好!那我就买你赢,把我一百两银子私房钱都投进去!”

“你只买我不怕范志远生气?”元盛打趣道。

刘鸿飞说:“他才不生气,我刚才问他了,他也买你考取案首!买你一千两,他自己一百两!”

这倒是出乎元盛的预料,一直以来,范志远对于自己考取案首都信心满满,怎么突然对他这么有信心了?

难道是因为酒馆中他说的话?

元盛站起来向刘鸿飞施礼,“那我就谢谢两位兄长的看重了。”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赌场?”

元盛说:“涂海叔已经买过了。”

涂海奉命买了十万两元盛考取案首,一赔四的赔率。

涂海本来想买二十万两,庄家不收。

即使十万两银子,一赔四连带本金就是五十万两。

与此同时,张恒奉命买了五十万两元盛不中。

买某个人不中的话,赔率是五赔一。

张恒在石鼓书院这么久,早已经将元盛了解的十分透彻。

元盛不管是经义题,律法,策论,还是杂文,都属于佼佼者,但诗赋能力实在平庸。

乡试考九天,一共三场,每场都有诗赋题。

综合占分很高,元盛这种实力,根本无法争夺案首之位。

所以元盛考不中是必然,即使考中了,那一定是作弊而来。

到时候,就不是赢十万两银子这么简单了,而是借此机会将晋冀党一网打尽。

顺便收割元氏织造厂,元镜楼,元氏辣椒厂等等元盛的所有产业。

而这位惊才绝艳的少年,还对此一无所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