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37章 优势在我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第37章 优势在我

作者:昶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9:12:17 来源:书海阁

东京汴梁处于平原地带,方圆百里无险可守。

但是汴梁的城墙高大坚固,任何人站在汴梁城下,都会对这座坚固的城池有一种敬畏感。

汴梁的外城就有四丈高,内城和宫城的城墙比外城更加高大坚固。

东京的护城河也跟杭州也不同,汴梁的护城河连接着汴河,有七八丈宽,两丈多深。

敌人要想攻击这样的坚城,除了要有必须要攻城工具以外,少于十万人你都没法围城。

方腊绝对不可能通过运河将十万人从江南运送到汴京。

那么只剩了两个可能,一个是他们在汴梁周围暗地里有帮手,另一个是方腊有什么特别的方法能够攻破汴梁。

杨元嗣心情越发沉重,这两种猜想不论是哪一种是真相,都非常棘手。

他思索了一会儿问道:“汴梁周围有没有什么排的上号的好汉?”

花荣摇了摇头,说道:“朝廷禁军虽然不堪,汴梁周围也有三十多万,况且东京周围全是平原,也没有什么险要之地,哪里容得下绿林好汉?”

杨元嗣点了点头,宋朝再不济,也懂得卧榻之侧,不容他人安睡。

鲁达却突然说道:“不过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这厮以前在小种领略相公手下当差,有十分本领。”

“后来不知怎地在泽州落草为寇,竟然十分兴旺,据说现在有十万之众。”

花荣也恍然大悟道:“你说的可是那个自称晋王的田虎?”

“正是此人!”鲁达回道。

杨元嗣不太了解山西的地理,问花荣道:“从泽州到汴梁要多久?”

花荣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急速行军的话,最快半月可达!”

杨元嗣想了想,说道:“今晚大家好好休息一晚,明天你们两个跟着船队,摸清方腊的落脚之处。”

“上万人马也不是个小地方能够容纳的,我入城入见官家,组织禁军防御。”

花荣抬头道:“主人,禁军不可用,万不得已你还是要以自身安危为重。”

杨元嗣笑道:“放心吧,我想走,十万大军也拦不住。”

三人都笑了起来,各自安歇。

第二天天色微明,三人互相道别,花荣鲁达沿着运河继续追踪方腊船队而去。

杨元嗣却纵马在官道上驰骋起来,那马休养了一晚上,又吃了精饲料,健步如飞。

还不到正午的时候,杨元嗣已经赶到了汴梁。

汴梁一共有十五座城门,其中四座水门。

杨元嗣从新曹门入城,看到大街上还是行人如织,汴梁跟往日一般繁华,心里松了一口气。

守门的卫兵盘查却是无比松懈,有路引腰牌的都是粗略看一眼就不耐烦的挥手让行。

杨元嗣没有路引也没有腰牌,他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碎银给了带队的团头。

那团头双眼望天,对着元嗣向里摆了摆手,这种城门防守跟没有差多。

大宋都城毕竟已经上百年没有战争威胁了,一片歌舞升平。

杨元嗣牵马入了汴梁,沿着牛行街直入内城直到枢密院衙门。

衙门口的两个皂衣衙役看了枢密使的虎符大惊失色,他们辨别不了真伪,急忙进了后堂报告。

留守得两个枢密副使飞一般的从内堂跑了出来。

他们两个人是认识杨元嗣的,也知道他现在应该是在杭州前线,出现在这里肯定不正常。

不过杨元嗣也顾不上跟他们解释,现在情势紧急,最主要的是要赶快见到徽宗和禁军的统领。

那枢密院副使官职要比杨元嗣高的多,此刻却像是元嗣的下级,低声下气的说道:“官家此刻应该在万岁山,想见却是不太容易……”

杨元嗣努力压下自己的怒气,缓缓说道:“下官实在是有万分火急的要事需要面见官家,还请指挥使在此稍候。”

枢密院距离大内不到三里的距离,杨元嗣想着用不了多长时间。

哪里知道直到傍晚时分,宫内才来了一个太监,诏三人入朝廷。

杨元嗣和两位枢密副侍跟着太监亦步亦趋进了大内。

三人从宣德门进入,过了大庆门,最后在紫宸殿后阁停住。

后阁里有七八个太监和六个宫女,里面点了十几盏宫灯,照的殿内恍如白昼。

阁内雕梁画栋,地板全部镶嵌有金箔,暗香浮动,整个仿佛人间仙境。

大约又等了一盏茶功夫,徽宗在内班行首太监王恩的服侍下来到了阁中。

徽宗清瘦面庞,却有一双肥大的眼袋,面色白皙,下巴留着一把稀疏的胡须。

王恩尖锐的声音响起:“杨元嗣有何要事上奏,速速道来。”

杨元嗣尽量用平缓的语气,将方腊的计谋说了出来。

他又将自己在运河上碰见了方腊的船队得情况也告诉了徽宗。

杨元嗣讲完,好长时间室内鸦雀无声。

徽宗也不用王恩传话,直接问道:“你说方腊有多少人?”

杨元嗣答道:“应该有两万人左右。”

“禁军现在有多少人?”徽宗急忙转头看向枢密院副使李悦,声音有些颤抖。

李悦谨慎道:“除去童枢密使带走的十万人,汴京周围还有不下三十万人马。”

徽宗这时候却哈哈大笑起来,杨元嗣感到莫名其妙。

“这贼子好生不自量力,竟然敢来汴京送死!”

“童贯围剿不力,实在是无能,明日将高俅和蔡京召来,商量出个法儿将这贼寇给打杀了!”

徽宗这人又不懂兵事,只是觉得三十万对两万,优势在我。

这方腊不过就是一股流寇,禁军只要稍微用力,方腊肯定就要躺下。

杨元嗣急忙上前道:“陛下,这方腊小看不得……”

徽宗还没等他说完,又道:“你箭法好,就留下来帮着高俅他们御敌吧!”

杨元嗣还要再开口说话,徽宗已经在王恩的搀扶下走回了内宫,众人只能行礼恭送。

李悦安慰道:“指挥使不必担心,高太尉有三十万禁军在手,还能怕了两万流寇不成,暂且在驿馆住下,明天高太尉蔡相自有定夺。”

杨元嗣无奈,只能苦笑道:“感谢二位,下官明日见高太尉再分说。”

其实他这时候心里已经是非常的苦闷,自己刚才已经说的够清楚了,徽宗丝毫感觉不到其中的凶险。

高俅虽然是市井无赖出身,不过肯定要比徽宗要知兵。

况且上次从围剿梁山的过程来看,高俅多少还是有些指挥能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