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91章 州府辩论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第91章 州府辩论

作者:昶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9:12:17 来源:书海阁

大帐里的人都惊呆了,那海州的巡检刚要向前劝阻,刘十三一脚将他踢了个跟头。

那些巡检的手下厢军也想上前,鲁达和花荣对视了一眼,一起拳打脚踢,放倒了一片。

元嗣坐在中军的帅椅上,只是冷笑却并不阻止。

那刚投降过来的梁山精锐们也蠢蠢欲动,就等元嗣的命令。

花荣和鲁达只觉得畅快无比,这指挥使不像是个官儿,倒是比自己更像土匪。

张叔夜气的胡子都抖了起来,看着自己的部下被打的哭爹喊娘,却又无可奈何。

元嗣眼看再闹下去实在是不像样子,站起来说了声:“住手!”

众人这才停手,元嗣又对张叔夜说道:“张知州别忘了,我虽然是都监登州,不过也是捧日军的指挥使,奉的是高太尉剿匪的将令!”

这几句话说的令张叔夜也吃了一惊,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

杨元嗣又说道:“既然是朝廷的禁军,地方就有负责粮草的职责,我们今晚上的吃食还要麻烦知州。”

杨元嗣的话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这二百土匪哪怕早上还是要犯,下午也可能就成为了禁军。

还不是杨元嗣自己说了算?

张叔夜气的转身就要走,杨元嗣在后面喊道:“请张知州想一下,这些人从生下来就是强盗吗?”

张叔夜脚步一停,看了杨元嗣一眼转身离去了。

他其实并不是针对杨元嗣,也不是要去争取功劳。

只是以前有太多这种例子,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元嗣最后那几句话确实是引人思考,自己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

只是觉得这土匪就像韭菜一样,杀之不尽。

不过杨元嗣说的那些要求,他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

当天晚上王知州派了一员虞侯拿着酒肉到了军中慰问。

王知州却没去凑热闹,他在州府里摆了四个菜,烫了一壶酒。

他举着酒杯,脑袋里想着的却是元嗣白天的话。

谁也不会是一生下来就是土匪,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变成土匪了呢?

正在左思右想的时候,一个门子来报,说是杨元嗣来访。

张叔夜一听吓了一大跳,这个家伙这个时候来干嘛?

只是人已经到了门口,不见又不合规矩。

只能请他入座,杨元嗣倒是也没有客气,拿起一杯酒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他一边喝一边说道:“知州是不是要问我为什么要有妇人之仁?”

“因为我正好跟他们交过手,那些人与其说是贼寇,不如说是活不下去的饥民。”

“你今天杀了十个。明天就能出来一百个,还是要将这个逼上梁的世道好好想想吧。”

“如果就像张知州,每月的俸禄都我三十多贯,谁会将脑袋挂在腰带上造反呢?”

张叔夜听了这番话,如五雷轰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元嗣又道:“我既然能收服他们,就一定要让他们为国效力,明天我们就离开,绝对不拿海州百姓一文钱,一粒粮食。”

他说完站起身来,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大踏步出了府门,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叔夜伸出手想叫住他,终究没有说出口,他说的是对的,但是这个世道又是谁造成的呢?

第二天一早,杨元嗣果然没有食言,等张叔夜赶到的时候,早已经人去寨空。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小伙子有些意思,但愿以后还能再见一面吧。

元嗣可不知道自己又涨粉了,他此刻正在一边走一边思考。

不经过宋江,将花荣和鲁达调到赤旗军的卫队中,就是要告诉宋江,自己已经掌握了他们的命运。

之后不再有什么梁山大哥,所有人都要听命于自己。

这二百多人都是梁山的精锐,也是由于酒足饭饱,第一天竟然沿着驿道跑了一百多里。

回到登州后,杨元嗣立即让赵纬纶给写了一封官方文书给枢密院。

同时自己也给童贯写了一封亲笔信,讲述了收服宋江等人的经过。

不过现在杨元嗣已经学会揣摩人心,他给童贯的理由是宋江等都是江湖草莽。

接下来童枢密要征讨方腊,需要了解这方面的人才,自己这是给童相分忧。

果然童贯见了信深表满意,嘱咐他要多练习书法,实在是有些不像样子。

很快枢密院的正式文件也传了下来,在登州和莱州各自设置一所军寨,都由杨元嗣节制。

元嗣将这两个寨的寨主分别给了宋江和卢进义,二人拿着黄铜腰牌相顾无言。

他们终于也算混进了体制内,只是不知道跟自己当初的设想有没有不同。

童贯还嘱咐杨元嗣一定要认真准备,等入冬后就要正式出发去征讨方腊。

景川已经和黄银石出发去了燕云。他们两个带了七八个人,打扮成皮货商人。

杨元嗣要黄银石这个活地图一路走一路画,燕云的地图仔细画下来。

景川也学了好长时间的兵书,又上过阵,二人相得益彰。韩世忠最近的收获颇丰,他剿灭了有十几个山寨,收编了五百多人的精锐新兵。

这些人都是就经过战场阵仗洗礼的,虽然不一定都是好人,也不一定个个都武艺高强。

但是对于韩世忠来说,这正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他在军营里没日没夜的训练军卒,演练阵法,居然乐此不疲。

七巧说的却是另一个版本,是由于梁红玉喜欢在校场练习骑射,韩世才能日夜不离开校场。

元嗣听了哈哈大笑,不置可否。

现在江南是方腊的天下,卢进义的情报网又覆盖不到那里。

要想知己知彼,必须要提前知道方腊的虚实。

距离入冬还早,元嗣想组织一个小分队提前去方腊的地盘打探一下。

他的提议遭到了赵纬纶的强烈反对。

元嗣他们都是北方人,不论以什么身份去南方,起码从语言上就会被一下子识破。

况且朝廷要征伐方腊的消息基本上大江南北无人不知,这个时候突然来一些陌生人,那不是明摆着有问题吗?

元嗣虽然武艺高强,但是也不敢保证完全不出问题。

赤旗军这个团体元嗣是绝对的核心,一但元嗣出了问题,团队绝对会四分五裂。

而且征讨方腊也不是这个团体的核心利益,为了这么个边缘的利益需要核心去冒险,不值得。

元嗣听他说的条理清楚,分析的又很在理,大厅里一片赞扬之声。

赵纬纶也觉的自己这通分析正中要害,果然是军师之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