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 第335章 浮出水面(一)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第335章 浮出水面(一)

作者:爬墙的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07 07:11:15 来源:书海阁

目送那男子离去后,书房被一层死寂笼罩,唯有窗外微风轻柔拂过树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在这静谧的空间里,显得清晰可闻。

吴潜迈着迟缓的步伐步至书桌前,缓缓坐下。

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书桌上那幅字画之上,那是他往昔意气风发之时,一位名家所馈赠的墨宝。

曾经,这幅字画承载着他的荣耀与辉煌,而此刻,字画中的笔墨线条,却化作了一双无情的眼睛,对他当下落魄境遇,发出无声的嘲讽。

“老爷,真要与蒙古人合作吗?” 不知何时,管家再度悄然无声地走进书房,他微微发颤的声音里,充斥着深深的担忧。

在这府邸中侍奉多年,一路见证了吴潜从初入朝堂的踌躇满志,到后来的飞黄腾达,再到如今的失意落寞。

因此他心中清楚,此次决定干系重大,关乎吴潜的生死存亡。

吴潜并未即刻回应管家的询问,他的眼神逐渐变得空洞而茫然,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过往那些在朝堂之上的争斗。

许久许久,他才从胸腔深处挤出一声沉重的长叹,声音里饱含着无尽的不甘,“你觉得我还有旁的选择吗?”

“史弥远老奸巨猾,虽说如今已归隐山林,远离朝堂的纷争,可他的党羽仍在。”

“老夫若不抓住这次机会奋力一搏,只怕这一辈子,都要被踩在泥沼之中,永无翻身的可能。”

“如今蒙古人主动向我示好,愿意助我一臂之力,这是我重回中枢掌控朝堂的绝佳契机。”

“老夫怎能就此错过呢?”

吴潜一边言辞激烈地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近乎疯狂的光芒。

这一刻,他已将所有的顾虑与担忧都抛诸脑后,一心只想着如何重回权力巅峰。

看着自家老爷这副被权力**冲昏头脑的模样,管家的心中的不安之感愈发浓烈。

他还欲再开口苦劝,可话到了嘴边,却见吴潜神色疲惫不堪,摆手示意他退下。

管家嘴唇微微动了动,最终,只得满心无奈地转身离开书房。

吴潜在书房中,枯坐了整夜。

在寂静的黑夜里,不停地思索如何在朝堂中重新布局,反复盘算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细节。

他深知,想要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重新夺回自己的权势,仅靠自己单枪匹马,无疑是痴人说梦。

他必须尽快联络那些平日与他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大臣,结成同盟,共同发力。

直至烛火的微光逐渐黯淡,吴潜才缓缓起身,拖着疲惫的身躯,摸向床铺,和衣而睡。

第二日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

吴潜早早地从床上起身,开始洗漱。对着铜镜整理自己的仪容,换上居家服饰便匆匆出门,前去拜会他交情深厚的大臣。

而他的第一个拜访对象,便是吏部侍郎孙之翰。

孙之翰此人,心思机敏聪慧,在朝堂议事之时,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平日里,他与吴潜虽不至于亲密无间,但在诸多政事的处理上,二人观点常常不谋而合,在朝堂上,算是吴潜为数不多的盟友之一。

吴潜站在孙府大门前,抬手轻叩门环。

不多时,门 “吱呀” 一声,缓缓打开,一位家仆模样的人从门内探出头来,瞧见吴潜,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堆满了笑容,“吴相国!快请进,快请进,我家老爷正在书房。”

很快,便来到了书房门口。

家仆走上前,轻轻敲了敲门,恭敬地说道:“老爷,吴相国来访。”

“快请进!” 屋内立刻传来孙之翰那熟悉而爽朗的声音。

吴潜推门而入,只见孙之翰正坐在书桌前,翻阅着手中书卷。

见吴潜进来,他赶忙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快步迎了上去,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哎呀,吴相国,今日怎么有空光临寒舍呀?”

“快请坐,快请坐!”

自从吴潜罢相之后,两人虽然并未断了联系,但平日里这般私下会面的机会,也确实少了许多。

吴潜回以一礼,脸上挤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之翰啊,老夫虽已罢相,却也难以置身事外啊。”

“有些话,不方便在朝堂之上言说,只能与你私下相谈。”

孙之翰心中微微一动,他在朝堂多年摸爬滚打,隐隐猜到了吴潜此番前来的意图,神色瞬间变得凝重,“吴相但说无妨,之翰洗耳恭听。”

吴潜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放下茶杯后,目光直直地看向孙之翰,缓缓开口,“你我都清楚,这些年,明教的势力日益壮大,逐渐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如今蒙古使团要求朝廷交出明教凶手,这本是一个绝佳的契机,可陛下却在这件事情上,犹豫不决。”

孙之翰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点了点头,“吴相所言极是,明教行事风格,不遵朝廷法度。”

“长此以往,必然会滋生祸乱,威胁朝廷的统治。”“只是,依下官所见,陛下似乎对明教......心存忌惮。”

“不错,” 吴潜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心中却是恼怒不已,只恨自己此前愚钝,竟不曾考虑到这一关键因素。

表面却不动声色,“陛下心中忌惮明教,实乃人之常情。”

“毕竟他曾被木易挟持,有过不堪的经历。”

接着又话锋一转,道明来意:“老夫打算联合朝中大臣,向陛下进言,劝说朝廷与明教保持距离,至少不能再给予他们支持。”

孙之翰低头沉思片刻,神色忧虑,“吴相,此举虽好,能在削弱明教对朝廷的威胁。”

“但在朝堂之上,恐怕会面临不小的阻力。眼下朝堂上,支持与明教合作的大臣,也不在少数。”

“吴相打算如何说服他们呢?”

吴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满满的笑容,“之翰,这便是我此番特意来找你的原因。”

“你在吏部任职多年,对诸位大臣的……”

两人就此话题,密谈了许久,详细地商讨了行动计划的环节,以及需要联络的具体人选。

离开孙之翰府后,吴潜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其他大臣府邸。

接连两日,吴潜如同一只在黑暗中悄然穿梭的蜘蛛,不辞辛劳地四处奔走。

他与十数位大臣进行了秘密会面,凭借那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将这些大臣拉拢到自己的阵营。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关于蒙古使团所提条件的讨论,也愈发激烈。

公孙止提出的那些苛刻条件,让大臣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大臣,主张抵抗到底,认为不能向蒙古人妥协。

另一派大臣,则担忧蒙古大军真的挥师南下,爆发战争,因此主张做出让步,以换取和平。

赵昀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看着朝堂上争论不休、各执一词的大臣们,心中愈发烦躁不安。

他心中清楚,无论做出何种决定,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若是拒绝蒙古人的条件,战争很可能会一触即发,到那时,大宋的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

若轻易答应蒙古人的要求,恐怕会被天下人诟病,成为背负千古骂名的历史罪人。

就在这时,经过吴潜游说过的几位大臣,联合出列。

为首的孙之翰,沉声开口:“陛下,臣等以为当下,除了要应对蒙古使团的要求,还需重新审视朝廷与明教之间的关系。”

“此次蒙古使团要求交出明教凶手,臣以为,虽不能完全答应,但朝廷也应借此机会,与明教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再被别有用心人利用。”

另一位大臣紧接着上前一步,同样拱手进言:“陛下,依臣之见,明教势力愈发壮大,行事又多有不羁,长此以往,必将威及朝廷的统治。”

“不妨暂且与明教保持距离,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定夺。”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议论纷纷。

一些支持明教的大臣,立刻站出来出声反驳,明教愿意协助朝廷抗击外敌,双方有着共同的敌人,朝廷不应该过河拆桥,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赵昀眉头紧锁,其实,他心中对明教忌惮,主要还是因为杨过等人武艺高强,随时都有可能危及自身安危。

同时,他也知明教在民间拥有不小的力量,若能加以利用,对于对抗蒙古入侵,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至于到底要如何决断,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面前,此时的他,亦是难以做出抉择。

沉思良久,赵昀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所言,朕会慎重考虑。”

“只是如何处理明教之事,牵扯甚广,容朕再想想。”

散朝之后,赵昀回到御书房,心中依旧纠结不已,思绪如同一团无法解开的乱麻。

他想起杨过曾对他说过的话,蒙古国西线战事吃紧,无力大举南下,可这毕竟只是杨过的一面之词,没有确凿的证据。

万一自己轻信杨过,做出错误的决策,那后果不堪设想。

他又想到孙之翰等人的提议,只是与明教保持距离,便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