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131章 告洪氏祖祭书

明中祖:朱慈烺 第131章 告洪氏祖祭书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嘶。。。’

只见洪承畴倒吸一口凉气,双目圆瞪,双手颤抖着,哆哆嗦嗦的打开信封,从中取出几页信纸。

洪承畴不由自主的低声念道:“洪氏自唐起,受封国公,然世代式微中落,但亦不敢忘祖背宗,昔蒙元鞑靼入侵,汉家子弟沦为奴仆,我洪氏时代耕读,虽有才,但亦不侍贼。”

“胡虏为祸天下,幸赖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重振汉家儿郎之荣光,我朝优待仕人,洪家历代先祖世受国恩,乃父以忠孝闻名乡里,竟出尔等不忠不孝之辈,身为大明臣子,战场兵败,怎可苟且偷生,降于建奴。”

“令乃父与老身无颜面见乡里,洪家时代清名,毁于一旦,乡众耻与为伍,朝廷仁慈,未究家责,但乃父心念崩塌,一病不起,郁郁寡欢辞世而去,老身亦无颜面见世人,为正我洪氏家风,今老身代亡夫手书一封。”

“敬呈洪家宗祠,愿以为证,逐洪氏子承畴于祖宗门墙之外,以正家风,还洪氏世代清白,亡夫与老身教子无方,辜负朝廷,实为大罪,愿日日诵经礼佛,为洪家消孽,为枉死的汉家儿郎超度往生。”

“老身愿死后下地狱赎罪,为不孝子还债消孽,望祖宗宽恕,傅氏仅此祭告列祖列宗。”

读到这儿,信,不,不能算是信,因为这不是写给自己的,洪承畴泪流满面,双手颤抖的看着信纸上的话,到此结束,他的心,也早已疼到抽搐,再也忍不住,放声哭嚎。

“爹啊。。。儿子不孝,儿子该死啊,为什么,为什么啊,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啊,是我害死了爹啊,我这不忠不孝的畜生啊,为什么,为什么当初没有死在辽东啊。”几十岁的洪承畴再也控制不住,像一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是我,都是我,是我懦弱,是我怕死,辜负了爹和娘对我的教导,洪三啊,你说,爹娘还怎么见人啊,又不知受了多少的白眼和恶语,我真该死啊,我丢尽了爹娘的脸,让他们羞愧之至,我不敢想象,爹娘这几年是如何过的,呜呜。。。”

洪承畴哭的抽抽噎噎的,还在一遍自责,扇自己的巴掌,洪三作为家奴自然明白其中的痛苦,也是陪着洪承畴哭泣。

而祖大寿见洪承畴的样子,再听闻洪母的诰文,心中亦是感同身受,虽然他世居辽东,但其时家中父亲致仕后,和妻子还有几个儿子都在北京,现在都随着朝廷去了南京。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朝廷又不傻,像吴三桂也是世居辽东,他在辽东掌军,他父亲吴襄就在北京居住,像李如松、李如柏等也是世居辽东,但在辽东掌军,他父亲李成梁就在北京居住等等,可以看做隐性人质。

不然朝廷怎么能放心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你们,包括现在的朱慈烺所做的,除了西北和东南暂时还没插手,其他军队的家属,也都在南京居住了,这算是不成文的潜在规定吧。

想想自己的儿子祖泽清,现在在太子近前效命,会不会因为自己被同僚看不起?遭受同僚、下属的白眼?儿子会不会恨自己,因为自己影响他的仕途和交际,让他不能像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

此刻的祖大寿,心中也像长满了草一样,犹如猫抓一样,他刚才就已经对洪承畴吐露了心迹,现在更是控制不住。

他和洪承畴还有些不一样,就是他已经被俘过两次了,每次被俘,实在都是山穷水尽之时了,而且他是有过反正之迹的。

第一次被清军围困,救援军队被打援,无法解救,他祖大寿在城中人相食,硬是撑到了最后一刻,实在无以为继,要被饿死,才投降了。

然后趁清军不备,又跑回了大明,继续领兵抗清,第二次简直又是上一次的翻版,又是被围困到弹尽粮绝,最后无奈投降。

这次,清军对他的监视明显加强很多,再无良机逃跑,一晃也是好久了,现在,终于没有以往的监视了,祖大寿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良久,洪承畴才抽噎着慢慢停止了哭声,坐在椅子上发呆,待心情渐渐平复之后,这才声音嘶哑的对洪三说道:“那两个人走了吗?”

“还没有呢老爷。”

“带他们来书房。”

“是,老爷。”

洪承畴抽出手巾,擦了擦面上的泪痕,还是一言不发的坐着。

少倾,洪三带着两个年轻人进来了。

“见过洪大人。”两人进来后,向洪承畴随意的拱了拱手,算是见礼了。

“洪三,你出去守着,不管有何事,不许任何人靠近书房。”洪承畴没有理会二人,而是向洪三吩咐道。

“是,老爷。”

待洪三退出去后,洪承畴这才抬头打量二人,都年约二十五六,算是很年轻了。

“坐吧二位,不知你们想要见我,有何事谈?”洪承畴还是声音沙哑的低沉说道。

二人对视一眼,一人开口道:“不知这位是?”说着看向祖大寿。

“我是祖大寿。”不待洪承畴介绍,祖大寿自己开口道。“哦?”二人一愣,但随即没什么过多避讳的开口道:“既然两位都在这儿,我们也就不废话了,不知刚才的祭文,洪大人可曾看过了?”

“嗯,老夫已经看过了,二位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既然洪大人已经看过了,想必也已知道,朝廷从未将诸位的家人如何,朝廷仁慈,但流言蜚语伤人心啊,诸位的家眷,在大明过得如何,诸位心中有数,因为诸位的行为,导致家人如此,诸位当真了得。”

听着两人讽刺的话语,洪承畴和祖大寿都没有言语,沉默以对。

见状,另一位年轻人开口道:“我们也不弯弯绕,我们是锦衣卫都司北直隶锦衣卫千户,此次前来,自是受朝廷之命,来接触诸位,不知诸位可有什么想说的?”

洪承畴和祖大寿猛然抬头,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大胆,大大方方的就承认自己是明朝的锦衣卫。

“锦衣卫都司?北直隶锦衣卫?什么意思,我怎么没有听说过锦衣卫有如此建制,你们可有凭证?”祖大寿关注点倒是不一样。

“咳咳。。。”洪承畴赶忙咳嗽示意,祖大寿这话,其实严格来说,已经算是有些表明立场的问题了。

“太子殿下恩典,升锦衣卫为都司衙门,各布政使司衙门设立锦衣卫所,我们属于北直隶锦衣卫,至于凭证,恕在下无法出示,毕竟,现在北直隶陷落敌手,谁会拿着这种东西在敌后活动?”

“也是。。。”祖大寿竟然就已经相信了。

听得洪承畴暗翻白眼,“我们现在是大清的官员,你们竟然还敢堂而皇之的找上门来,就不怕本官将你们抓起来?”

“呵呵,洪大人不必试探,我们确实是朝廷锦衣卫无疑,此次奉命接触情有可原的降将,是希望能为朝廷所用,改邪归正,我们既然敢在敌占区活动,组建锦衣卫,自然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能为朝廷做出有用的事,冒险又算得了什么?我等要是殉国,家人只会为我等骄傲,而不会羞愧。”另一人还是一样的毒嘴。

“呵呵,老夫既然投了大清,自然对你们无话可说,曾为大明的臣子,这次,就当我为父母,对大明做最后一次的补偿,你们走吧,本官这次可以当作从来没见过你们,以后别再来找我了,我对大清忠心耿耿,岂能反复无常。二位请吧。”

“大人。。。”祖大寿急的抓耳挠腮。

“呵呵,好一个忠义无双的洪大人,既如此,我等告辞了,最后建议大人一句,傅老夫人既然已经代洪老大人做出决断,告祭宗祠,大人已不再是洪家之人,不若早些改姓吧,也省的傅老夫人和洪家子弟蒙羞,哼。”两人羞辱洪承畴一番,甩袖离去。

洪承畴听的脸庞抽搐,抓在太师椅两侧扶手上的双手,已经因为用力过度而泛白无比。

待两人出去离去,祖大寿急急开口道:“大人,你。。。你怎么如此决绝的拒绝二人啊,这。。。这不是把朝廷得罪干净了嘛,唉。。。”祖大寿急的哀叹连连。

“你懂什么,你要沉住气,现在的我们,本来就如履薄冰,要加一万个小心谨慎,才能活下去。”洪承畴低声训斥道:“这两人来的诡异,而且丝毫不对身份做什么遮掩,你能保证他们真是朝廷派来的,而不是摄政王派来试探我们的?”

此话一出,本来急躁的祖大寿也惊出一身冷汗,现在想想,还真是,就凭一封洪承畴家母祭祖的祭文,还真就说明不了什么,这字迹,也明显是誊抄的,并不是原件,看不出是否真出自洪傅氏的手笔。

洪傅氏也是福建当地的书香世家出身,不仅教子严格,家风严谨,而且其自身也是当地出名的才女,要是亲笔书信,洪承畴还真就有自信能认出目前的笔迹,但他又从祭文中看出,目前根本就没想给他写信。

自己投清也有些时日了,愣是没有收到任何家书,哪怕是写信骂他,指责他也好,但就是连骂他的信都没有一封,这让洪承畴心中颇受打击,只能说明家中对他失望透顶,哀大莫过于心死,连骂都懒得骂自己。

想到这儿,洪承畴又感觉心如火烧,难受的他想立即举剑自刎,向母亲明志,向父亲赔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