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14章 初见曹文诏

明中祖:朱慈烺 第14章 初见曹文诏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看着这四个字,好像没什么联系啊,阮大铖嘴里念叨着念叨着,突然呼道:“软公如物,阮大铖,阮公如晤,是了,肯定是这样的,哈哈,还好老夫聪颖无双,哈哈哈,这加密书信果然精妙绝伦啊。阮福,阮福,快来。”

“老爷,何事这么高兴啊。”管家笑呵呵的问道。

“哈哈,困扰老夫多日的难题终于解开了,来,拿着这本书,坐在这里,我给你说说这书的第一页,这些符号,代表的就是下面相对应的汉字,它们,是一种计数的符号排列,而且是有规律的,你现在赶紧好好看看,搞清楚这些符号代表的汉字计数,老爷我有大用,不许过来,就坐在这里,熟悉好了就告诉我,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阮大铖把书塞给阮福,让他坐在会客的椅子上,自己回到书桌前一手拿着信,一手拿着笔等待阮福看完,不一会儿,阮福就答道:“老爷,小的记下了,这符号不就是对应着基础计数嘛,简单的很。”

阮大铖听了很高兴的说道:“好,不错,阮福,书本的下方角落,有书页的编序,你按照他的编序找会快很多,现在,把书翻到25页,找一下从上到下第八排的第十一个字,是什么字,念给老爷听听。”

不多久,阮福答道:“老爷,是个本字,本来的本字。”

“好,再找下一个。......”

“老爷,是个宫字,宫殿的宫字。”

“嗯,好。。。”只见他在纸上写道:“本宫”,他陡然一惊,接着又是大喜,这个解密方式果然没错,没想到真的是太子传信,仕途不顺,现在能和太子搭上线,那真是意外之喜啊,喜气洋洋的阮大铖头一偏,就要再读第三个字。

但突然瞥到了信封上“法不传六耳”这五个字,喜气洋洋的脸色突然一僵,这五个字的意思再简单不过,就是不能告诉第三个人,那定然是绝密,我要是让阮福这么找下去,他岂不是也知道了信的内容?不行,得想个办法,稍加思索,阮大铖便有了主意。

他不再一个字个一字的挨个翻译,他两个字两个字的跳着翻译,完了再从头补一遍跳过的第一个字,完了再从头补跳过的第二个字,想来阮福他绝对记不住这么多字,而且还是乱序,他也猜不出整句的顺序和意思。

一个多时辰,阮大铖终于翻译完了整封信,看完之后,心情大喜,太子竟然很欣赏老夫,真是意外之喜啊,只是没想到,太子小小年纪,竟然就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了,让人很是诧异,但是这又算的了什么,早点搭上太子,以后的功劳就能大一分,不过,这封信也没有说什么实质的东西,只是寒暄。

但阮大铖这种人精,当然明白,这只是太子投石问路,想要看看自己的态度罢了,想到这里,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阮大铖当即让人执笔,写了一封加密信,方式倒也和朱慈烺不谋而同,自己念数字,让管家代笔。写完火速着人送往北京。

......

另一边,钱谦益找到柳如是之后,两人研究起来比阮大铖要快不少,而且柳如是倒也是聪颖异常,不一会儿,就翻译出了第一句。

“钱公如晤”。两人开心不已,仿佛干成了一件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接下来也急急开始翻译下面的正文。

翻译到“本宫久仰钱公日久,无缘得见,今不得已以此方式拜访,实在是有难言之隐,以防他人窥伺,”的时候,钱谦益脑子“哄”一下,终于联想到了“法不传六耳”的意思,就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现在岂不是让柳如是知道了,定睛望去,果然见柳如是眼神怪异,嘴角还有些埋怨的味道。

略略一想,钱谦益便明白了,苦笑一声,解释道:“河东君万不可乱想,实话告诉你吧,这信是殿下送来的,不是什么娘娘,我钱某可没这么大的魅力,也没这么硬的脑袋。今日这事,千万不可让他人知道,不然,你我都将大祸临头。”

“啊?不是娘娘,是殿下?哪个殿下?”柳如是脸色一红,结结巴巴的问道。

“还能有几个殿下,当然是太...殿下了。”

“太....他不是还是个小孩子吗?怎么可能,以这种精妙的方式写信给牧斋你呢?”柳如是还是难以置信。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他岂可与常人相比。好了,既然你已经知道了,今日索性就翻译完吧,可是你要记住,此事千万要保密。”

看完书信,钱谦益也回了一封加密书信,自然是表示愿意以太子殿下马首是瞻,有什么事,但请殿下吩咐云云的。

.......

京师

杨宇拿到了朱慈烺赏赐的几百两银子,安排了两个忠心耿耿而且为人机灵的百户,带着几个小旗动身前往陕西,去找人布置了。

朱慈烺也接到了两人的回信,找来李静婉一起翻译完之后,又写了回信,这次内容就有些实质性的东西了,朱慈烺承诺,不出几年,保证让二人继续出仕,但出仕后,要全力想办法搬到周廷儒、温体仁等当朝内阁,而且让钱谦益安排东南人脉,找人假扮倭寇在六月底突袭天津卫周边,不求杀伤,只搞破坏即可。七月初,朝廷接到天津卫奏报,天津卫遭到倭寇袭击,天津卫周遭损失惨重,请求朝廷抚恤和支援,早朝上,崇祯怒不可遏,大声怒斥登莱巡抚无能,山东备倭兵糜烂,罚登莱巡抚官降一级,罚俸一年,留职赎罪,天津卫指挥使玩忽职守,致使天津周边遭到严重破坏,降为指挥同知,留职待用。

七月中旬,奏报,三遍总督洪承畴奏报,带领人马与流寇大战于镇宁的湫头镇,副将艾万年、柳国镇,总兵曹文诏战死殉国,洪承畴请罪。

朝廷对三位殉国将领进行追封,只是刚准备昭告天下时,朝廷又突然接到了已经“战死”的总兵曹文诏的奏报,称自己被亲兵掉包,混入流寇之中才得以逃脱,因为自己的轻敌冒进,导致三千人战死,请朝廷处罚。

在洪承畴上奏曹文诏战死的时候,崇祯诧异不已,太子不是说找借口调曹文诏去天津吗,这下都战死了,还怎么去,叫朱慈烺来询问一番,结果朱慈烺让自己不要急,死了就换一个人去吧。

现在发现没死,刚好按照父子两人的密谋,崇祯取消曹文诏的追封嘉奖优待等,直接下旨斥责曹文诏轻兵冒进,由总兵降职为卫指挥使,接旨之日起,即日赶回京师述职,之后前往天津卫赴任,并整顿天津卫,防备倭寇。

曹文诏现在也是蒙的,他早已绝望,下定决心杀身成仁了,不料一伙流寇贼兮兮的拿着太子金印,让亲卫找到自己,强行把自己偷了出来,可惜了自己多年的亲信弟兄了,为了自己逃脱,换上了他的衣服,从另一头杀出,吸引注意,结果自然是殉国成仁了,跟着自己偷偷换了流寇衣服出来的,仅有三名亲信,这让他生不如死,因为自己的冒进,导致被伏击,三千人战死。

接到圣旨的时候,他更是心如死灰,从一个辽东军,九边精锐的野战军,被发配到了内陆的卫所?这真是让人不可接受,不能打仗也就算了,卫所还算是军队吗?恐怕自己去没几年,也就只会种地了,这还不如不救他,让他战死沙场,还能成就自己战死殉国的名声,比现在活着好多了。

但是,终究是活下来了,再自杀自己就不是战死了,而是畏罪自杀了,这可就死的太冤了,再说,不管如何,太子的救命之恩肯定是要抱的,先回京吧,至少要去感谢一下太子。

回到京师述职之后,曹文诏就备了一份厚礼前往东宫拜会太子,朱慈烺也及时出迎,将曹文诏接到大厅,分主宾落座后,曹文诏开口再次感谢道:“卑职再次谢殿下救命之恩,只是卑职有一事不明,还请殿下赐教。”

“呵呵,本宫知道你要问什么,杨宇,说给曹将军听。”

“是,殿下。曹将军请了,卑职东宫锦衣卫千户杨宇,太子殿下研习周易,夜观天象,发现有一将星陨落西北,便是猜测曹将军有此一劫,便命卑职着人前往陕西伺机营救将军。”

“什么?竟有此事?殿下真乃神人也,但不知殿下何以判断陨落的将星就是卑职呢?”曹文诏听的是目瞪口呆,但是还是有所疑问。

“天机不可泄露。曹将军别管那么多了。你只需知道,你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本宫不惜代价的着人去救你,自有用意。”朱慈烺故作高深的搪塞道。

“是,卑职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从今以后,只要殿下一句话,卑职必定肝脑涂地,为殿下效命。”

“嗯,不错,本宫救你,一是你精忠报国,二是你军事经验丰富,正好本宫有件大事要你去办。”

“请殿下吩咐。”

“国朝军备混乱不堪,战力低下,本宫意欲改革军事,想从天津卫开始试点改革,稍后也会报给父皇过目,你放心,调你去天津卫虽然是降职,但这是父皇为了掩人耳目而已,目的就是为了改制一只效忠皇室,能打胜仗,能打硬仗,听从指挥的军队,你可明白?”朱慈烺眼神犀利的盯着曹文诏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