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177章 猛虎二将

明中祖:朱慈烺 第177章 猛虎二将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臣等明白,再无其他问题,定然按照朝廷部署,抵挡建奴踏足山东。”二人起身行礼,向朱慈烺保证道。

“好,记住,人才是根本,地方丢了不打紧,有的是机会夺回来,你们要是殉国了,那才是地方也丢了,人也损失了,有害无益。”

“留得有用之身,做有用之事,好了,二位爱卿回去准备吧,今天休整一天,明天咱们就各自启程了。”

“臣谨记殿下教诲,报效国家。臣等告退。”

晚上,朱慈烺召见御马监所属和两个阁臣议事。

“诸位说说吧,接下来,御马监如何行军,现在最头疼的河间府已经解决了,向西也暂时没有建奴的重兵,不过,本宫提醒诸位,据报,正红旗整合的十余万的绿营就快南下了。”

“景州和河间府的战报应该也快到多尔衮的手里了,保不住他会命镶蓝旗也南下围剿我军,所以,我军的速度要提起来了,要是被建奴堵在河北境内,就只有向西撤入山西了,到时势必会引起李自成的紧张。”

“要是他判断错误,哪根筋搭错了,认为山西遭遇东、北两路夹击,选择放弃山西,龟缩防守陕西,那我们可就给建奴帮大忙了,到时大同防线不攻自破,山西就落入建奴之手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别进入山西。”

“向山西撤退的各府衙门和民团,也不得进攻山西府县,暂时退入太行山和太岳山脉,先活命发展,积蓄力量吧,行了,就这些,你们有何良策?”朱慈烺将锦衣卫的情报简单分析一番,让众人了解大致全局情况。

“殿下,若是如此,时间恐怕不够啊,每个府相距甚远,而且护送每个府西撤,带有大量步兵,行军必然缓慢,恐怕还没护送完,我们就得被合围。”李邦华面色凝重的说道。

“不错,多尔衮若是得知殿下北上随军,定然会调集两黄旗、两蓝旗和两红旗全力围剿,说不定正白旗也会挥军南下。”

“到时,天津的步兵必然无法牵制建奴骑兵,就算让第一军进攻北京,也无济于事,北京城防坚实,也不惧天津的第一军袭击。”

“短期内只要攻不下北京,逼得建奴回防,多尔衮很可能会调镶白旗回防北京,暂时放弃大同的进攻,而李自成必然不敢反击宣府,夹击北京。”

“到时,就是其他七旗全力围剿我军,而且,可能连山西的退路都有可能被提前封锁,现在西进实在太过凶险,不如暂退,看建奴如何应对,再做打算。”

侯恂认为现在西进太过危险,朱慈烺的价值,值得多尔衮全力围剿了。

而且,这基本上是大明最后的成建制的骑兵了,要是毕其功于一役,以后,大清的骑兵再无牵制,对只有步兵的大名,形成巨大的优势,想打就打,想围就围,完全不用再顾忌围城的骑兵会被袭击或反包围。

“嗯。。。两位阁老所虑,确实不可大意,各位指挥使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方略没有?行军打仗可是你们的专职,不能老等着文臣出谋划策啊,为将者,当有自己的战略眼光,要学着自己分析态势,然后择优而从之。”

“臣等谨遵殿下教诲。”六人称是,但相互看看还是没有什么好的方略,除了马科,他们基本都是京官,这方面经验奇差。

而马科,也是被各种督师、总督领导习惯了,听命就行了。

朱慈烺见状,不由得敲敲脑袋,看来,还是自己要想想有什么办法,不然,只能像侯恂说的一样,退回山东,先看看建奴怎么出招,再见招拆招了。

正想着,现场一片寂静,我们的外围警卫负责人,靳大牛靳百户又一次进来,向朱慈烺禀报,一般能使得靳大牛直接禀报的,基本都是有些上层次的,小事可不敢来凑热闹。

“禀殿下,猛如虎和虎大威已到府外,奉命向殿下报到。”

“哦?二位猛虎到了?哈哈,来的还真够晚的,本宫没记错,还是我们在徐州的时候传命北上的吧,按说他们一路走运河北上,可比我们走陆路快多了,去宣他们进来吧,本宫看看我大明赫赫有名的猛虎二将如何。”

朱慈烺立即来了兴致,情绪颇为高涨的对靳大牛说道。

“是,殿下,臣这就宣他们进来觐见。”靳大牛施礼告退。

随即,众人都扭头看向门口的屏风,想看看殿下赞誉的二人如何,李邦华和侯恂自然都是见过二人的,在朝廷述职时他二人自是见过,剩下的,就马科熟悉二人了,也是自己的挚友。

脚步沉闷,虎虎生威的步伐,二人绕过屏风进入众人眼帘。

从二人的面相,还真就不容易看出年龄,二人皆是一脸的圈脸胡,看着就很是不好惹,算是带有明显的蒙古人长相特性。

前文介绍过,这二人都是塞外归附的蒙古人,大明北疆国界,依附着不少的蒙古氏族、部落,作为缓冲地带。

二人同时归附大明时,因当时的延绥巡抚试探二人后,发现确实勇猛过人,便给二人赐名,称猛虎二将,以彰其勇武。二人也不负其名,作战勇猛敢冲,在对阵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时,更是阵斩蒙古酋长,果然,打蒙古人最厉害的,还得是蒙古人,忽必烈直呼内行。

随后又参与崇祯年间各大战役,累功升迁至总兵,因朱慈烺干预搭救,使他们未像历史上一样力战殉国,但也因朱慈烺干预,命是保住了,官也丢了。

“罪臣猛如虎、虎大威叩见殿下,愿殿下福体安康。”

二人都是奉朱慈烺命令撤退的,虽然回来后被问罪了,但他们可不敢拉朱慈烺为他们开罪,这样,只会让他们死得更快。

他们知道,太子必然不会让他们凄惨收场,救了他们,自然是要用自己的,只等太子继位,他们就能新生。

他们本以为这一天会很远,到时只怕只能荫福子孙了,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这不,迁都掌权后,太子不到三个月,就让他们重新到军前效命了,那么,离复职还远吗?

“哈哈哈,本宫的猛虎二将到了,快快平身。”

朱慈烺起身,绕出帅案,将二人扶起。

“你二人劳苦功高,为我大明立下汗马功劳,本宫当时为了把你二人捞出来,可是费了不小的力气啊。”

“罪臣何德何能,劳殿下挂念,实在三生有幸。”二人起身谢恩。

“就别在本宫这儿谦虚了,你们的功绩,包括马科这些敢打敢拼,为国征战十几年的忠臣良将,以前是朝廷寡恩,亏待了你们,不过你们放心,本宫会补偿你们的,不过为了各军心里平衡,自然不是现下。”

“臣等不敢奢求,只求能为国尽忠,以尝大明收容之恩。”

“好样的,来坐吧,本宫正在和诸位爱卿商议军事,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听一听有什么好的建议方略没有,现在我军遇到一些麻烦。”

“臣遵旨。”

“殿下,臣有一问。”李邦华突然一脸便秘的样子,好似不吐不快。

“呵呵,阁老但问无妨,本宫自会尽力解答。”朱慈烺没当回事儿,转身回到帅案坐下。

“臣细思过往,殿下在早年似乎布置了不少的秘密营救,如曹将军,卢大人,孙大人,还有周将军加上猛虎二位将军,殿下好似提早就知道他们似有杀身之祸?”李邦华不解的问道。

“额。。。呵呵。。。这个嘛,当然是本宫对时局的判断,虽然本宫处在宫中,但早年早已命杨宇收集天下大事的情报,看似提前预知,其实都是本宫对时局的预判而已。”

“不瞒诸位爱卿,本宫早年劝谏父皇多次,但父皇对时局的判断都太过乐观,对本宫的预判,不以为然。”

“所以,不得已本宫只能自己擅自处置,保全我大明的忠贞之士,不然,等到本宫掌权,就无人可用了。”

“这一点,宫中、宫外想必也流传甚广,本宫因和父皇政见相左,倒也争执过几次,本宫还因此被几次禁足思过,宫中的大档,都知之甚详,阁老可还有疑问?”

朱慈烺没想到李邦华会问这个,不过他早就想过类似情况,稍微愣神,就坦然胡诌。

“殿下聪慧,对时局预判精准,这些事迹,臣自然是在宫外也略有所闻,臣犹记得,殿下曾劝陛下不要轻易相信张献忠的招安,果然,后面张献忠反复,悖反朝廷,可见殿下预判精准,臣五体投地。”

“呵呵,阁老盛誉了,本宫只是局外人看的更清晰一点儿罢了,哦,对了,本宫差点忘记问了,二位将军按照本宫的预测,应该早几天就到了,何故今日才至,可是路上发生什么意外了?”

一脸大胡子,但看着相对斯文一点的虎大威回禀道:“禀殿下,臣二人沿运河北上,在过了济宁州之后,便被告知,再往北的聊城和临清已被白莲教逆党控制,不得已只能沿济南府走陆路北上。”

一脸大胡子,长相颇为凶恶的猛如虎接着道:“然后臣二人在泰山脚下,遭遇响马打劫,幸赖臣等二人有些许声名,自报家门后,那伙响马愿归附朝廷。”

“臣等二人一商议,便擅自做主收下了,不然臣二人和几个家人,恐怕都有性命之危,请殿下治罪。”

“哦?哈哈哈。。。还有这等事儿?二位将军果然是威名赫赫啊,连此等响马都愿意拜在门下,可见二位爱卿威名远震,绿林敬仰啊。”

朱慈烺听的是真惊奇了,什么投靠朝廷,那只是场面话,人家自然是冲着二人的名头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