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246章 进山逃命

明中祖:朱慈烺 第246章 进山逃命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随着传令兵骑马前往全军传令,大西军算是彻底的解除建制,成为散兵游勇了,大军在愣了半晌后,终于确定不用再死亡冲锋了,聪明人已经默不作声的开始脱离队伍,向着北边走去。

几步后,见无人阻止,渐渐的变成小跑,然后开始撒丫子向北狂奔,这下子,还在质疑、观望的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你推我搡的开始大面积大批次的向北跑去。

张成见状,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走吧,我们进山。”

说完也是一挥马鞭,策马向北奔腾而去,后面数百的亲兵紧随其后,打马跟随。

周边的众将不再犹豫,陆续也带着自己的亲兵打马而去,一场无组织无纪律的溃败逃亡拉开序幕,人人争先恐后,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团座,怎么办?贼寇看样子是要跑了,我们追不追?”

这边的明军看着流寇不再进攻突围,而是向着山林冲去,愣了一下,也是迅速反应了过来,急急向阻击战的指挥问道。

“这。。。”北岸指挥阻击的兴都独立师团长也犯了难,这他娘的可不在预案中啊,这让自己一时也有些犯难了,狗鈤的,制定作战计划的参谋,都应该拉出去毙了。

现在,追?还是不追?这,是一个问题。。。

“快决定吧,团座,不然贼寇都要跑光了。”

其实众人还是想追的,这可是痛打落水狗,追击杀敌的好时机啊,打仗,没有什么比追击溃败的敌人更爽的了。

团长看着众人急躁的表情,咬咬牙道:“传令,除炮阵和警卫连留守待命,其余各军连排班为单位,追击贼寇,限期天黑之前停止追击,记住,天一黑,立即原路撤退。”

“得令。”众将大声应道,然后呼啸着返回所部,立即宣布命令,分散成各小单位,同样看着杂乱无章的蜂拥向北,追击而去。

而另一头的南岸,更加直接,大西军南岸骑兵极少,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连炮阵都没有突破,就被打的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败退下来。

南岸的主将更是直接,当即没有犹豫,立即率军向南,进入大巴山逃命了,但他们这一路大军,注定凶多吉少,不知几人能回到巫山县。

因为大巴山的走向是由西北斜向东南的,北路的顺着山脉,运气好自然能向西北方的四川或陕西南部逃命。

而南岸的,就只能顺着山脉南下,等躲过追击,再想向西返回大西领地,呵呵,那就不得不穿越少数民族聚集的施州卫了。

整个施州卫,遍布宣抚司、安抚司、土司、卫、所遍布,极为排外,属于部落自治,民风彪炳,闯入其中,可没好果子吃。

就这样,在汤国祚和柳祚昌率军赶到阻击点的时候,早已人去多时,只剩部分少数后期辎重和警卫部队驻留,在安营扎寨了,剩下的大军,两岸不约而同的都去追敌了。

毛都没摸到一根的汤国祚和柳祚昌气的原地蹦起多高,战功啊,人头啊,煮熟的鸭子,被友军咬了好几口,然后飞了,真是气煞人也。

二人同样下令,留下部分清理战场,扎营安寨,剩下的大军立即嗷嗷叫的冲进山林,捡人头去了,聪明的二人,并未从流寇进入的山林入口追击。

而是从林外的平坦地带全速行军,然后扎入林子,这是直奔流寇的退路去了,林中行军,可没有外面跑得快,运气好,说不定能堵到呢。

另一边,中军大帐,接到两岸大胜追敌的消息,徐文爵乐的嘴都合不拢了,拉着黄蜚和两军的高级将领就摆宴庆祝,这下,不管杀敌多少,他们两军的终极目的已经达成。

朝廷和陛下对两军的战略要求已经达到,拿下巴东要塞,等于控制了长江线路上,出入川的咽喉,切断了川地大西政权对湖广的掌控,朝廷收复湖广,只是时间问题。

要是下一步再拿下汉中,遏制住川地的另一门户,呵呵,张献忠就只能在四川等死了,完成任务,大功一件是跑不了了,两军的高官将领自然是开心不已。

君不见,山东一战,陛下敕封了几位伯爵啊,自己现在连取湖广数十城寨,杀敌无数,再打几仗,爵位是不是也是唾手可得了?所有的军方将领,都鼓着一股劲,势要拼杀出一个前程来。

德安府,府城,府衙二堂。

“军座,张可望黔驴技穷了,吃了几场败仗,他也算是明白了,一城一池的驻防,被我军各个击破,不是办法。”

“现在据报,已经将各城驻军收缩,向襄阳集结靠拢,看来,是想和朝廷来次决定性大会战啊,要是我军会战能一口吃了张可望部,毕其功于一役,那就能在陛下的限期前完成任务了,哈哈。。。”

第八军政委,马士英坐在太师椅上,抚须对着左手边上座的刘良佐笑道,这一路,攻城略地,实在不算太过艰难,朝廷大炮犀利,小一些的城池,根本顶不住。

就是在大一些的城池上费了些力气,但那也是碾压式攻城,虽有死伤,但也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这次大规模进攻,是朝廷突然下旨的。他们驻防在武昌的长江一线,朝廷的旨意算是接到的最早的一批,进攻自然也是最早的,具有相当大的突然性,算是突袭式向北进攻。

一向平稳的湖广,谁也没有料到,沉稳了这么久的朝廷,会突然发起进攻,打了大西军一个措手不及。

等襄阳方面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长江北岸,已经是数路大军齐头并进,一时间,支援都不知道支援哪边了。

无奈,眼看被各个击破的情况下,张可望不得已,下令全军放弃外围,向襄阳靠拢,准备集结优势兵力,要么驻守重点地带,要么伺机野战。

治国,就是这样,地盘大了,需要的军力就要相对提升。

和平年代还好,一个县城,几十上百个三班衙役就能管理驻守,最多也就周边又一个到数个不等的下辖巡检司,作为县城的防御军力。

巡检司虽然名义上直属兵部,但实际上收入开销都是挂靠当地衙门的,正所谓,谁发工资谁就是老大,自然唯地方衙门马首是瞻。

但现在这个战火纷飞的纷乱时代,领地的边界,则需要布置重兵防守。

君不见,朱慈烺在江北沿线已经撒了百万大军了,就是防止突然入侵。

而其内的各城池,虽然不用像边镇一样驻守重兵,但也比和平年代驻军要多得多。

特别是大西这种非正统政权,没有足够强力的武力约束,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冒出人来杀官反正,振臂高呼,光复朝廷正统什么的。

但朱慈烺为大明正统,这一点暂时在南方还没有出现,相对非常稳定。因为能造反的,这十几年已经全都跳出来了,现在貌似已经没有明显的反骨仔了。

当然,其实从另一点来说,这也是张可望自身判断的失误所致,是大明朝廷和官军以前固有的旧印象误导了他的判断。

江北各镇,自己和他们交手十几年了,他们的尿性张可望早就摸清楚了,内部勾心斗角,一个坑一个,保存自身实力,一打仗就跑路坑队友等等。

朝廷之前又不是没调兵围剿过起义军,这么多次了,哪次不是一样,从得到消息,到真的开战,呵呵,真是半年都不一定能让各军到达指定位置,打仗基本都是磨洋工,出工不出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