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250章 巷战

明中祖:朱慈烺 第250章 巷战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走,走,走,随本将,随本将前往南城支援。”在亲兵搀扶下,他摇摇晃晃,断断续续的说着,带着数百亲兵从城墙向南城驰援而去,一路面色发白,不知嘴里嚅嗫着什么,是否是在向各路神仙祈祷。

城外的黄得功知道,大局已定了,他已经听到了东城‘噼里啪啦’的响声,那是本来用来压制城头防御的火枪兵进城了,东城的火枪兵可是有七千人,现在入城巷战,呵呵,大西军没了城墙优势,拿什么阻挡。

然后,黄得功终是有些轻敌了,他本以为城已破,凭借武器装备和人数的绝对碾压,不到中午就能全歼守军,入城休整了,但岂料,大西军这小小的南漳城内,竟然扎着四万大军。

破城后的大战,并没有很快结束,而是非常不幸的陷入了艰苦的巷战,大西军的主将也是个轴人,倔强切钻牛角尖,誓死不退,没有从西北二城逃跑,而是死令坚守,将明军顶出城外。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明军也没那么轻松拿下南漳全境,两军整整拉锯一天,入夜时分,城内的厮杀依然没有停止,不过,大西军的防线已经大幅度缩水,只剩不到四分之一了。

黄得功没得选,只能挑灯夜战,然而,入夜的明军,却是彻底失去理智了,原因是大西军转入巷战,竟然非常得民心,在百姓的掩护下,明军白天还好,虽然伤亡不小,但还能接受。

然而入夜之后,百姓却是借着夜色,愈发放肆起来,有些甚至公然袭击官军,配合大西军围剿明军。

入夜短短一个时辰,明军防线不仅没有向前推进,反而被杀的反弹回来不少,伤亡更是直线飙升,这下真是捅了马蜂窝了。

前线指挥的军官,各个双眼赤红,军纪军规在此时一下甩到了九霄云外,绝大部分中层前线军官下令,对有嫌疑的百姓可采取强制措施,先控制再核查,对主动攻击官军的百姓,一律就地格杀。

这些大差不差的命令,传到一线后,已经变质,在一线更加狂躁的官军耳中,就是无差别攻击,为死去的战友、同袍报仇雪恨。

后半夜,城外中军大帐。

气氛凝滞,众将脸上再也看不到笑容了,各个阴沉着脸,沉默不语。

“报。。。参座,各位将军,城内战斗基本完毕,但。。。但。。。”进来报信的士卒结结巴巴的不敢往下说。

“吞吞吐吐的做什么,有什么屁快放。”黄得功黑着脸骂道。

下面的士卒吓得一哆嗦,断断续续的说道:“禀参座,城内的兄弟们杀红了眼,西北两个方向的城区,恐怕。。。恐怕要被兄弟们屠干净了。”

明军整军后的军规军纪,那是要人人背诵的,其中赫然就有不得屠城,不得杀害百姓,不得强间妇女等等。

但现在,恐怕是全都犯了个遍了,而且,现在战斗已经结束,那两个城区的士卒在干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奸淫掳掠,杀人放火,然后屠杀干净,以泄心中怒火和战争创伤,慰藉恐惧和杀人后的心灵等等,反正就是,这会儿已经叫停不了了,只能这样了。

“知道了,你下去吧。”黄得功心烦意乱的挥挥手将他打发下去,然后眼神带着询问扫向众人,其意不言而喻。

怎么办?如实上奏还是压下?

“参座,此事恐怕捂不住,军中司礼监、锦衣卫、纪检部,各个衙门都有人在,只能如实禀报了,不过,您不必忧心。”

“这些事也是逼不得已,要怪,就只能怪这些贱民自己找死,帮助逆贼残害官军,等同逆贼,全杀了都活该,我们向朝廷如实禀告,朝廷想必不会太过追究的。”田雄安慰道。

“呵呵,这本座倒是不怕,无非就是影响不好,本座背个处分罢了,事实就是如此,前锋大军中有锦衣卫穿插,自然能证实。”

“本座忧心的是,此战本是大胜之势,竟然打到这种地步了,谁能想到,贼寇在小小的南漳,竟然驻扎如此多的守军,而且城破之后,一反常态,死战不退,致使我军伤亡惨重啊。”

“到现在为止,我军已经阵亡快四千将士了,伤者愈两万,实在是惨胜啊,从出征到现在,打穿小半个湖广了,都没今天一天阵亡的零头多,此战实在是我太轻敌了啊。。。哎。。。”

听着黄得功主动揽责,长吁短叹,众将心里也颇为难受,纷纷开口,七嘴八舌的宽慰黄得功,主动承担轻敌损失责任。

“报。。。启禀参座,夜不收探报,西南五十里,发现大量流寇斥候,有一队兄弟遭遇,仅一人逃回,疑似有大军逼近,请参座早做准备。”一个传令兵急急冲进帅帐,插手禀报道。

“什么方向?西南方?那边是荆山,只有少数村子,哪来的大军?”黄得功诧异的确认道。

“卑职不知,只是后方夜不收推测,因为目前侦查到,流贼斥候众多,不太像常规警戒侦查的,附近似有大军行军,这才能洒出如此数量的斥候,夜不收正在全力侦查,情况尚未可知。”

“嗯。。。本座知道了,辛苦了,来人,带下休息。”

待人走了,黄得功满脸莫名其妙的看向众人问道:“你们怎么看?西南方怎么会突然冒出一支大军,可是郧阳方向南下驰援襄阳了?”

“不知道,但可能性不大,据报,郧阳只数万驻军,还要驻守各城,不太可能放弃郧阳南下,西边还有第三军十万大军正在北上,郧阳可谓自顾不暇,哪有心情南下啊。”

师政委马乾突然悠悠道:“参座,不管这路流寇是从哪儿来的,我们何不预想一下,若是今日,我军没有攻下南漳,明日当如何?”

马乾乃举人出身,极具才能,其天启二年中举时,已是三十多岁,参加了一届会试不中,就决定补缺了。

曾随杨嗣昌征战中原,后调任四川巡按,又调湖广分守道,整军后调任第八军师政委,熟谙兵事,在这一路官军中,算是顶级的文武双全的大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