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31章 收编郑家

明中祖:朱慈烺 第31章 收编郑家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哈哈,这个可就多了,本宫意,国内平定后,南征安南、吕宋,将两地彻底归入天朝领土,设置流官管理,以后国朝的大部分粮食将都要从两地产出,然后运送至北方,这个业务可以承包给你们。”

“还有以后的铁矿、煤矿等等,那南部的矿藏本宫记得可是非常丰富的,国朝的发展,离不开这些资源,会源源不断的北送,这些全是商机。”

“不要说以后,现在就是,海军第二军改编完成之后,主要从南方采购物品,去安南换粮食,用以军用储备,天下马上就要巨变了,银子不重要,重要的是粮食,这,才是硬通货,还有什么要问的?”朱慈烺说的头头是道。

这样的结果,其实比郑家预期的好很多了,郑家对海权和水师,在决定向朝廷投诚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已经注定是没了,他们心里早有准备,换取的,只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官身。

不再像现在一样,虽然是朝廷总兵,但是没什么权利,只是换身皮带着自己的海盗继续过海盗生活罢了,每天还要提心吊胆的担心朝廷哪天腾出手了,使用阴谋诡计再把自己一家连锅端了。

但是现在这样的话就不怕了,从海盗进化成了武将世家,手中没了私军,朝廷也就不会再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了,国朝没有人不想当官。

至少,郑芝龙想当官,以前的虚假总兵,对比现在给出的海军实权指挥,以后的内阁大臣,这都是稍稍有些超出郑家预期的,超出预期最大的。

还是刚才郑芝凤急急问问道的问题,其他朝廷的业务承包,郑家是真的没想到,海上权利移交后,还可以通过朝廷包揽正经的业务,而且照这么说,郑家的年收入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以前每年花销剩余的,可能还没这么多呢。

“殿下考虑周到,末将再无疑问。”

“好,这事就算是定下了,至于皇贵妃的人选,你们回去自己选吧,当然,现在暂时不必着急,而且,肯定也不是皇贵妃,得等本宫登基之后,自会履行诺言,你们返回的时候,一路顺道去天津和上海参观一下新军建设和组织架构,顺便前往海军第二军的其他主官也会随你们一同返回福建。”安排好郑家的事之后,朱慈烺长出一口气,着李安又选了一大批武侍随郑森和郑芝凤一同前往天津,李安也算是熬出头了,前往海军任职了。

“丘大伴,静婉,你们帮本宫写封信给倪元潞和李邦华,邀倪大人出任本宫的财政大臣,正二品待遇,邀李大人出任本宫的陆军第一军参谋长,授上将军衔,再让两人多选一些文人,填补军中大量的军功、教导等文职。”

“现在部队扩充,人才缺口太大了,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带人去吧。”这几年,朱慈烺一直有和他们进行书信往来,而且,这些人举荐的文人进入新军,新军的一切不说了如指掌,但他们绝对也是知之甚深的,想来,他们是不会拒绝朱慈烺的邀请的。

毕竟,这是利于国朝的改革,而且上次对战清军的战绩,他们也都清楚,明白军队改革确实是对的,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给谁做官不是做啊,在家也是等着朝廷起复自己。

“再给钱谦益和阮大铖去信,邀钱谦益和阮大铖出山,给他们画饼也画的够久了。现在人才缺少,该用到他们了。”朱慈烺想了想又决定启用一直联系的不咸不淡的钱谦益和阮大铖两人了。

四人全部闲赋在家,李邦华和倪元潞确实如朱慈烺所料,对新军比较了解,李邦华早就想进入军中,参与军制改革,以后能率军为国杀敌,他,也有一颗督师的梦想。

倪元潞也早在年中听说了,朱慈烺这个太子,搞钱那是一把好手,抄家抄了两亿多钱财,那可真是比他老子强的不是一点半点,都比整个崇祯朝的财政收入高了。

他本就擅长户部事务,现在邀他出任财政大臣,去管理那么多的钱财,他当然欣然前往了,有钱的财政大臣就是爷,没钱的户部尚书就是孙子,当然要当爷了。二人又纠集了一大批秀才举人,出发前往天津,培训一番后,就能去军中任职了。

而在钱谦益这边,听到太子殿下又派人来了,正在和柳如是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的钱谦益一怔,有些扫兴,刚把柳如是娶回家,正是情浓之时。

而且太子殿下虽然和自己常有联络,但是答应的起复的事一直也没个信儿,而且现在朝中当局的都是自己的政敌,估计希望不大,所以钱谦益也有些失望,他想做官啊魂淡。

虽然有些许不情愿,但是还是麻利的收拾一番,携柳如是一起去客厅接见,等会收到信了翻译起来也方便不是?

“两位大人一路辛苦了,老夫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一进大厅,钱谦益就一脸笑意的寒暄道。

“钱大人说的哪里话,为殿下做事,是在下的荣幸,没什么辛苦的。”两个总旗也是满面堆笑,看到柳如是,却是笑的更开心了,眼睛发直,让人看着感觉还有些猥琐的样子。钱谦益有些奇怪,感觉今天的信使有些。。。嗯。。。奉承的味道?咋笑的这么恶心呢,以前可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虽然客气,但是也是不苟言笑,这次笑的就真诚多了。

不明所以,钱谦益还是问道:“这位是内子,绝对可靠,不知是否是殿下有书信给老夫?二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老夫这就安排酒宴,为两位大人接风去尘。”别人笑的这么客气,钱谦益也只好再拉近一下关系,喝个酒万一能打听点内幕呢?

“额,这个不急,小的二人此次前来是来传殿下令旨的,钱谦益接旨。”二人收敛笑意,颇为严肃的说道。

传旨?今天不是“法不传六耳”了?这可真是奇怪了,他一太子能有什么旨意,还能封我做官不成?就在钱谦益愣神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人在拉自己的袖子,回头一看,正是柳如是已跪在地上,向自己使眼色,钱谦益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跪地,高呼一声:“臣接旨。”他虽然闲赋在家,但还是官身。

“太子殿下敕令:钱谦益忠君爱国,甚为本宫所期许,国朝艰难之际,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今新军初组,本宫视尔为肱骨,兹委重任,此,授钱谦益上将军衔,加帝国陆军第一军政委职,即日起前往上海赴任。”小旗宣读完,将令旨一合,笑道:“钱大人,领旨谢恩吧。”

钱谦益听着这旨意,同样有些懵逼,什么上将军衔?我一文人,成将军了?还有,政委是什么官职?为何自己没听过呢?而且还是去上海任职?上海是**一个县啊魂淡,我虽然想做官,但是不想发配海边小县啊,这是个什么鬼啊,心里诽腹不断,嘴上却还是答道:“臣钱谦益领旨谢恩。 ”

起身之后,钱谦益和柳如是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解,钱谦益转头问道:“不知殿下旨意当中的大将军和政委是什么意思?”

“钱大人请看,这是殿下给您的新军军制部署,大人一看便知,在下已完成使命,这就告辞了。”将东西交给钱谦益之后,两个锦衣卫总旗就告辞离去,照例,钱谦益让管家送了些辛苦钱,这次比以往多了许多,毕竟做官了不是。

钱谦益和柳如是两人急忙翻开军制表看了起来,看完之后,钱谦益面露喜色,明白了职务的意思,十万人的部队主官,虽然偏向文职和思想教育,但是,按照新军的规定,新军就没有彻底的文职,战时政委作为主官也是要指挥作战的。

十万人不可能在一处,需要各主官分别指挥也是很正常的,再说,现在才一个军,以后多了,自己调去别的军做主官也有可能啊,而且在地方、军中并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目标是朝堂核心,现在是上将军衔,正二品啊,以后再升迁,进入内阁不是不可能。

当然,现在只是太子的班底,他的品阶也只是太子军中认可,待遇是正二品,朝廷是不会承认的,这个他们都清楚,不过无所谓,太子改革,一旦登基,自己这些就是朝堂大佬了,现在朝中的大佬,注定是要淘汰的,这,正是改革。

“啊哈哈哈,好好好,老夫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太子竟然已经有十万部队的班底了,那以现在的朝廷,登基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就算是。。。也是不无可能,太子一旦登基,我就是从龙之功,外加改革大臣,必将青史留名,将来进入内阁也不是不可能。”

“太子殿下在表中让我征集门人弟子,组建新军文职类空缺,我们也好多插点自己人进入,以后好方便运作,要尽快准备,一旦妥当,我先去上海任职,若是顺利,我再接夫人过去同住。”钱谦益高兴的对柳如是说道。

“恭喜夫君,报国之心如愿以偿,夫君还当好好的为殿下办事,管理好新军才是,妾观军制表,以后的内阁多为军事主官和财政主官,夫君若想入阁,还需往这方面发展。”

“军事方面不是夫君所长,财政和吏治倒是可行,只是不知道进入军中,以后还能不能从武职转回文职了,不过看殿下所为,应该也不无可能。”柳如是也是恭喜夫君复用,然后分析了一波。

“这个倒是不能强求,殿下行事不拘一格,而且是改革者,能不能入阁看机遇吧,这个现在看来说不准,能入最好,入不了也没关系,好过现在被奸人所害,闲赋在家,不能报国。”

“夫君高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