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34章 新军入京

明中祖:朱慈烺 第34章 新军入京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这日早朝,朝堂之上还是各种扯皮,相互推诿责任,吏部指责兵部作战不利,兵部指责户部钱粮供应不足,致使战事糜烂,户部则指责吏部用人不当,各地治理混乱,税赋根本不能如期收上来,各部门真是吵得热火朝天。

直到首辅周廷儒看崇祯的脸黑的要吃人了,急忙出来制止众人的争论,崇祯这才问道:“各位爱卿争论这么许久,内阁出个应对之法吧,当下建奴入关,直隶地区已全部遭劫,建奴兵锋所向,已至德州,马上就要打到南京去了,各位难道无动于衷吗?”

“启禀陛下,南直隶已调集各路卫所,在淮河一线驻守十万大军,凭淮河天险,定然能守住淮河。”

“那山东和北直隶呢?就任由建奴肆虐?”

“陛下,现在我方刚经历松锦新败,加之国内流寇复起,朝廷在直隶地区实在无兵可调,现在只能等建奴退去之后,再重整旗鼓,徐徐图之,只要挺过现在,之后可以再征兵讨伐建奴,消灭建奴也未尝不可能,还请陛下现在沉住气啊。”

这一番话说得,崇祯也没法了,情况他自己又何尝不知啊,但是就这样放任,他也需要一个理由,锅不能他来背,既然内阁现在出来说话了,他也就借坡下驴,让内阁来背锅吧,不是朕不想管,是内阁决定暂时放任,以图后起的。

“爱卿言之有理,但是京师的防卫不得不重视,以防建奴攻击京师,英国公,你总领京师防务,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臣必定竭尽所能,保京师周全。”英国公张之极接任英国公爵位不久,这次也让他倍感压力。

其实现在的京师,总共也没5万军队,京营不足三万,而且都是混吃等死的,还有大量的靠关系进来的混钱的,吃空饷的。

总之,战力可能比流寇都不如,这就是京营,还好上直二十六卫还有些人,再加锦衣卫,东厂,倒也勉强凑出了不到5万人的京师防务部队,完全就是乌合之众,还好建奴也没想着拿下北京。

文华殿,朱慈烺陪着崇祯开始批阅奏折,他上朝、批政已经两年了,每天看着这些报丧的奏折,扯皮的大臣,早已对现在的朝堂失望透顶,但是这次建奴入寇,朱慈烺突然想到了是否可以调一些新军入京,不管以后发生什么,自己有人可用不是?必要时还可以直接控制京师。

“父皇,儿臣以为京师防务还是太过单薄,据儿臣所知,京师现在才不到5万守卫,建奴一旦攻城,难保不失,儿臣建议调三万新军入京协防,以保京师万全。”朱慈烺趁着这个当口,提出了调新军入京的建议。

而且为了保证崇祯不起疑心,他也只准备调三万人,对于崇祯这种不知兵的人,想来三万人没有五万人多,不会引起他的胡乱猜测,但要是三万新军入京,朱慈烺保证,分分钟能拿下五万的京师防卫。

“哦?对啊,皇儿还有十万新军,何不命十万新军驱逐建奴呢?”崇祯也是愁糊涂了,现在才想起新军。

“父皇,新军守成还行,要与建奴野战,恐有覆没之危,而且天津、上海两地还需留守人员,可用之兵并无多少,所以儿臣建议还是调取能调的入京协防为好。”朱慈烺现在并不愿耗费新军,他还得靠新军在李自成席卷全国后,建奴入关后威慑各路军阀,抗击清军南下。

现在耗费新军,打击入寇的建奴,也对建奴无伤大雅,而且,说真的,朱慈烺现在也拿不出再多的家底了,两年间,鸟铳产量也就两万多一点,野战炮也就不到150门,全部家底,也就装备一个师还不够,剩下留守天津卫,拱卫师部的三团都没完全装备火器。

“嗯。。。皇儿所言也有道理,那好吧,立即调三万新军入京吧。”

处理完政务,回到钟粹宫,用完午膳之后,朱慈烺就叫来杨宇,命人给两地传命,命上海驻扎的陆军第二师(约五万)抽调两个团走海路,进入天津卫防守,命天津驻扎的陆军第一师调两个团即刻入京协防。

另建奴肆虐,流民繁多,命卢军长招募流民,训练预备新兵以便出现伤亡后补充人员。注意建奴很可能会回过头来进攻天津,让曹师长和上次一样,做好防守,不得出击。

崇祯十六年,1643年。

一月中旬,新军两个团进入京师,引起了全城轰动,整齐的制服,整齐的行军队列,令行禁止,特立独行的肩章标志,三万人统一的鸟铳和野战炮,看的满朝大臣和崇祯眼睛都直了,他们从来不知道,新军竟然不是传统的军队,而是一只全火器化的神机营?

全军士卒将官,全部都没有戴甲,都是帆布式绿色作训服样式,宽松且自由度极高,毫无臃肿与束缚,而且清一色短发,头戴绿色作训帽,帽徽是黄底红秀的龙吞日月图案。

这让满城人都安心了不少,包括崇祯,有这么一支全火器化军队,守城应该绰绰有余,所以,大家又回到了该吃吃、该睡睡的纸醉金迷的京师生活。新军入防后,说是协防,其实就是主力,看着军纪严明,精神抖擞的新军,京营都自感惭愧了,理所当然的就以新军马首是瞻了。

趁着这个机会,朱慈烺直接向崇祯要京师的防务总理一职,崇祯看过新军之后,倍感欣慰,认为朱慈烺有治军之才,没有多想,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现在整个京师的防务都由朱慈烺统筹,新军为主,京营协防。

而这时,建奴在海州一带进攻受阻之后开始调头回攻,一路势如破竹,直到天津卫时,遭受了猛烈炮击和火力打击,建奴在上次在天津卫吃亏后,这次为了验证试探进攻,见防御强大,倒也不强攻,随即退走。

四月,建奴出关而去,此次入寇,大明损失难以估量,建奴入寇一路南下然后回师,共攻破城池八十八座,抢掠金银六百多万两、牛羊牲畜四十万头,人口三十七万,其他布匹、绸缎等物无数,整个北直隶和山东一片狼藉,损坏的城池,村镇,田地庄稼难以估计,给北方带来了灭顶之灾,流民暴增,无以计数。

而出城督师的首辅周延儒也因督师不利,谎报捷报等罪被骆养性告发,被崇祯论罪革职,陈演上台。

不知是建奴和流寇有默契在先还是建奴不愿意和流寇交兵,建奴从沿海南下,一直打到了南直隶,但并没有向西进入流寇肆虐的河南,双方井水不犯河水,但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摧毁大明北方地区。

随着建奴入寇,国内的流寇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张献忠在武昌建立政权,整个中原基本脱离大明控制。

八月,黄台吉病死,由于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两人各有两黄旗、两白旗支持,但多尔衮的势力还是大过豪格的,不过为了避免八旗内乱,两人最后都不得不妥协,各退一步,让顺治帝福临捡了个便宜。

不过,这些和现在的朱慈烺关系不大,他也不是太关心,倒是朝廷好大喜功,大肆庆祝,好像黄台吉是他们杀死的一样,他们巴巴的希望八旗内乱,争夺皇位,自相残杀,不过并没有发生。

朱慈烺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救下孙传庭,这个大明为数不多的统帅了,因为李自成现在平定河南后,开始向陕西进军了,休养时间不多的孙传庭被迫又要开始和李自成决战了。

而历史上,也正是这次,孙传庭大败战死,大明最后的官军精锐消亡,朱慈烺不会看着孙传庭战死,他还得在新军效命呢,得想办法把他救出来。

好在如今北京已经在朱慈烺的掌控之下了,要救人,也简单,十月初,朱慈烺在朝会提出阅兵仪式,以正士气,为远在陕西的孙传庭遥相助威。

“殿下为国之心老臣钦佩,但以殿下太子之尊,操劳于京城防务,实在是折煞臣等,且有损天家天颜,臣愿代陛下奔波于京师防务,布防京师,并督师出城,领军于山西驰援孙督,剿灭流寇,以报吾皇厚恩。”这时,陈演竟是出班跪地,一番声泪俱下,舍生忘死,忠君为国的样子。

“臣附议,有新军火器之利,陈阁部定能大破流寇,剿灭国患。”

“臣附议。”

“臣附议。”

“爱卿忠君为国,朕心甚慰, 朕.......”听到这话,满面忧容的崇祯不由得露出些许欣慰。但话还没说完,就被朱慈烺打断了,虽然很不敬,但不得不打断啊。

虽然不知道崇祯后面要说什么,但朱慈烺真不敢赌,他怕崇祯嘴快,直接就答应了,在这生死存亡之际,红果果的夺取兵权,朱慈烺怎么可能答应,但和陈演正在蜜月期的崇祯,可就说不好了。

“父皇,新军编制革新,陈阁老不了解,恐怕难以统率,况且,从京师此去陕西,劳师千里,此刻闯贼已攻破潼关门户,向西安进发,此时就算急行军,也难以赶到救援孙督,只能期盼陕西军民能守住西安。”

“朝廷便可由山东进入河南平贼,继而消灭湖广的闯贼大本营,到时闯贼必然回救,陕西之危即可解除,若此刻由山西援陕,那闯贼由河南向山东,直隶逼近的势头如何遏制,京畿防御已然被建奴毁坏殆尽,如何防御?若是让流寇一路攻到京师,不知道陈阁老如何保卫京师。”

情急之间,朱慈烺也只能胡扯了,但说的倒也是事实,只是历史上流寇主力确实是走的山西而不是山东,但朱慈烺此刻,说什么也不会答应交出军权,这个时候,有兵才有说话的权利,若是陈演夺得军权,那危机时刻,说不定就成了傀儡,或者成为他们投诚李自成的筹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