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40章 下定决心

明中祖:朱慈烺 第40章 下定决心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可是,要自己掌权,对于权力**这么大崇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而且大明也没有先例可循,来给他做心里安慰,那么,就得走极端手段了,但是,极端手段又极易为青史留下恶名,暂时还不想搞坏名声。

但不掌权,那还不如现在坐以待毙呢,不过早死迟死罢了,再说,崇祯固然能力有限,但对自己确实极好。

作为嫡长子,该有的种种父爱,母爱都有,地位更是早早就牢不可撼,自己若这样做,对于老父亲的伤害不可估量,种种矛盾的思想,充斥着朱慈烺的脑海,让他的眉头微微轻皱,一时倒是难以下定决心。

“小爷~不早了,该洗漱歇息了。”这时,内室的门被打开,李静婉从外间走了进来,莲步轻移,来到朱慈烺近前,福了一礼,婉声说道。

“唔。。。”朱慈烺眼睛都没睁的无意识唔哝一声,继续想着接下来的事情,李静婉见状,不再出声打扰,走过去弯下腰,熟练的为朱慈烺开始揉捏肩膀及颈部,朱慈烺这才意识神游回体,轻皱的眉头舒展开来,突然,他想到了什么。

伸手将肩上的手按住,握紧,从肩上绕了一圈,而玉手的主人,李静婉也依着力道牵引,站在了朱慈烺的右侧,三十岁的女人像成熟的桃子。

乖巧听话,百依百顺的样子让朱慈烺这个心理年龄比较成熟的男人难以抵御,何况还是现代女人和古代女人的巨大差异,让人更加难以自控,要不是为了以后的性福生活,不能过早破身,恐怕早就拿下她了。

朱慈烺泛着精光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李静婉,让一开始还神情自若的李静婉开始有了一些扭捏,拉拉手什么的,对于从小到大这么多年生活在一起的她,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这么一直直勾勾的盯着她,还是让她有一丝丝的难为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耳朵开始泛红,一直蔓延到了脸上,脖子上,再往下,就看不到了。...

此刻的朱慈烺在想什么?当然是在想怎么拿下这个成熟的水蜜桃,但是,宫中有起居注,要了她很简单,但是父皇母后肯定不会答应,说不定明天李静婉就会莫名其妙的消失,大明绝不希望再出现一个万贞儿。

其实刚才朱慈烺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还是试一试,若自己最终真的也无力回天,至少,他来到这个时代,用自己的方法,努力过,哪怕终不能成事,也算不虚此行。而在看到李静婉的时候,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如果自己要睡什么女人都不能自己决定,岂不是太窝囊了?

想完这些,李静婉已经像煮熟了的大虾,下巴死死贴在胸口,左手不安的搅着自己的衣角,惴惴不安,朱慈烺手一用力,李静婉便一声低呼,被拉倒铺在了朱慈烺的身上,短暂的失神后,李静婉就想撑着手臂站起来。

但朱慈烺的右手早有顺势扣在她的肩头,稍稍用力,李静婉就知道什么意思了,不敢再挣扎起身了,只是满脸窘迫,眼睛偷偷的向下手按腿的月影和雪羽看去,只见这两个小妮子,也是偷偷瞧着李静婉,一脸想笑又忍住的样子。

这让李静婉更加的窘迫,不过也只能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啦,鸵鸟心理触发,将脸靠在朱慈烺胸前,两手拢在嘴前,闭上眼睛,脑子一片混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其实搂搂抱抱对于他们两人来说,并算不得什么,都不知道抱过多少次了,各种意义上的。但是那都是独处伺候的时候,而且那时候朱慈烺还小,近些年倒是不曾再出现过,以前的小孩子到现在的大男孩,已经具备男人该具备的一切,和以前自然大不相同。

而且,这次这么的突然,还是在其他侍女的面前,对她这种三从四德奉为信条的女人来说,人前这种行为还是太过放浪了,不过,朱慈烺贵为太子,她不敢,也不会拒绝他的任何要求。

朱慈烺将李静婉拉入怀中躺着后,一手搂住她的肩膀,手顺势抚摸着两鬓的秀发,倒也没做其他什么坏事,然后再次静静的想起了接下来的事情,像放电影一样,在自己的脑海中先过上一遍,并想想可能出现哪些意外,措施等等。。。

翌日,王承恩安排司礼监杂役太监李德前往吴襄府上宣旨,吴襄率领全家在前院摆案烽香,跪迎天使:“臣京营提督吴襄,叩见吾皇,问圣躬金安?”

小太监李德声音稚嫩,但也中气十足,拿乔着嗓子,一本正经的唱道:“圣躬安~京营提督吴襄接旨~”

吴襄再叩首:“臣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国事艰难,方可体察忠心之臣,匡扶社稷,然亦易耶?曰:不可等闲乎,天佑皇明,英雄恰逢时势,京营提督吴襄者,忠君体国,朕心甚慰,宜赋重托哉,命卿于京畿招募义勇,前往天津卫押往钱粮还于京师,以备击贼之,滋事重......钦哉。”

“臣吴襄领旨,叩谢吾皇,万岁万万岁。”吴襄再叩拜后接旨谢恩,这才带着家人起身,回身招呼道:“吴七。”“老爷。”吴府大管家吴七是个小老头,此刻一溜烟的跑上前应道。

“将圣旨供在中堂,不可怠慢。”

“是,老爷,我会当心的。”

安置完圣旨,吴襄立即转身,满脸堆笑道:“不知小公公怎么称呼?”

“咱家司礼监李德。”李德不着痕迹的大言不惭道,他确实是司礼监的太监,但却只是个端茶递水、洒扫整理的杂役。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也没撒谎,他确实是司礼监的,只是省略了职务而已,出了宫的太监,那可是天使,狐假虎威一回实属平常,能出趟外差可不容易,都知道外差是个肥差,他还等着孝敬呢。

吴襄又不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当然也是懂规矩的,在出来接旨前就准备好了。“原来是李公公,失敬失敬,李公公年纪轻轻就已司职司礼监,真是年少有为,不可多得的英才啊,劳烦公公跑一趟,真是过意不去,在下已安排好酒宴,给公公解解乏,还请公公不要推辞。”

“哎~提督大人过奖了,咱家只是在司礼监打杂而已,有什么前途,当不得大人的称赞。”嘴上话是这么说,但毕竟年轻,嘴角已经在疯狂抽动,比AK还难压。“至于酒宴就不必了,咱家皇命在身,还得立即赶回去复旨呢,就不叨扰大人了。”

“既然公公有公事在身,在下就不强留公公了,等公公闲暇,在下再宴请公公,请公公回复陛下,臣吴襄必不负皇恩,即可召集义勇前往天津卫押运粮草。”

“善,如此,咱家就回宫复旨了,吴大人,咱家告辞了。”

“公公慢走,三辅,代为父送送李公公。”

“大人不必多礼,咱家回去了。”

“公公请。”吴三辅在前引路,转过长廊,吴三辅已是落在李德身侧,“此番劳烦公公跑一趟,实在辛苦,公公用心公事,即不肯留下喝杯酒水,家父叮嘱三辅,定要向公公敬奉些茶薪,还望公公万勿推辞。”

吴三辅说着从袖中摸出一张银票,不着痕迹的送到了李德的袖口,李德强忍着喜悦眼睛往下一瞟,‘五十两’面额,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心满意足的接过放入袖中。

“哎~提督大人真是太客气了,咱家就跑跑腿,为皇爷办差哪有什么辛苦的。”千万别觉得五十两白银少,虽然大明末期因为几百年的白银大量流入和张居正的白银制,使得白银不再如前中期那样值钱,但也没有贬值太多,五十两银子,一个稳定的上工的汉子,五年不吃不喝,可能都攒不到。

按照购买力,也是一笔大钱了,所以对于以前没出过外差,只听前辈们吹嘘过的李德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了,那些前辈们吹嘘的也就十两、二十两的,还不知道真假,就已经牛掰的不行了,羡慕的他们直流哈喇子。

现在他第一次宣旨,竟是直接得了五十两的敬奉,李德瞬间觉得身子都轻飘飘的,骨头都轻了几两,和吴三辅客气几句后,出了吴府,坐上马车,李德迫不及待的从袖中掏出银票,脸上已经笑的嘴都咧到耳根了。

送走李德,吴三辅回到中堂,只见吴襄已经在太师椅上品茶了,“父亲,李德已经送走了,银票也送了,看这小太监的脸色,想来是高兴的紧,哈哈,看来应该是第一次出宫宣旨。”

吴三辅给吴襄见了礼,说完了送走李德的事,这才在下手坐下问道:“父亲,如殿下所言,圣旨已下,但儿越想越觉得事情不怎么对劲,似有蹊跷,但一时也想不明白哪里不对,还请父亲解惑。”

听了儿子的话,吴襄面带欣慰,端起茶碗轻呡一口,这才道:“有什么蹊跷?说说哪里不明白。”

“殿下有言在先,圣旨在后,是陛下嘱托,还是。。。”吴三辅沉吟一下接着道:“言出法随?”

“呵呵,不错,你比你大哥聪明,为父昨日听闻殿下的安排,也是惊骇莫名,陛下一向。。。守礼,奉行儒家治世,怎么可能做出如此。。如此。。。机智的决断,京城有钱的人太多了,此法简直就是抢钱,想来陛下断断不会如此行事,但若不是陛下的意思,那今日的圣旨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怕隔墙有耳,吴襄也不敢说的太露骨,而且一些不敬之语也是万不能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