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53章 南迁之争

明中祖:朱慈烺 第53章 南迁之争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老夫可没说能变出粮来。世侄,你可。。。”

“成国公慎言,这里是大明的乾清宫,太子殿下当面,这里没有什么世侄,我是大明的英国公,本国公是在向殿下谏言军国大事,没时间和成国公争辩这些。”

张世泽因为年轻,且袭爵不久,虽然提领京营,但没什么威武,他等这种机会太久了,大明第一勋贵世家的威望,他要找回来。

“你。。。殿下,您给评评理,老臣也是为国着想,不忍英国公误国误民,怎讲成了与他争辩,还请殿下做主,英国公年轻气盛,实在不适合提领京营,保卫京师此等关乎国运的大事,怎能交给一个黄口小儿负责,还请殿下三思,撤了英国公的提督之职,改派老成持重的大臣提领。”

“笑话,我张家提领京营上百年有余,世代治军,我张世泽不行,难道成国公闲住几代就行吗,成国公这辈子恐怕都没进过军营吧,简直大言不惭,贻笑大方。”张世泽也是被气极,这老匹夫竟然想夺了英国公府的兵权,简直不可饶恕,那就别怪他伤口上撒盐了。

“你。。。你,我成国公府乃靖难元勋,军旅世家,老夫自幼熟读兵书,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能置橼的,殿下。。。”

“好了,都住嘴。”看着满朝大臣无人插嘴,像看戏一样听两人互咬,朱慈烺面色阴沉,沉声喝道。

“不知李建泰家人如何处置?”次辅蒋德璟出来打个圆场,刷刷脸,证明一下次辅的存在。

“抄家,家属。。。先戴罪扣留府邸吧。”朱慈烺沉吟一下。

“还有其他事吗?没有的话就散了吧。”

“殿下,早朝宣布的南幸的事,群臣反对,百姓非议,对京师稳定大为影响,请殿下颁旨,固守京师,不得南迁,以安民心、臣心。”成国公又跳了出来。

“是啊殿下,现在京师非议纷纷,百姓人人提心吊胆,说是朝廷守不住京师了,准备逃跑,百姓也无心协调守护京师,对京师保卫极为不利,请殿下及早下旨,以正视听。”定国公徐允祯附议道。

“两位国公所言极是。”

“是啊,当及早安定民心才是。”

“应当戒严京师,由兵部尚书统筹京师防卫。”

“不错,当年于少保能力挽狂澜,打赢北京保卫战,现在我朝亦可。”

“此言差矣,当年有二十万备倭兵在山东,可以引为强援,现在外无强援,困守只是等死。”

“放屁,我朝养仕三百年,现在到了我等报效国家之时,怎能弃国都于不顾,一走了之?那京师百万百姓怎么办?”

“能怎么办?李贼不就是打着为民做主的口号吗?你还怕他能把百姓都吃了不成?”

“荒唐,圣人教你这样报国的?我看你不配为圣人子弟,书都白读了。”

“放屁,老夫堂堂翰林出身,圣人之道不比你更精通,你这是愚蠢,圣人在世,也只会叹你无能,哼。”

“。。。”

听着跟菜市场一样的大殿争吵声,朱慈烺无奈的揉揉额头,脑仁隐隐作痛,看来这种高出会议的级别限制还是太低了。

“肃静,肃静,你们如此争辩,成何体统,统统退下。”陈演看着朱慈烺一副生无可恋,痛不欲生的样子,生怕他搞不定这场面,所以赶紧出来维持秩序。

众人看着朱慈烺扶额伏案,这才老老实实的站回班列,等着太子给个答复,现场虽有争论,但大多数还是都支持固守的,所以,在他们看来,众意难违,太子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下旨抚平人心。

但等了半天,朱慈烺还是毫无动静,让人怀疑是不是睡着了,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便齐齐把眼睛看向陈演,陈演无奈,只好上前一步,这就是做首辅的难处啊,他就是百官和皇帝之间的润滑剂,既要能搞定皇帝,还要能威压百官,替百官出头。

所以,没有本事威望的首辅,就会被戏称纸糊首辅,所以啊,首辅也不好做啊,暗叹口气,陈演开口道:“殿下,不知如何裁断?”

“急什么,早朝刚提议,现在百官奏章恐怕都没写完呢,你们能代表所有人的意思嘛?等奏章上来,孤自会评估大家的倾向,再上奏陛下圣裁,此时容后再议。还有无其他大事?鸡毛蒜皮的小事向内阁汇报吧。”

等了少顷,朱慈烺见再无大臣出来奏事,这才看向陈演。

“臣等再无事奏,臣等告退,殿下万福金安。”陈演率众拜退。

众大臣退出乾清宫。

“哼,天真。李安,去召杨宇和李辅国来。”朱慈烺冷哼一声,叫李安去传召两人,他打算釜底抽薪,来个绝的。

不一会儿,两人来到案前参见。

“ 你二人立即去找吴襄,让他从五军营抽调战马一万匹,今天下午必须完成,然后在西直门外待命。”

“是。”二人应道。

“千户李辅国。”朱慈烺突然严肃且低沉的叫道。

李辅国顿时浑身一震,太子殿下何曾如此正式过,当即单膝跪地行礼道:“臣天津左卫千古李辅国听令。”如今已改称了。“孤命你抽调装备了新造火绳枪的一万新军,由你率领,骑马队护送父皇南下,走陆路,前往扬州府驻扎,一路务必小心谨慎,保护好父皇和母后的安全,但不可亮明身份,让人知道父皇南下,到了之后就安心驻扎扬州,等孤的调令行事。”

“是殿下,臣就算粉身碎骨,战至最后一人,也会护好陛下和皇后的安全。”李辅国激动的浑身直突突,殿下竟然把大明最尊贵的两人交到了自己手里,而且还是双亲,这得多大的信任啊,就不怕自己把崇祯杀了造反,或者学学孟德?

当然,自己只敢想想,大明正统几百年了,深入人心,泥腿子百姓能反,当官的不行,这,就是人心,国朝三百年,你可见过哪个大臣、将领敢反的?再说,自己全家老小可还在天津呢,了解新军的他,有了希望,谁没事闲的敢造反啊。

而且自己也没啥希望,新军以后有多强,他作为高层,还是了解的,就说自己参观的皇家科学院研发的新式火器,摔自己装备的火绳枪几条街,要是以后量产,根本没有可比性。

“一路南下,遇到流寇,少则击之,多则避之,安全为主,由头就是南下协防长江防线,防止流寇南下,杨宇带五百锦衣卫随行贴身保护父皇母后,小事皆以父皇命令为准,大的方向及路线不必遵从,军内给与最高的自由度,但不得接见外臣,这个度你们把握好,不可冲撞父皇威严。”

“是殿下,臣等明白。”

“好了,去准备吧,今夜子时出发,秘密行动,不得泄露行踪。”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朱慈烺琢磨良久,决定再派50人的净军贴身伺候保护,三重防护,互不统属,最大限度的防止各类突发情况。

“李德,你收拾一下,晚上率五十精锐净军随行,贴身伺候保护。”

“是,奴婢遵命。”

“王大伴,准备十辆特制马车,装好随行物品,给父皇路上备用,全部停放在神武门外待命,另外,安排晚膳传至交泰殿,孤要和父皇母后共进晚餐。”

“是,老奴这就去准备。”

晚上刚天黑,朱慈烺就带着李安和春花雪月,在李静婉的陪同下前往交泰殿,让门外的王宝进去禀报。

不一会,王宝出来说陛下不见。

朱慈烺不以为意的一笑,就带着人进去了,之所以要人禀报,也是因为母后也住在这里,不方便直接进去,现在禀报过了,同不同意就无所谓了。

来至寝宫,就看见周氏正坐在炕沿劝着崇祯,而崇祯黑着一张脸躺在炕上,一言不发。

听到声响,两人转头看来,崇祯当即气的一声冷哼斥道:“逆子,你来做什么?看朕死了没有?好给你腾位置?”

朱慈烺仿佛没有听到一般,到头跪拜:“儿臣拜见父皇,父皇圣躬金安?”

“朕躬不安,快死了,你可高兴了?”

“陛下。。。”周氏不知如何劝解父子俩。

朱慈烺自顾自的起身,向后吩咐道:“传膳。”

“春花雪月,服侍父皇更衣,用膳。”

朱慈烺没有多说什么,自顾自的吩咐完,就坐在桌前,亲自倒茶,等待父母上桌,崇祯被无视的彻底,感觉一股子邪火无处发泄,但听到传膳,肚子又不争气的叫了起来,从早上用完早点,被气到躺下,现在还水米未进呢。

虽然放不下面子,但还是赌气般的不配合,任由春花雪月四女费了老大劲才服侍他更衣梳洗完毕,此时,晚膳已上全,没有太多奢侈,就寻常的二十几道菜,三壶贡酒。

崇祯试试然的来到主位坐下,周氏陪坐在右,而朱慈烺陪坐在左。端起酒杯,朱慈烺亲自给崇祯斟满酒,又给周氏斟满酒,这才看看周氏,再转到崇祯脸上,沉默少许。

这才开口说道:“父皇、母后,儿已安排妥当,今晚请父皇母后移驾南幸,子时出发,从西直门出城,走陆路南下扬州,儿已抽调一万新军马队护送,届时锦衣卫和净军太监随行贴身伺候保护。世事无常,今晚儿来给父皇母后送行。”

“什么意思?你要将朕偷偷送走,然后半路灭口,你好趁机登基?”崇祯不无恶意的猜测道。

“父皇多虑了,说句大不敬的话,要父皇殡天的方式有很多,而且什么地方都行,再宫中病重殡天更为合理,儿何苦大费周章,只是这北京确实不安全了,这次不同以往,北京没有民心支持,没有勤王军队,必不可守,为了大明,还请父皇移驾,以图日后再举。”

“哦?呵呵,那倒是朕错怪你了。你费尽心思将朕架空,就是为了朕的安全,将朕送走?那倒真是朕的好儿子啊。”崇祯却是不信,讽刺的挤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