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80章 廷推定制

明中祖:朱慈烺 第80章 廷推定制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沉默的气氛极为压抑,整个广场上千人,但是静悄悄的。

朱慈烺的沉默,让刘宗周也是倍感压力巨大,他不禁有些后悔这么鲁莽。

太子昨日才到,虽然之前听闻其脾性的传言不少,但自己毕竟只昨晚宴席少少的接触了一下,并不能看出什么。

今天就急于试探,虽然为国为民,但不禁还是有些担心。

就在刘宗周要跪地请罪之时,朱慈烺有动作了,只见朱慈烺沉稳的从侧面的太子座椅上起身,面无表情的走到了丹陛边缘,但并未说话。

这让下面不少文臣为刘宗周捏了一把汗,自古妄议宗亲、宗室的,落不下什么好,不知道刘宗周今天结局如何,希望太子别发飙吧,哎。。。。

刘宗周忍不住抬头看向朱慈烺,到了他们这种文臣的顶级大佬,不存在不可窥视君颜的说法,见朱慈烺面无表情,就要再次开口解释,准备圆润一番时,朱慈烺抬手制止了。

朱慈烺慢慢的笑了,笑意先从嘴角扩散,慢慢的蔓延到了整张脸上,笑容和煦,很有渲染力,刘宗周心里也不禁舒了口气,差点就要抬手擦擦额头的冷汗了。

警告给的差不多了,朱慈烺这才笑着打趣儿道:“孤听闻刘卿家学渊源,外祖父章公更是学识渊博,门下桃李满天下,连嘉靖朝的首辅徐阶老大人都是出自章公门下。”

“刘卿这些年在南方讲学,更是门徒无数,宗师之名广传,号称浙东领袖,既如此,刘卿应该记性很好才是吧,或者说,孤在天津发的诏书,刘卿这些天都没看到?”

“若如此,刘卿还是应该多关注政事为好,为大明官,岂能不关注大明政?”

“老臣惭愧,记性尚好,朝廷诏书和邸报老臣也看了。”刘宗周隐隐觉得太子有指责他讲学之意,便赶紧解释。

“哦?既如此,关于北地勋贵、宗室的诏书如何决议的,刘卿可还记得?”

“老臣记得。”

“说与孤听听。”

“禀殿下,朝廷昭告天下,北地勋贵、宗室失土有责,褫夺北地所有爵位,包括宗室亲王、郡王等以下所有爵位,着锦衣卫收缴所有宝策、印信。”

“既然知道,今日何故上奏?”

刘宗周急的一下就出了一头汗,这理由咋说?

朱慈烺也没指望他说,这些文人无非就是怕他食言,怕宗室来南京走关系,攀亲戚,使得朝廷雷声大雨点小。

国朝文人一直知道宗室的负担,而且崇祯朝积欠了不少宗室俸禄,但宗室在地方上的特权还是太大,土地兼并太严重,流寇最初始的大面积爆发点就是河南,因为河南的宗室太多了。

“好了,刘卿不必回答孤,你们的担心,孤是懂的,但孤并不提倡这种方式,忠心可嘉,但。。。算了,孤不想多说。”

“刘卿作为儒学宗师,自是明白,以后有什么想法,可往乾清宫面呈,孤不是神宗,不会不见朝廷重臣的。退下吧。”

“臣惭愧。”朱慈烺虽然没有明说,但刘宗周还是听出了警告和不满,让他满面通红,但一句朝廷重臣,还是给了自己面子。

再加上调侃神宗,朱慈烺一直都是打趣儿的语气,面带微笑的说的,倒是化解了很大的尴尬,不至于让刘宗周下不来台。

因为朱慈烺知道,刘宗周出发点是好意的,方式虽然欠妥,警告一番便是了。

“退朝。。。”

乾清宫。

当领导的,貌似都是这样,每天都是大会开完开小会,这不,刚吃完午饭午朝就来了,也不说让人午休一会儿,万恶的管理层啊。

“诸位爱卿,以后这规矩改改,以后三天一次常朝,上午巳时开始,六部九卿和军一级武将参与,国子监、詹事府、翰林院掌事官员参与,内阁主持。”

“需要朝议、廷推的,就在这个常朝上决议,取消其他朝会,大朝每月初一举行一次,内阁有权随时到乾清宫面呈。”

“其余衙门有事向内阁递折子票拟,司礼监批红,缓急都可找内阁商议,若内阁不决,再进宫面呈,或是临时召开紧急会议。”

“臣等遵旨。”众人接旨,心里都是大呼卧槽,这内阁到底是延续了以往的职能,崇祯朝的规矩变了啊,以后对内阁的插手会少很多。

不会像崇祯一样,猛指挥内阁,指挥完效果不理想就换人,一言而决,导致内阁辅臣一没能力,二没权力,三没威望,这样当然干不好事儿,没人配合啊。

换到嘉靖、隆庆、万历朝你试试?内阁能分分钟整死你不配合的人,而且阁臣都是廷推出来的,威望较高,可以服众。

“今天主要是通报一下局势,大家有什么就畅所欲言,孤向来喜欢听人劝,所以吃的饱饭,哈哈,就这样,来,谁先说说。”朱慈烺说着说着就觉得不怎么正经了,赶紧打个哈哈。

虽然感觉太子不太正常,但无关紧要,喷子就要做好喷子该做的事,“殿下,朝会改制是否再商议一番?君者,国之大事也,当日日勤政,方可治天下。”右都御史徐石麟率先站出来开喷。“额。。。徐卿有脾气,哈哈,好,孤就明主点,老规矩,分豆子,王大伴,曹大伴,你们去发去收,多给诸位爱卿发点儿,免得等会又要投票,直接投就好了。”

朱慈烺所说的老规矩,就是明朝中期诞生的一种颇为公平的不记名投票方式,朝议争执不下,人事任命廷推等等,都会遇到,操作也简单,一人一把红豆、一把绿豆,完了带个纸糊的箱子下去收豆子即可。

“好了,现在开始投票,赞成孤提议的投红豆,反对的投绿豆。”说完王承恩和曹化淳就去收豆子了。

“殿下,已全部收回。”王承恩回禀道。

“嗯,王承恩、曹化淳,你们代表司礼监,一人一票,丘致中,你暂代东厂一票,李继周,你暂代御马监一票。以后定制。”

“是,殿下,奴婢遵旨。”四人都有些兴奋,投票权啊,这可是大明权力顶峰的特权,四人各自抓了两把豆子,在袖筒中把手一藏,就投了一票。

众臣表情各不相同,有些认为无关紧要,这投票权,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足足三十多票呢现在,多少四人,影响不是太大。

有些想的更深的,明白这时太子在选票中插入自己的人进行决策,但总体来说影响也不大,要是朝臣一致不认可,太子的四票也左右不了局面。

如果强行任命,那就是幸臣,为众臣所不齿,上位了也影响不大,剩下极少的顽固分子,脸色就比较难看了。

这他娘的,太监都能廷推了,以后还不是要光明正大的治国了?虽然大明确实一直在这么做,但以前名义上还是替皇帝批红,没现在这么上的了台面罢了。

片刻数完,绿豆七颗,其余红豆25颗,公布结果,众人无话可说,别说朱慈烺不想每天天不亮起来早朝,朝臣大多数更不愿意。

因为远,他们要起得更早,坚持上早朝的朝代,有些大臣凌晨三点就起床收拾,朱慈烺是完全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

“好了,结果很明确,以后就这么着吧,其实孤也是替大家着想,各位爱卿都上年纪了,孤要是每天早朝,让众爱卿每天大半夜就起来折腾,对身体不好。”

“睡眠要充足,白天才有精神把活儿干好,各位顶梁柱也能多为朝廷奋斗几年不是。”随着朱慈烺的解释,不少人直接笑着点头了,那些不同意的也面色缓解不少。

“至于司礼监参与投票的,不用再议,相信大多数爱卿已经猜到了,没错,孤就是想让投票的势力多样化,防止有人拉票。”

“以后要是还有人能既拉文臣各部的票,还能拉武将的票,更能拉到司礼监的票,好,这种的大能,还投什么票,你直接来找孤,孤让你做首辅得了。”

“所以,为了票的多样性,防止有人作弊,不同体系投票是必要的,以后这就是定制,行了,下一件。”朱慈烺解释完,很多猜错的不由愕然,反对的也沉思道理,发现,确实如朱慈烺所言。

这样一来,谁要在廷推之前私下拉票,那不说文臣内部各派系,光文臣之外就有大量的其他派系选票,不确定性大增,确实能减少提前暗箱操作,而且朱慈烺口气毋庸置疑,那就这样吧,横竖也就四票而已。

那些以为朱慈烺想参选的,都不由汗了一把,随即想起,上有一票否决权,根本用不着投选。

而且,这种不记名选票,谁敢保证四个太监就一定能贯彻上意投票,不会作假呢?让我投红豆,我投个绿豆你也不知道啊,所以,太监投票,其实也是不受控制的。

“殿下圣明。”

“何人有事要奏?”首辅陈演出来主持朝会。

一时没人说话,都还在想事情呢。

“呵,那孤就来找找话题吧,孤的话题都议完,没人奏事就散朝,王大伴,给首辅赐座,以后定制。”

“老臣谢殿下恩赐。”陈演老脸开花,赶紧谢座。

“嗯,至少在孤监国的期间,此为定制。”朱慈烺补充一句,而王承恩,也已搬了个绣墩儿过来给陈演坐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