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98章 火药改良

明中祖:朱慈烺 第98章 火药改良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半晌,还真被朱慈烺想到一些眉目,洗火药。

“毕师傅,本宫倒是从书上看到,说是粉末状的火药易受潮,密度太大,哦,也就是说火药之间没有空隙,不易燃烧。”

“这就好比我们烧火一样,柴火之间都是架起来的,这才火大,要是堆放的密密麻麻,反倒是不易起火,这个道理炼制钢铁的时候,毕师傅应该是深有体会吧。”

“殿下这么说,老臣倒是能听明白,可是要怎么做才能怎么火药之间的间隙呢?”这种务实的大臣,烧火的原理还是懂的,本身人就是技术流官员。

“其实说来也是简单,毕师傅请看。”说着朱慈烺将旁边的一碗茶水就泼进了装火药的木盆之中。

“这。。。殿下这是何意?火药受潮,可就更难点燃了啊。”毕懋康和随同的其他科研官员都是不解,一脸诧异。

“毕师傅莫急,你看。”说完朱慈烺也不嫌脏,伸手进去就是逮着破了茶水的一片火药揉搓,跟搓面一样,转眼就出现了一个大火药团和其他零碎的火药疙瘩。

“毕师傅请看,用水将火药淋湿,火药凝结粘连到一块儿,再将他们敲碎,变成小颗粒状即可,然后再将火药晾干。”

“这种小颗粒的火药装进枪管或炮管,颗粒与颗粒之间就会形成细小的缝隙,这样就会加速它们的燃烧,火药威力必将大增。”

“可是,殿下,用水泡过的火药,还能用吗?”听着有道理,但还是有些匪夷所思,火药最怕水了,还能用水泡?

“哈哈,不要紧,大家有疑虑是应该的,话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走,大家随本宫一起实验一番不就知道了?”

说着,朱慈烺在李安已经准备好的水盆中净手,擦拭一下就风风火火的带着众人向后面的空地行去。

“刘卿,去准备柴火,一口大铁锅,几桶水,一斤蔗糖,一斤磷粉,架锅起火,咱们实验一番。”朱慈烺向随行的科学院管事刘玉明说道。

“是,殿下,臣这就去准备。”

不一会儿,东西准备齐全,其实按朱慈烺的认知,好像是要加蛋清作为粘合剂的,但他娘的这个时代,鸡蛋比火药还贵,根本不现实。

所以只好退而次之,使用蔗糖了,一是糖水也有很好的粘合作用,二是便宜,虽然糖也挺贵,但是这种最粗糙的蔗糖还是能接受的。

这会儿的白糖那才是珍贵呢,不说和黄金等量等价,但和白银等量等价那是没跑的。

最大的好处,糖可溶于水,最大限度的释放它的用量,一斤糖能弄几十斤糖水作为粘合剂。

要是几十斤的蛋清,我滴老天爷,那就不知道要用几千个鸡蛋了,朱慈烺就是再有钱也用不起啊,再说也没这么多鸡蛋给你糟蹋。

顺带的好处就是,糖分能助燃,特别是和火药一起混合,效果提升显着,现代的糖业作为战略资源,其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于火药工业。

将锅架好,朱慈烺命人倒了两桶火药粉到锅里,然后挖了一瓢黄糖,倒进一桶水中,再挖半瓢磷粉倒进水中,让人搅拌均匀后,提起桶就将水倒入锅中的火药上。

然后那根棍子开始搅拌,火药有点干巴,就让人再加水,直到锅中的火药成了均匀的糊糊状,这才停下加水,然后起火烧锅,蒸发水分,待锅中的火药像淤泥一样将锅抬走,放到太阳下面暴晒风干。

“好了,现在陪本宫去看看你们其他的进展吧,特别是火炮、火枪炮管、枪管中的膛线,弄得怎么样了?这都一个月了,可有刻完试验过?”朱慈烺问道。

“回殿下,您上次在天津提出的膛线,人工雕刻极难,现在炮管内的膛线刻完了,但还没试验,枪管的还没完工呢。”毕懋康回道。

这年代的手工技艺高,但也费时,还算正常。

“嗯,李安,你带几个锦衣卫在这儿守着,待火药干一些,就倒出来用锤子敲碎了再晒,一定要全都晒干,注意,是敲碎,不是让你们把本宫辛苦熬制的火药再碾成粉啊。”

“土疙瘩玩过没?敲成小疙瘩晾干就行。”李安应声后,朱慈烺又转头吩咐:“刘卿,再去准备大小不一的筛子,有多少种就拿多少种来。”

“等会儿火药干了,把火药晒一下,碎成粉末的,收集起来后面重新洗,剩下的没过筛的,用稍微大一点的再筛,过筛的就是我们要的小颗粒火药,不过筛的接着敲,再敲碎点过筛能用就好。”

“臣(奴婢)遵旨。”

“走吧毕师傅,我们就先去看看火炮的膛线,下午出城试炮,看看火药的威力和膛线的威力如何。”

中午,在军械司吃的饭,军械司属于军队部门,皇家科学院属于朝廷直属机构,目前是因为主要研发军械,这才暂时在一起混合。

皇家科学院的范畴,可不光是军械,还包括其他的科研,比如从安南引进的稻米品质就极高,在江南试种效果也是不错,但因气候原因,无法做到像安南一带一年三熟,只能做到一年两熟。再比如水车动力研发,钢铁冶炼,锻造,等等,涉及项目众多,不单是军械方面了。

下午拉了几门新造的野战炮,炮身短小精悍,铜制炮身,下面装了两个大铁轮子,一匹挽马就能拉着跑的飞快。

到了城外校场,只见炮手麻利的从炮身两侧到轮子之间的空隙处,各取下两把铁锹,在平地上三两下就挖出个坑,然后调整车驾,拉炮的架子落在地上,和车轮形成杠杆原理。

较重的那头划拉进挖好的坑中,把挖出来的土夯实在坑后,这就算是把炮摆好了。

这操作,其实朱慈烺还是能看懂道理的,火炮发射后坐力巨大,以往的火炮发射一次,炮管就得往后窜几米远。

有时为了压低炮管角度,还得给炮管尾部垫东西增加高度,那家伙,一发出去,就要几个人跑后面去把炮再拉回来,费时费力。

这样埋在土中,后坐力被地面吸收,炮身就不会移位了,这办法朱慈烺是看懂了,但新问题又出现了。

新军的火炮,最开始是朱慈烺指导的,但研发成功配置军队后,朱慈烺还真就没见过怎么发射的。

这一看,问题有点大啊,当即朱慈烺就开口问道:“毕师傅,这炮管埋在土中,是能避免后坐力使大炮移位,但要是需要调整炮口角度当如何呢?敌人可不会站在一个地方等着炮轰啊。”

朱慈烺当即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啊哈哈。。。”毕懋康得意的抚着胡子神秘一笑,这才略显得意的对朱慈烺道:“殿下问的好,算是问到点子上了,容臣给殿下解惑。你们将炮口调低点儿给殿下看看。”毕懋康冲着炮手说道。

在朱慈烺求知的眼神下,只见炮身将车轮横梁和炮身连接处的两侧,各一根铁销拔出,然后将车轮向前推转,然后再将铁销插入固定。

看到这里,朱慈烺已经明白怎么回事儿了,不由得大笑一声,对毕懋康竖了个大拇指,赞道:“毕师傅果然才思敏捷,独具匠心啊。”

有人可能已经猜到了,没错,炮身下面两侧的炮管上,铸造的时候就铸造出了两排向左右延伸的长方形铁板,密布一排粗孔,和炮身属于一体的,而车轮横梁上向上延伸的铁墩子上也是留有粗孔。

车轮的横梁,是个从横梁向上立着的铁板型,中间是个炮身弧度的半圆,炮身两侧的圆孔前后移动对准横梁上的圆孔,用铁销竖向固定,通过调整固定炮身的圆孔前后位置,就能使炮口抬高或降低。

想高就往后固定,想低就往前固定,要是因地想要平射,直接把轮子拉走即可,当然,这种情况不多,炮主要还是应付远程打击。

近处自有小炮,散弹虎蹲炮可比其他大型炮在近战猛多了,而且近处火铳也到了攻击范围,完全应付的过来。

“殿下请细看,这些插孔,也不单单是调节炮口角度的,而且是作为标尺使用的,殿下请看,这中间的标准孔,对应的炮射距离,为一里,就是说炮身在这个孔固定,发射炮弹,打出去的距离为一里。”

“往前调节,就会微小缩短射程,往后调节就会较大幅度的提升射程,按照测算,要是射程足够,这最后一个孔的角度,能射程十里不止?”

“嗯,不错,提前测算每个孔的距离,作为定式,等会儿我们就用最后一个孔试炮,看最远能打多远,我朝的神武大将军炮,最多也才打出三里远,不过那玩意太沉了,只适合守城,不适合随军野战。”

“是,臣这就让炮手调整角度试射。”

“这样,先埋三门野战炮,第一门加入就有的火药粉,和实心弹,第二门使用同样重量的颗粒火药,配实心弹,第三门使用刻有膛线的火炮,使用粉末火药,配实心弹,咱们今天就实践一下,到底那个威力大。”

“是,臣这就准备。”

因为只有一门有膛线,朱慈烺没法再来一组颗粒火药加膛线的实验,只能等这轮测试完,再来一发颗粒火药配膛线的测试,看看两者相加的效果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