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65章 执我皆由一念起,自在不滞见本真

迷雾星球的曙光 第65章 执我皆由一念起,自在不滞见本真

作者:卢世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4:18:28 来源:书海阁

这喜庆的除夕日,我们再来看看妙赞国妙理城的王宫吧,金帝师带着母亲杨氏,妙成凤和妙成龙这天来到了王宫。女王道妙元让贴身丫鬟柔儿布置后宫,内务府的官宣布置前堂大殿,她和丈夫金帝师带着孩子讨论了孩子的学业,金帝师也讲了《妙法西域记》的第二十记,记录如下:

我问上师:我已经理解,世界是因对“我”的颠倒认知障碍而成就的,如果没有“我”的坚固认知,也就不会对立出外界的世界。但这个“我”既不是真正的我,也不是某个众生,其实是对菩提自知之明,自照之性的妄认。这种妄认究竟是在出生前就形成了,还是出生后才出现的呢?

上师回答:“我”这个概念的产生,既不在出生之前,也不在出生之后,而是在当下的一念之间虚妄形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观察到,只要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我”的意识,这种‘我’的意识会虚假地让诸法流态相续,呈现为静态的世界变化,即第七识,可名执我流识。这说明众生在共业妄立的漫长时间里,把虚幻的东西错当成了真实的自我。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我”包含着众生在无数次生命轮回中积累的各种意识种子,但真正起作用的是佛性,而不是这些意识种子。

上师继续说道:真正圆满无缺的“我”,就是菩提妙明觉性,即自知之明,人人本俱,能瞬间洞察整个世界,根本不需要经历投胎转世。如果众生把某种意识种子当成自我,迷妄生死,那就迷了佛性的本真。只因迷妄,不知道“这样执着的‘我’是没有灵性的,具有灵性的根本还是菩提本妙元心”。仔细想想,父母的淫想执念形成了坚固的业力,进而产生了你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因不知道舍“我”之后,又谁能为?错误地把原本的佛性错认为是“我”的能为之性,于是就在这种虚幻中不断生灭轮回。

上师继续说道:所以,不是先有“我”的存在,才要投胎身体轮转;而是有了身体之后,“我”的错误认知才随之产生,这种错误认知又通过生孩子代代传递。然后这种“我”的意识,在生命存续的过程中不断流转。如果没有生命,意识也就无法单独存在。而这种意识的根源,其实和父母以及诸生命的根源是相通的。以此类推,我们和父母、祖父母,乃至所有生命的根源都是一体的。这个根源从来没有生,也没有死,所以才能让意识于生命中延续流转。所以说,执着于“我”的错误认知,就是在当下一念之间形成的。这种认知的念念相续,就围绕“我”妄立了父母子孙亲戚等概念。

我问上师:也就是说,所有的业障和意识种子,都是父母错误认知和执着的结果,因为这些业力很坚固,才形成了我的身体,而这些认知和执着并不属于谁,是生命流转的颠倒形态。并不是我自己主动去认领、去投胎的,因为没有“我”,“我”只是生命中坚固的业力流转之相。如果当下我不再颠倒迷执“我”,生命也就不颠倒了,对吗?

上师回答:是的,你仔细想想,父母说的“我”、你说的“我”,大家说的“我”。这几个“我”是同一个吗?

我回答说:就像上师所言,从本质的生命真相上来说,它们是同一个“我”;但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我们各自有独立的身体,所以又好像不是同一个“我”。

上师反问道:那么,对这种“我”的意识种子的错误认领,是因为追求本质道理时产生的执念,还是追求对身体的执着呢?

我回答说:从六根功性上说,应该是追求真相道理而产生“我”的意识种子,然后于生命执妄中流转。但生活中,人们好像更注重身体为“我”自己,所以这种流转是通过身体实现的。

上师问道:那你觉得,形成你身体的这些意识障碍,是你自己执着造成的,还是你父母执着造成的呢?

我回答说:我和父母在本质上是一体的,道体妙明觉知的本源是永恒不变的,随业力显化轮转。只是因为生命累劫颠倒执着,如此业力拉扯,才产生了分别,形成了独立的个体,对立说父母,说子孙,这才有了“我”的概念的本质。所以,只要生人,人人说“我”。这就如同一个颠倒南北的村子,进来的人当下就倒南为北。并不是他本身就分不清南北。菩提妙明的了了觉知,并没有“我”的颠倒。

上师回答:没错。“我”这个概念,是你、父母,以及所有生命在颠倒相续中错误执着和认领的结果。生命一代一代延续,这个颠倒也随之传递。有了“我”,自然就会产生与之对立的“他”。但如果你当下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关于“我”的颠倒在当下就不会颠倒。

我问上师:就算我不再颠倒,可是我已经有了身体,身体感觉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就算没了“我”的妄认,这吃饭,喝水,疼痛,淫欲等,皆是关于身体的呀?上师回答:没有了“我”,明一切无常不住,自然为用,不能为贪,就容易舍弃。就像前面所明悟的那样,从根本上来说,没有独立存在的父母,子孙。不断循环的“我”,也是生命业力流转的颠倒,但真我佛性却不在颠倒中。邪恶的念头自然生执恶念的人,善良的人自然生执善念的人,这是自然之理。但是心的“空”性又充满无限可能,不管生什么样的孩子,不教化,后天必然欲染,无有例外。如果你能在内心种下善良觉悟的种子,自然会感召美好的因缘生福德之人。若有恶灵降世,也不要放弃教化的功德,任何人在一念之间都可以向善。所以,教化才是世道之功,人性之本,故圣人的学说,万不可弃,若弃之,生命流续转入黑暗,则万古如长夜,人人受苦蒙难。

读完以后,金帝师合上书页,妙成凤轻拽王母衣袖,眉眼灵动:“王母,即说‘无我’,可我摔疼时,这具身体的哭喊声这般真切,难不成疼也是虚妄么?”

道妙元指尖轻点案头琉璃灯,柔光摇曳:“你瞧这灯焰,分内外明暗,可曾有‘我’在燃?油尽灯枯时,焰自灭去,谁见‘疼’字留于盏中?身体如灯,苦乐如焰,焰起焰落不过缘聚缘散,执着‘谁在疼’,才是自困牢笼。”

妙成龙抱臂蹙眉:“但世人皆为身体奔波,求学、婚娶、营生,若无‘我’,这些事又有何意义?”。王母将茶盏推至案心:“茶在盏中,是盏之用;事在身畔,是身之缘。若以‘我’为盏,便困于尺寸;若以‘觉’为光,便知茶自甘苦,缘自流转。你看金殿外的雪(她指着窗外落雪),每片雪花各有形状,却同出云端,落地化水仍归江海。世人忙忙碌碌,如雪花各显其形,实则‘觉性’如一,何曾有‘我’在劳役?”

妙成凤托腮沉思:“那我今后摔疼了,该如何自处?”。王母笑道:“疼时便哭,哭完便止。如雷过天晴,不执‘雷曾震我’,不忧‘晴将离我’,方见云空自在。”

妙成龙忽揖手:“我懂了!如阿爹讲经书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执着身体是‘住’,随境流转是‘生’,不困于‘我’,方得自在心。”

女王抚掌而笑:“若能于吃喝疼痒中不粘不滞,方见‘无我’处正是‘真我’流通处。就像这案头香炉(她指着袅袅青烟)烟自香来,香从木出,木由土长,土依地存,地含天阔,层层相依却层层无‘我’,方成就这缕清芬遍满乾坤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