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29章 金梅碎碗试人心,妙元幻逛金家府

迷雾星球的曙光 第29章 金梅碎碗试人心,妙元幻逛金家府

作者:卢世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4:18:28 来源:书海阁

话说吴宽海和金梅,金朵她们回家经常一起玩,一起写诗对对字啥的。金梅本来就漂亮,又是十四的年纪,窈窕美丽。十五岁的吴宽海渐渐对金梅产生了好感。

金梅和金朵放学,他依旧来到了金梅他们的出租屋里溜达。看到金梅和金灵在做饭,就问道:“你们俩做啥饭呢?”。金梅说道:“你说能做啥饭,难道不是吃的饭吗?”。吴宽海说道:“这我自然是知道的,我是问打算吃什么饭?”。金梅说道:“我们比不得你们城里人,天天土豆面片就可以了,吃饱就行”。

吴宽海说道:“妹妹想吃好吃的吗?”。听她这么一叫,金灵说道:“你叫她妹妹,那你叫我什么呢?”。吴宽海说道:“哎呀,江湖人管不得这些辈分的,要你这逻辑,还怎么结交朋友呢”。

金灵说道:“我看你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总有所图”。吴宽海说道:“你说我能图个啥呢?”。金灵说道:“图啥你心里最清楚了,我又不是你,我怎么会知道呢”。

听到这里,金梅心里也是清楚吴宽海的用意的,再加上他最近总是有事没事给自己献殷勤,是人都能看出来。就是不知道他这人真心不真心,也不敢过于和他来往。

他们做好了饭,金灵说道:“宽海兄,你吃过了吗,要么一起吃点”。吴宽海说道:“不了,我吃过了”。金梅吃完饭,就去洗涮锅碗了。她故意把一个碗打碎了,说道:“哎呦,不小心打碎了,幸亏我还有一个小的”。吴宽海说道:“小的用着方便吗?不得尽管去盛饭?”。金梅说道:“没事,能吃饭就行了,我们不讲究这些的”。

然后金灵说道:“我们俩休息一会,吴兄你回去吧”。吴宽海一听,下了逐客令,也就回去了。

吴宽海出来以后,见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就赶紧跑到街上买了两个瓷碗,打算明天送给金梅他们。他回来刚好看见金梅她俩,在院子里摆弄蚕宝,并没有休息。就拿出了瓷碗说道:“我父亲让我去买扫帚,路过时看到的,我就买了回来,你们用”。

金梅见状,说道:“我们怎么能平白无故的用你的东西呢,多少钱我给你吧?”。吴宽海说道:“这点小事,不必太在意,大家都住一个院子的,帮忙是应该的”。就这样,金梅觉得,吴宽海是一个有心且遇事可靠的人。

这天晚上,冯妙元又在看《道德释义录》,看到了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以及四十八章,收录如下:“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这里的意思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自由出入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比如风可劈隙为谷。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比如热量。故我是以此知道“无为”它的益处的。

没有语言的教化,没有作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东西可以赶上它。

(这里主要还是强调了道隐无名,但功性不失,非有能及。用外在的现象可以观察道的特性,或者觉观我们的六根也可以察觉它的玄妙)。”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里的意思是说,个人的虚名与自己的身体对比,那个更亲近呢?个人身体和货物资源对比,那个数目更多呢?(这两句主要还是强调道,去则真,少则得的要妙)

获得新生与患病亡故对比,哪个更有病害呢?甚是溺爱的事物,必然会大费周折。超级收藏事物,必然会在事物的厚重下亡故。(这里主要强调好与不好,是人为定义的。好可以是不好,不好可以是好,就可以调理好心态)

因此,晓得满足的人,就不会侮辱伤害别人,亦不被侮辱。晓得因时因地因人因事适当停止的人,就不会有灾祸,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里的意思是说,天下最完美的东西好似残缺,但它完美的作用是不会有缺陷的。天下最充实的东西好像也很空虚,但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笔直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不善言辞的。

清静可以克服扰动,寒冷可以克服炎热。清静就是大道的根本,可以正天下。就如同虚空清净无象故不摇,世界万物任在虚空里变化而能自正。”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里的意思是说,天下的运行,如果符合道的隐藏,包容,平等,施舍,清明等特点,就会太平安定,用于战争投送的马还给农夫去耕种。如果天下运行不合乎道,则祸乱四起,就连怀孕的母马也要上战场。

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放纵**,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恒久的满足。”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里的意思是说,了解大道的人,不出门户一步,就能够推知天下事理;不向窗外望一望,就能够了解道本自然运行的法则。向外奔逐得越远的人,懂得的也就越少。

所以有道的人不出行也能够推知事理,不用看见就能够明晓,不主动妄为就能有成就,(这皆是驭道之功,就算成功,也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里的意思是说,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

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静无为、不扰动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看到这里时,夜已经很深了,她不知不觉得睡了过去……。在夜梦朦胧中,她看到了一个很大的庄子。庄子上空中彩霞环绕,地上雾云飘绕,在雾云的缝隙中,夹杂着各种花草树木,宫殿美宇,琉璃仙池,美不胜收。忽然,她来到了庄子的跟前,抬头一望,上面写着金家府。冯妙元见状,感慨道:“原来有妙哥哥家这么辉煌漂亮,仙云飘绕,引人入胜”。

她轻轻的推门走了进去,看见金有妙在看书,她迎了上去,轻声的问道:“哥哥,你家原来这么辉煌,这是哪里啊,我怎么从来没见过?”。金有妙说道:“这是我们以后的家,你的有妙哥哥永远守候在这里,这里没有悲伤和相思,只要你想见,他就在”。然后拉着冯妙元的手说道:“来!跟我来”。冯妙元跟着他逛了各个殿宇,然后坐在了高宇的台阶上,云霞为他们披上了彩衣,她枕着他睡了过去,她自己又变成了他……。

冯妙元猛的一惊,醒了过来,知道夜已经很深了,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呢?她想象着梦中的情形,已经非常坚定的相信,明道的人是富有的,此种情爱又不着世间的相思情苦,想见就在,自由无碍。回过来她又想到有妙哥哥家的艰难,也就不觉得苦难了。

秋天的夜,送来了淡淡寒意,她赶紧上了床,裹上了被子,思绪纷飞着:“不知道有妙哥哥他有没有添衣服呢?渐渐的又进入了梦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