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33章 有妙冯家过大年,妙元观中讨彩头

迷雾星球的曙光 第33章 有妙冯家过大年,妙元观中讨彩头

作者:卢世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4:18:28 来源:书海阁

由于大学封路不好走,金有妙在冯妙元家待了七八天,差不多也就到大年三十了。冯妙元家和金家过年风俗都是一样,这也是妙赞国的风俗。也是请纸,坐纸,烧纸,坐夜这么几个步骤。冯家因为老大老三在金山村,县城只有他们一家,所以他们家坐纸的人只有他们家人,今年再加一个金有妙。

大年三十坐纸的时候,多半是大人守在上房供桌旁边炕上,打牌掀牛下棋。孩子们都跑出去玩了,放炮的放炮,串亲的串亲。

冯妙元家院子里,也来了方家的,龚家的好些孩子,再加上冯炳德,冯炳仁的孩子,院子里好不热闹,放炮声此起彼伏。他们几家离的本来都不远,所以大人也不怕孩子自己乱跑,说一声都知道去哪里了。

冯妙元过了这个年就是十三岁了,虚岁都十四了,所以她现在不屑与这些小孩子玩,就拉着方祖蕊和金有妙去白云观了。

道观里今天有大型的,请道祖降圣的活动,步骤也是请圣,坐圣,送圣,坐夜。和家里不一样的是,送圣不用烧纸,因为圣人与道合一,不需要烧钱给他们花。送圣的时候,点大香,悼念道德经文,以表达道祖对万民的爱戴。坐圣也是大人围在点有大香的圣像前,很大的地毯或者火炕上,打牌,下棋,掀牛,论道。孩子们还是跑来跑去的玩。

方祖蕊对着金有妙说道:“有妙哥,你是道的坚定信仰者和跟随者,你不去坐圣啊?”。金有妙说道:“这走来走去的玩就是坐圣了,不一定就和老爷爷们一起下棋嘛”。冯妙元说道:“那有妙哥哥你今天要给我多讲几章道德经,讨个彩头嘛”。金有妙说道:“那好的很,我们就从五十八章开始吧”。

金有妙继续说道:“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这里的意思是说,治理天下要政藏锋芒,无为而为,百姓就会忠厚淳朴;治理天下过于严酷,百姓就会狡诈。

灾祸啊,幸福就倚傍在它里面;幸福啊,灾祸就暗藏在其中。这种得失祸福循环,谁能知道它们的究竟?它们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善忽然转变为恶。世人看不透这个道理,迷惑的时间已经太久了。

因此,有道的人处事方正而不显得生硬,虽有棱角也不会伤人,直率而不放肆,明亮而不耀眼。”

金有妙继续说道:“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里的意思是说,治理百姓、养护身心,莫过于收藏其意形而不用,以归无为。唯有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早做准备。这样的早做准备才能爱惜精力,以迎接万物的到来。

早做准备,就是厚积其德。厚积其德就没有不能胜任的事,没有不能胜任的事就无法估计他的力量。无法估计力量,他就可以担当好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是根深柢固,长生久视的道理。”

金有妙继续说道:“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这里的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很大的国家,要像烹煎很小的鱼那样,不能时常翻动导致破碎。

运用“道”的原则去治理天下,那些鬼怪就起不了作用了。并不是说它们不起作用,而是起作用也不会伤害到人。

并不是说起作用不伤害人,而是圣人不侵越践踏别人。这样,鬼怪欲念和有道的人就伤害不到人,所以人们就能彼此相安无事了。”

金有妙继续说道:“道德经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这里的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很大的国家,要像江海那样安于处在卑下的地方。居于天下雌柔的位置,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于这里。雌柔能以安静宁定战胜雄强,就在于它既能以静制动又安于居下。

所以,大国如能对小国谦虚卑下,则必然能取得小国的信任依附;小国若能对大国谦虚卑下,则也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支持。所以,不管是大国用谦虚卑下取得小国的信任,还是小国用谦虚卑下取得大国的信任,大国无非是想兼并小国,小国无非是有求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各自的愿望。特别是大国,更应该谦虚卑下。”金有妙又说道:“道德经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这里的意思是说,道是荫庇万物的那个不寻之所(此所为人自在,回头处静即是)。

善良的人把它当成宝贝珍惜它,不善的人也处处保住它。美好动听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高尚的品行可以给自己的人设加分。

那些不善的人,怎能把道抛弃呢?只因不能抛弃,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清静无为的道进献给他们。

自古以来如此重视道是什么原因呢?不正是由于有求于它的就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的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金有妙继续说道:“道德经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里的意思是说,以道的无欲而为去做事,可以合道的以“无”为用而为。比如用不搅扰,不倒是非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凡是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凡是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部分做起。因此,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以轻薄之态看待事物,就容易没有底线的许诺别人,很少有能够兑现的,必然会失去信用。并且会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会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人遇到事情总是把它看得很难,所以反而没有困难了。”

金有妙继续说道:“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这里的意思是说,当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当事情还未露先兆时容易谋划。当事物脆弱时容易分开,当事物细微时容易消散。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就处理妥当,处理事情要在祸乱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

主观妄为的将会招致失败,强行把持的一定会失去。因此有道的人无所作为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也不会遭受损失。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遭受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因此,有道的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财货。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经常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