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68章 昭君欲驻云梦国,途听云梦逢战事

迷雾星球的曙光 第68章 昭君欲驻云梦国,途听云梦逢战事

作者:卢世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4:18:28 来源:书海阁

随着技术的进步,铁质的出现,铜质主要用于酒器和祭祀鼎器的制作。云梦国是南夏众国中的大国,诗词歌酒都很发达,祭祀活动也是很多。他们制作的铜器酒具,餐碗锅盆,远近闻名,器鼎也是精美绝伦。但是他们国家居于平原的千湖沼泽之中,种植水稻发达,没有铜矿,铜矿主要在汉川国进口。因为云昭君四处跑商,对周边国家比较熟悉。所以,汉川王就派了云昭君去云梦泽国,代办铜矿出口事宜了。离开岷夏口的时候,她给吴宽余道了别,吴宽余有点依依不舍。

云昭君就来到云梦国的国城荆楚城,因为这里盛产用于祭祀的荆草而得名。荆楚城里有大大小小的湖泊,人们就在这湖泊的空旷处建设房屋,耕种,捕捞,其鱼也是远销诸国。所以,荆楚城很大,是妙理城的两倍不止。

她刚来的时候,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打算改天去荆楚城府报到,说明来意。

南方中夏的天气,阴雨绵绵的天数多,客栈总是挤满了人,猜拳喝酒,打发时间。就在云昭君入住的第二天,外面也是阴雨绵绵,她在客栈楼下的酒楼里喝酒打发时间,听见两个人聊天,一个人背着剑,看起来是跑江湖的人士,另一个书生模样,摇着蒲扇。

只听江湖人说道:“刘兄,你知道吗?我们国家合并了南面的湘沙国,湘河流域十二县,皆并入了我们国家,大将景洪战死,国家又在招兵”。书生说道:“你跑江湖去的地方多,那湘河你去过吗?”。

江湖人说道:“湘河发源于南面的湘山,湘山东西走向,绵延八百公里,呈现朝南拱出的半月形状。上面植被茂密,常年有猛兽毒蛇,谁也没上去过。湘河朝北流到这荆楚城东汇入了夏河,夏河北岸是岷江水从北向南汇入夏河,所以这荆楚城一片泽湖”。

书生说道:“既然胜利了,为什么还打量招兵?”。江湖人说道:“听说要向北翻过老牛山,攻打象成国”。书生说道:“听说这象成国和宋原国,盐盛国,赵原国是同盟,恐怕不能胜利,我看未必攻打象成国,而是向东出兵,越过江夏口,攻打昌米国”。

江湖人说道:“对对对!江夏口的北边是老牛山,南边就是昌隆山,南北绵延一千二百公里,南边和这湘山连接,连接处有一天然豁口,名通隆口,过了通隆口,就可以从南边进攻昌米国了。北边过了江夏口,就可以从北面攻打昌米国,这样南北夹击就容易胜利,看来费这么大劲合并湘沙国,就是为了获得通隆口,以便东出吧”。

书生说道:“景洪将军战死了,那由谁带兵?”。江湖人说道:“我想去带兵打仗,可是咱们国家的权利被景,熊,费,墨四大家族控制,苦没有门路啊”。书生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你可以去北边的汉川国,说服汉川王趁云梦国攻打昌米国的机会,南下收复汉河流域,这样他们国家就会用你”。

江湖人说道:“我知道,汉河发源于大中岭南麓,注入岷江,这里原来是汉川国的领土,十年前被景洪将军出门占领,现在景洪死了,云梦国穷兵黩武,又东出攻击。我看有机会说服汉川王,真是谢谢刘兄提点了”。

云昭君听道这里,就过去坐在了他们那桌,说道:“兄弟莫不是要去汉川国,我可以引见”。江湖人问道:“你是何人?”。云昭君说道,我就是汉川国大将云鹤的儿子”。因为她是女扮男装,故有此说。江湖人一听,云鹤他听说过,就信了,让云昭君一起坐下喝酒。

云昭君继续问道:“昌米国北面是那个国家?”。江湖人说道:“昌米国北面是一片均高一千二百米的高原山地,东西括八百公里,南北括六百公里,这片高原山地的东北方向,是从其延伸出去了稳泰岭,北夏河在这里折返北回而去。北边就是宋原国。高原山地的南边,就是南夏河过了江夏口后,通过的一片河谷走廊。这片河谷走廊叫做夏谷走廊,并高原山地都是双夏国的地盘了。云梦国为了夏谷走廊,经常也是和双夏国开战”。

书生问道:“兄台来这云梦国做甚”。云昭君就说了来意,书生说道:“我劝你还是先回去,你这个时候去谈事情是没有效果的”。江湖人说道:“兄台带我去你们国家,我亲自告诉你们国王这里情况,他也不会责怪你,你回去也好交代”。就这样,云昭君带着这个江湖人又转回了汉川国,这个江湖人叫李子兴。汉川国一听有这么好的机会,就封了他为讨南先锋将军,跟着云鹤将军驻守在岷江的汉河汇入口。

话说这个汇入口,四面宽阔,在岷江东北边靠近大中岭的一侧,汉江以南是云梦国,汉江以北是汉川国。岷江西南边靠近巴剑岭的一侧,沿着巴剑岭脚下都为汉川国国土,一直向南深入到巴剑岭南端。他们两国为了这巴剑岭脚下的岷河平川,也是屡次开战,汉川国失败的多,无奈割让了汉河南岸土地给了云梦国。汉川王心意难平,欲等机会收回,没想到这个机会来了。云鹤没有让女儿跟着,又把她调回了岷夏口。吴宽余知道了自是很高兴,暂且不表。金有妙和冯妙还是在觉明院听上师**。般伽弥陀讲道:“金刚经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何以故?比如说昨天你在某处见一棵树,你说树在。今天你告诉我说,你在那里见到一棵树在,实为你心在,这个时候树或许已经砍伐”。

金有问道:“如上师所言,那世间一切相,离了见听嗅尝觉,皆为心在,并非境在。平时我说心的时候,是因为心里有知道,离了知道,那此心也就没有了。这样的话,那见闻觉知的用性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般伽弥陀说道:“菩提真如妙性,就是见闻觉知性用。它当用当有,当体即归。世间一切,当体发生,循业轮转。世人不知菩提真相,故迷为心者”。

般伽弥陀继续说道:“故过去种种,皆心为在,此心觅不可得。同样的道理,你当下又一处见树,你又会说心树同在,名心一如为心在,那当下心应该是可得的吧。实则亦不可得,何以故?因为当下知道心在的,还是那个知是根本,知性为菩提真如觉明之性,性然自发,故当下心亦不可得”。

说到这里,金有妙说道:“我明白了,菩提觉明之性,从未有失,何言得者?明障六性发用,了障六尘即如是。如是本在,非色非声,非世间一切相。了了分明,即色即声,即世间一切相。此见即明,了障于中”。

般伽弥陀说道:“是的,此见体从未中断,并未失去,何言可得?然人们会说,活着有眼睛故见性不失。其实,此见并不受身体影响,亘古不失。然过去现在未来之心,为人妄立”。

冯妙元问道:“我实不能明白此妙明精见,身体死了还不动不失呀,启请上师为我解答”。

般伽弥陀问道:“你认为什么样的东西会死?

冯妙元答道:“逐渐变化的东西,比如身体”。般伽弥陀说道“那此见可有变化?”。

冯妙元说道:“10岁和80岁并无有异”。般伽弥陀说道:“是故可知,此见即你真性,了了分明,恒古不失。然心为你对障分别而起的知见,虚妄不实”。他们俩听完,随喜赞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