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 > 第221章 对于「二房」的新认识

封氏说到的这段儿,贾琏自然不陌生。

原书里在前几回就写到了,他还是有些印象的:不就是贾雨村因记得那娇杏的回眸一瞥,于是考中进士,外放为大如州知府之后,来大如州赴任,巧的是遇到了娇杏在外头买线,于是贾雨村派人向封氏求娶娇杏当小妾。

娇杏过门不到一年,就给贾雨村生了个儿子。又只过了半年之后,贾雨村的原配夫人就过世了,然后人家贾雨村就将娇杏扶正当了正室!

当年看到这一段儿,他就曾感叹,曹公给娇杏的名字取得太保守了,她哪里是「侥幸」啊,她简直是命好到爆好嘛!

首先她就那么随便一瞥,就能瞥中个进士。要知道古代考中进士的比例那可实在是太小概率事件了,一万个秀才里才能有一个考中进士,而且秀才都得是贾珠那个级别的啊!

二来,娇杏就算回眸对贾雨村那么一瞥,可是显然娇杏自己都没把贾雨村太放在心上,就连贾雨村当了知府太爷,坐在大轿子里跟娇杏在街上两眼一碰,娇杏都没能想起来他是谁,只心下疑惑好像在哪里见过,而且等回去之后就丢过,不放在心上了。可是!这位见多识广的进士知府竟然就对这么个丫鬟一见钟情、非卿不娶了!这概率又得是多小!

三来,她进门一年就有了孕,生下来就是个儿子!

四来,又半年,贾雨村的原配就「识趣」地去世了!

一个小小丫鬟,摇身一变成为进士知府的正室夫人,而且随着后来贾雨村高升,位列三公,成为官居一品的大司马,那娇杏干脆是从一个丫鬟变成了一品诰命夫人!这简直是大女主爽文的套路嘛!

而且,人家还有夫君的一见钟情,身边还有儿子傍身!啧啧,一个古代女子的完美人生啊简直!

贾琏原本对这一段儿只有感叹,却没什么感触。只是如今身临其境,再听封氏讲到这段儿时,他心下才猛然一凛。

不对,他当初看原书的时候,竟又忽略了好几处细节!

首先就是贾雨村先娶娇杏为「小妾」这个问题。因为原书写的是「二房」,他就理所当然地按照后世的理解,什么二房、侧室的统统都是妾嘛。他却忘记了要结合大清的时代背景。

大清有侧福晋,而这侧福晋她是妻,不是妾!

贾琏便赶忙竖起耳朵细听封氏对这段的重新讲述:“……娇杏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贾府台嫡妻忽染疾下世,贾府台便将娇杏扶侧作正室夫人了。”

贾琏耳骨一动,捕捉到了那个词儿——「扶侧」!

没错,「扶侧」就是大清的时代背景之下,以侧福晋为嫡福晋的专有名词儿!

他忍不住拍了自己脑瓜顶一记:他当初怎么忘了,大清的历史背景下是不准以妾为妻的,如果娇杏的这个「二房」等同于小妾的话,那么娇杏是不可能被扶正的!否则贾雨村的官儿就没了!

更何况娇杏原本是丫头,是奴籍啊!

贾琏有些激动,忙问封氏,“……莫非娇杏出嫁之日,娘子以及将她放良,甚至收了她为义女?”

唯有如此,娇杏才不是以奴籍为妾,反倒是以良籍为「二房」,然后再以侧室的身份为扶正!

怪不得原书里,贾琏原主儿给尤二姐的身份就是「二房」,虽然后世的读者也有许多坚称尤二姐也是妾,甚至是外室,但是若以娇杏为例,可以揣度曹公的原意,尤二姐就是「侧福晋」,是响当当的妻,而绝非小妾!

所以尤二姐便是进了贾府,也被称为「二奶奶」。尽管她这个「二奶奶」跟王熙凤那个「二奶奶」不是一回事,而是在相对于王熙凤这位正室「大奶奶」之下的「侧室二奶奶」的意思。但是「奶奶」就是妻,而非「姨娘」或者「姑娘」啊~

封氏叹息点头,“自然如此。小哥也不想想,贾府台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过来,事后又赏我父亲百两黄金……这哪里只是娶一个丫头的规制!”

“贾府台肯如此抬举娇杏,我们自然承他心意,我父亲也乐得奉承贾府台,于是一力促成放良、收养之事。更何况娇杏这些年陪伴在我身边,从英莲走丢之后,我心下也早将她和瑞萱看成是自己的女儿一般,这便更是做了个顺水人情。”

贾琏心跳加快。

“所以如今娘子您虽说被封老爷子计较,但是您却已经有了贾府台岳母的名分。于是无论是封老爷子,还是您封家的亲族,乃至他甄家的亲族,便都没人敢来找您的麻烦,对么?”

封氏被丈夫不明不白地抛弃,回来投奔娘家,这样的女子在古代境遇会极其的被动。

若是娘家一力护着还好,可她偏遇到封肃这样一个不是东西的爹,那封氏原本有可能被甄家亲族吃绝户,或者又被自己封家的亲族再给逼嫁出去!

可是这一切却都没有发生,封氏尽管被自己亲爹算计些金钱去,却好歹还能在这个时代下能关起门来,安静度日。想来,这也的确就是因为身为「贾雨村岳母」的身份保护了她啊!

尽管贾雨村在迎娶娇杏之后不久就曾经被罢官,不再是大如州知府。但是贾雨村终究是进士,在古代连举人都是「举人老爷」的时代之下,进士也依旧是普通老百姓无人敢惹的。于是封氏在那几年之中,也并未受苦。

封氏说完,淡淡含笑,“当年我夫君不过是资助贾府台五十两纹银而已,贾府台归来先送我两封银子、四匹锦缎,这便是价值千两;后又赏我父亲百两黄金……即便说我夫君当年曾小小帮过他,他已是数十倍的回报了。”

“就更别说这十余年来,多亏有他的照拂,我才能安安静静活到今日……这就更不是他欠我们,而是我们欠他许多了。

结束与封氏长谈,贾琏心情澎湃。将鸳鸯、蔡昭留下陪香菱,自己当晚就坐船直奔金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