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 > 第237章 那几百万的银子

姑苏知府当场一个激灵,原地整冠服、正仪容,就想原地下跪。

贾琏伸手一把撑住他手肘,“大人,都说是「密旨」了。你现在就下跪,这还「密」个什么劲儿?”

姑苏知府膝弯也是一颤巍,赶忙站住了。

姑苏知府赶紧伸手向后堂,做了个「请」的手势。

贾琏不慌不忙,“大人先请。”

两人进了后堂。

姑苏知府重新整肃衣冠,膝盖一软,又要跪。

贾琏再度给扶住,这会子堆了一脸的笑,欠揍地说,“大人别跪,该跪的是卑职。”

姑苏知府便一眯眼,“琏二爷这是,什么意思?”

贾琏冲他眨眨眼,“不瞒大人——没密旨。”

姑苏知府的官帽翅儿都差点被气歪了,“什么?没密旨?”

“琏二爷……贾琏!你这是假传圣旨,这是大不敬之罪,你项上人头怕是不想要了?”

贾琏赶忙拱手道歉,“大人息怒,卑职该死。”

“只是有要紧的事,必须得跟大人私下里说。即便不是真的密旨,也相当于密旨了~大人随卑职进来,这一波绝对不亏。”

姑苏知府半信半疑,“那你就别再打哑谜了!有什么事,赶紧着说罢!”

看姑苏知府已经快要不耐烦了,贾琏也玩儿够了,这才郑重其事起来,从怀中纸儿包纸儿裹地掏出一个小匣子。

这回贾琏没吱声,可是姑苏知府一看那小匣子就又紧张了起来。

因为这匣子他虽然没资格使,但是久在官场,他却是听说过的呀——这可是大臣给皇帝密折专奏所用的红漆密折匣!

虽说这不是密旨,但是这里头东西的分量也不是他一个姑苏知府能扛得住的啊。

姑苏知府膝盖又有点发软,贾琏无奈叹息一声,伸手又给捞住。

然后善良地给他解释:“……我林姑父生前最后一份皇上批阅后发还的密折。”

“这虽说不是直接的密旨,但是上头有皇上朱笔御批,我方才的玩笑也不算太过分吧?”

姑苏知府马上点头承认:“皇上的御批,那就同样也是圣意,究其内质的确与密旨相当!”

姑苏知府说着,这回还是坚定不移地又跪下了,就对着贾琏手里这个小匣子行了叩首礼。

贾琏既然拦不住么……也只好就这么站着生受了。

等姑苏知府起身,贾琏才进一步解释,“这密折也算是我林姑父的遗嘱,还请府台大人上眼。”

姑苏知府又来了一套繁文缛节,焚香、净手之后才亲自打开密折匣。

细细看过,竟然大哭出声。

“林大人啊……林大人为国为民如此,叫下官惭愧之至!”

贾琏也跟着红了眼圈儿。

姑苏知府的大哭真假不说,贾琏这回红了眼圈儿却不是全然演戏。

——这封密折中,林如海向皇帝叩首自述已知自己身子熬不过今年去了。按理年底该向朝廷解付盐税,但是因为他身体的缘故,今年的盐税征收并未完成,于是乎恐怕无法按时向朝廷解付盐税。

还有,因盐商狡猾,每年必有「少引多盐」之事。也就是说盐商到盐场提盐,并不严谨按照盐引上的数量提盐,而是利用买通盐工等方式多夹带盐出去,这便形成了额外的巨额利润。

往年林如海都会亲自监督彻查此事,一个一个将盐商夹带出去的私盐给定量作价,补回朝廷损失。可是今年他同样是因为自己的身体不支,此事竟未能完成。林如海说,就按照往年的数目,暂时算作今年的数目。

这两宗的银子加在一起,林如海奏请皇帝,先用自己的家产垫付。

等他身故之后,皇帝派来新的盐政,将盐税重新征收了,再请朝廷发还他的财产就是。

林如海如此诚意,皇帝御笔朱批,连连几个「岂可」二字。

但是念在林如海用心至诚,又是他病重之时的奏请,皇帝不忍心拒绝,这才「勉为奏准」。

贾琏抹了抹眼睛,向姑苏知府摊手,“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今儿既然府台大人做主,要将林姑父的家产散与林氏族人,那么便要先计算清楚给朝廷的,余下的才能私分了不是?”

姑苏知府当然明白自己这官儿可是朝廷给的,他当然得首先确保朝廷的利益啊!

他立即拍胸脯,“琏二爷放心,此事本官必定亲眼盯着,一定先结清了朝廷的,然后才能给他们私分!”

贾琏淡淡垂眼,“……林姑父身后家产这事儿呢,谁也不知道林家究竟有多少家资。若是够朝廷这笔银子,那敢情好;可如若不够的话,也得先委屈林氏族人一起替我林姑父先凑凑。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林氏族人也该为我林姑父身后尽一点心意不是?”

姑苏知府方才可是当众答应过贾琏说的「权利与义务对等」,且这是皇上御笔朱批准奏了的,他哪儿敢还有半点怠慢!

“琏二爷说的是。这件事,理应如此!”

贾琏抬眉轻笑,“我在京中还有急事,不便在姑苏耽搁太久。这件事便拜托给府台大人了。”

“待我回京,若是皇上召我问及此事,我必定向皇上禀明府台大人在此事上两肋插刀、鞠躬尽瘁!”

姑苏知府登时激动了,“还望琏二爷万万在皇上面前,替本官多多美言几句。”

这事儿丢给姑苏知府,贾琏笑眯眯先行离去。

去岁他们从京城南下,是冬底;今年北上回京,又已然是冬底。

于是依旧按着去年的法子,以马匹拉冰床,风驰电掣而归。

只是去岁南下时,虽知林如海病重,然则彼此心中还都有一线侥幸;如今,却已然是阴阳两隔,今生无缘再见。

黛玉一路上坐在窗边,时常凝思。

是悲伤,却也有成长。。

刚出扬州,蔡昭来报:“应天府贾大人在岸边相候。”

贾琏亲自迎接,却见这回可不是贾雨村单身一人而来,反倒是带着家小。

贾琏心下一动,忙上前笑问:“若我没猜错,雨村先生这是要高升进京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