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400个民间鬼故事 > 第1章 荒祠

400个民间鬼故事 第1章 荒祠

作者:好想吃烤肉拌饭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09 01:31:11 来源:书海阁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在偏远的巴蜀之地,有一座名为清平镇的小村落,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仿若世外桃源般躲过了外界的硝烟。

镇中有个叫小虎的顽皮孩童,年方十二,生得虎头虎脑,整日带着一帮小伙伴在山野间疯玩。这日午后,小虎和同伴们在村外山林里追野兔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蜿蜒小径。小径两旁杂草丛生,荆棘密布,却似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吸引着他们。

“走,咱顺着这条路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啥好玩的宝贝!”小虎兴奋地叫嚷着,率先踏入小径。其他孩子虽有些胆怯,但在小虎的怂恿下,也纷纷跟上。

曲曲折折地走了许久,眼前豁然出现一座古老破旧的祠堂。那祠堂大门紧闭,门匾上的字迹斑驳难辨,周身散发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门环是两个造型怪异的兽首,铜绿斑驳,仿若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这是啥地方啊?咱村里咋从没听说过有这么个祠堂。”小伙伴中一个叫石头的孩子怯生生地问道。

小虎好奇心作祟,哪管那么多,上前抬手就去推那大门。厚重的门板在“嘎吱”声中缓缓开启,一股尘土味夹杂着丝丝寒意扑面而来。祠堂内光线昏暗,几缕透过雕花窗棂的微光,勉强照亮了部分空间。映入眼帘的是正中央一座高大却落满灰尘的塑像,塑像面容模糊,看不清眉眼,但其身姿挺拔,透着股庄严肃穆之感。塑像前的供桌上,摆放着几个破旧的陶碗,碗里早已干涸的祭品黑黢黢一片,不知是何年月所留。

“咱快出去吧,这地方阴森森的,怪吓人。”有孩子打起了退堂鼓。

“怕啥,有我小虎在呢!”小虎嘴上逞强,心里其实也有些发毛。就在这时,祠堂深处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簌簌”声,好似有人在低语,又仿若老鼠在啃噬东西。

小虎壮着胆子,朝着声音来源处走去,其他人犹豫再三,也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只见祠堂后院有一口枯井,井口不大,周围的砖石长满青苔,那声音正是从井下传来。小虎趴在井口,探头向下望去,黑洞洞的井底深不见底,一阵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下面啥也看不见,咱还是走吧。”小虎说着,刚要起身,却感觉衣领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了一下,整个人差点栽进井里。他惊恐地大喊起来,同伴们见状,赶忙上前七手八脚地把他拉回。

众人慌慌张张地跑出祠堂,一路狂奔回村。回到家后,小虎就发起了高烧,整个人昏迷不醒,嘴里还不时说着胡话,什么“放过我”“别来找我”之类的。小虎的爹娘急得团团转,村里的郎中来看了,也摇头叹气,开了几副药,却毫无起色。

村里的老人们听闻此事,纷纷摇头,说那荒祠邪性得很,定是孩子们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小虎的爹娘四处打听解救之法,访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问遍了每一个可能知晓一二的人。终于,从一位年逾古稀、平日里深居简出的李阿婆那里得知,多年前,清平镇曾遭遇过一场罕见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当时的镇长为了祈雨,听信了一个江湖术士的话,从外乡掳来了一对年轻貌美的姐妹,说是用她们的鲜血献祭,方能感动上苍。姐妹俩被囚禁在那座祠堂里,受尽折磨,最终含冤而死。自那以后,那祠堂就开始频繁传出灵异之事,镇上的人也渐渐不敢靠近,久而久之,便成了荒祠。

小虎的爹娘听后,心急如焚,赶忙按照李阿婆的指点,准备了香烛、纸钱、猪头肉等祭品,前往荒祠祭拜。当他们来到祠堂前时,发现原本紧闭的大门竟然敞开着,里面透出微弱的光亮。二人心中忐忑,却也顾不上许多,硬着头皮走进祠堂。

祠堂内,那塑像前不知何时竟燃起了几簇幽绿的火焰,将整个空间映照得格外诡异。供桌上的祭品摆放得整整齐齐,竟与他们带来的一模一样。小虎的爹娘惊恐万分,颤抖着双腿,将带来的祭品一一摆上,跪地磕头,口中念念有词,祈求怨灵放过小虎。

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蜡烛瞬间熄灭,黑暗中,隐隐传来女子哀怨的哭声,哭声越来越大,回荡在整个祠堂。小虎的爹娘吓得抱头痛哭,不敢动弹。

许久,哭声渐渐停歇,一道幽幽的白光从井底升起,化作两个身着白衣的女子身影,面容清丽却透着无尽哀怨。其中一个女子轻声开口:“我们姐妹二人在这暗无天日之地受苦多年,本想找那镇长报仇,却不想今日被你们的孩子无意冲撞。看在你们诚心悔过的份上,我们且饶他一回,但你们需答应,将我们的尸骨妥善安葬,让我们得以安息。”

小虎的爹娘如小鸡啄米般点头,连连答应。待白光散去,他们赶忙跑回村里,召集了几个胆大的青壮年,带着工具返回荒祠。众人小心翼翼地下到井底,在井底深处找到了两具早已化为白骨的尸骸,用布裹好,带出井外。随后,在祠堂后的山坡上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将尸骨安葬,立了墓碑,又摆上祭品,诚心祭拜。做完这一切,小虎的病情果然逐渐好转,没过几日便痊愈如初。经此一事,清平镇的人对那荒祠更是敬畏有加,时常有人前来上香祭拜,祈求平安。而那座荒祠,依旧静静地矗立在山林之中,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只是此后,再也没有传出过灵异之事,仿若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时光荏苒,一晃百年过去,清平镇早已不复当年模样,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朝代更迭,当年的故事也渐渐被人遗忘。镇上来了一个名叫杜若的年轻画师,他生性洒脱,喜好游历山水,听闻清平镇周边自然风光秀丽,便慕名而来。

杜若在镇中住下后,每日背着画架,穿梭在山林之间,寻找创作灵感。一日,他也如当年的小虎一样,偶然间发现了那条通往荒祠的小径。杜若满心好奇,沿着小径前行,不多时便见到了那座传说中的荒祠。

此时的荒祠,经过百年风雨的侵蚀,更加破败不堪,大门摇摇欲坠,屋顶的瓦片掉落大半,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和藤蔓。杜若却如获至宝,他觉得这荒祠充满了神秘的艺术气息,当即决定在此处写生。

他支起画架,调好颜料,专注地描绘着荒祠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洒在荒祠上,给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杜若沉醉其中,竟忘了时间。

当夜幕完全降临,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杜若才惊觉该回镇了。他收拾好画具,起身准备离开,却发现祠堂的大门不知何时又关上了。杜若上前推门,门却纹丝不动。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环顾四周,只见周围的树木在月光下仿若张牙舞爪的怪物,风声呼啸,似有无数怨灵在低语。

杜若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绕到祠堂后院,想看看有没有其他出路,刚走到枯井边,就听到井下传来熟悉的“簌簌”声。杜若头皮发麻,他想起了镇中关于荒祠的传说,心中暗叫不好。

突然,一只苍白的手从井下伸出,抓住了杜若的脚踝,紧接着,一个哀怨的声音从井下传来:“你为何又来打扰我们的安宁?”杜若惊恐万分,拼命挣扎,却发现那只手的力气极大,怎么也甩不掉。

慌乱间,杜若看到了地上的画架和颜料,他急中生智,抓起一把颜料,朝着井下扔去,口中大喊:“我无意冒犯,只是被此处美景吸引,前来作画,求你们放过我!”颜料落入井下,一时间,井下传来阵阵痛苦的呻吟声,那只手也松开了。

杜若不敢停留,转身朝着祠堂外狂奔,一路上跌跌撞撞,不知摔了多少跤。好不容易跑到那条小径上,却发现小径两旁的杂草疯长,仿若迷宫一般,让他找不到出口。

就在杜若绝望之时,前方突然出现一道亮光,他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朝着亮光奔去。待他走近,才发现是一个提着灯笼的老者,老者面容和蔼,眼神中却透着几分神秘。

“年轻人,这么晚了,你怎么会在这儿?”老者问道。

杜若喘着粗气,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者。老者听后,微微皱眉,说道:“你这孩子,怎的如此莽撞,那荒祠岂是随便能去的地方。罢了罢了,跟我走吧,我带你回镇。”

杜若感激涕零,跟着老者回到了清平镇。回到住处后,杜若大病一场,卧床数日才渐渐康复。康复后的杜若,收起了往日的随性,他深知这世间有些神秘力量不可触碰。从此,他离开了清平镇,踏上了新的旅途,只是那荒祠中的恐怖经历,成为了他一生都无法忘却的噩梦,时刻警示着他敬畏未知,敬畏自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