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小爷只想苟活啊 > 第198章 以民为本

小爷只想苟活啊 第198章 以民为本

作者:嗷呜一口千层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9 04:12:47 来源:书海阁

先前问话的人,被郑旦怼得也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也不乏一些思想进步的人,甚是赞同郑旦的观点。

郑旦忽而觉得自己有些失态,毕竟封建社会,思想深深根植在脑中,哪能一下子改变呢。

整个院子的人,围成了一大圈,

只听得有人又问道:“修容公子,对当下的孝道有异议,也对男尊女卑有异议。那么对先前提到的忠君也有异议了?”

郑旦撇撇嘴,淡淡道:“那我得听听,你们是怎么个忠法。”

有人急急答道:“当然是以当今圣上为最大。我等要为圣上护好这江山,护好这天下。”

“是啊,是啊。愿为圣上尽绵薄之力。”

一些人纷纷附和着。

郑旦甚是无奈道:“那,你等这愚忠,也不必忠了。”

郑旦这话,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小声道:“修容兄,可知你这话,会招来杀身之祸啊。传到圣上耳中,可是要被斩首的。”

郑旦突然,不知道哪来的底气,双臂往椅子扶手上一搭,冷笑一声,道:“谁敢斩我?这天底下还没有敢斩我的人。”

这句话,更是让众学子咋舌,愕然。

只有立在旁边的刘禹锡轻笑起来。

不知是,郑旦终于符合他要求的帝王气质,还是,就是喜欢郑旦狂妄的样子。

便见郑旦翘起了二郎腿,慢悠悠道:“这天下从来就不是楚家的,也不是哪个家族的。它是属于广大百姓的。”

郑旦的话还没说完,这“百姓”二字又引得众人睁大了眼,张圆了嘴。

毕竟在这封建王朝说二十一世纪的三观,怎么听怎么突兀。

这就是郑旦经常说的,不能去过多干涉一个世界。

变化是逐渐的,不能是拔苗助长的。

但是,无论是当今还是未来,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这是无可厚非的。

于是,郑旦也不管这些朔国的未来,是多么理解不了,多么不可置信,

依然,娓娓道来,“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而楚家,不过是,这朔国的百姓推选出来的领袖,带领着大家,实现国富民强,实现繁荣昌盛。让朔国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可以幸福美满。”

“我说这天下是百姓的,你非要说是当今圣上的。那若这圣上昏晕无能,使朔国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时候,你们还拥戴这圣上吗?你们不会被压迫至揭竿起义吗?”

“就算你们不会,总有人会推翻这政权吧。到时候,它还姓楚吗?所以,国家从来都是百姓的国家。为百姓谋福祉,以民为本,才是一个国家发展,延续,永存的根本。”

郑旦这大白话,突然让这院落安静了下来。

大家听到了新的声音,新的观念。

是多少蠢蠢欲动的新青年,对现行的教育思想有所不满,却不知到底哪不对,该怎么反驳,或是不敢反驳,

仿佛这样大逆不道的语言被世代相传,根深蒂固的思想所禁锢,而这固守的思想是不能忤逆的存在。

突然间,在郑旦的嘴里,圣上不是最高大的了,而是这平民百姓。

大家在这惊人的观点里理解、前进、深化。

望着这些新青年在思考,郑旦多少有些沾沾自喜,

于是,又在这寂静中,淡定道:“所以,以后你们若是入了仕途,凡有举措,改革,均要以百姓的福祉和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圣上个人的利益。长此以往,你们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朔国,突飞猛进的朔国,军民一心的朔国,强大无比的朔国。”

在这寂静一片,像是顶礼膜拜的场面中,郑旦的画像也完成了。

负手而立的人,宛若仙人,跃然纸上。

郑旦欣赏着画像,忍不住自恋道:“小爷真是好看。”

郑旦一高兴,拿起纸笔,用那狗爬的大字,盗用宋代朱熹的名言,洋洋洒洒写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以民为本。

看着这笨拙的“本”字小的可怜,“稷”字又歪歪扭扭,硕大无比的书法,这一众少年,脸上不知是钦佩还是错愕,

总之,神色各异,说不出的多姿多彩。

此刻,郑旦却是一副坦然,笑道:“我的草书,你们学不来。”

刘禹锡立刻反驳道:“谁说的?我可是会。”

郑旦不甘示弱,“你那是低仿,连我自己,每次都写不一样。”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便听刘禹锡道:“各位,改日再会。我要和我贤妻去用中食了。

“刘兄,这里也是有昼食的,不如和我们一起吧,我们还想听听修容兄独到的见解。”

“是啊,是啊。”

几个少年附和着,挽留。

“他难得和我出来,我已经订好了地方,改日我们再聚。”

刘禹锡拱手,便牵了郑旦移步离开。

郑旦回首,挥手和少年们道别。仿佛头顶上的光芒依然在萦绕。

便见先前的少年,快步跟了出来,

在郑旦上了马车那一刻,“扑通”跪地,悲怆道:“请太子殿下,先为我这个百姓谋福祉吧。”刘禹锡一把拉人进了马车,问道:“你怎么知道殿下身份的?”

那少年跪地道:“我一直在为我弟弟的事奔波。可是,谁愿意管我这个穷书生呢,人人都觉得我弟弟弑父,该死。我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想着只有朝中人可以帮我了,偶尔听说,太子殿下特立独行,行事随意,我觉得定会帮到我。可我一个平民怎么能见到深入简出的太子啊。我的同窗透露刘大人您总在这里聚会。我便花了钱进来,只等有机会面见太子殿下了。”

少年抹了一把泪,激动着,“当我听到殿下说,没人敢杀的时候,我便知道是太子殿下了。后,太子殿下说了这么多与当今格格不入的内容,我便更加确定了。”

说着,少年重重磕了几个头,哀求道:“请太子殿下救救我弟弟。”

郑旦抬手示意少年起身,道:“嗯…禹锡你去办吧,改判入狱两年。”

少年急道:“不是说,可以无罪释放吗?”

“这个,你弟弟的事,毕竟是开创的第一例,难免会引发一些人,产生极端的行为,觉得见义勇为等同于可以杀人。所以,还是要轻判的。而且对固旧的思想来说,是要慢慢改的,一蹴而就,怕会有反效果。”

“是,只要不死就行。多谢太子殿下。”这少年又要下跪。

郑旦拉住了身形,道:“以后见我就不必跪了。嗯…你好像是不能科考,对吗?”

郑旦说着,转向刘禹锡,道:“一并办了,必须能科考。”

少年急得拱手,欣喜道:“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太子殿下。”

刘禹锡示意少年可以走了,叮嘱道:“不要透露太子殿下的身份。”

少年说着“是”,迈着颤抖的步伐,下了刘禹锡的马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