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193章 文鸯拜父投明主 蜀汉扩疆庆新功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英雄相惜化干戈 猛将归心助蜀汉。

书接上回,话说杨再兴等人返回大营后,那营中一片热闹景象。士卒们忙着安顿马匹、器械,各归其位。将领们也没闲着,各自指挥麾下兵马,有条不紊地进行休整。一时间,营中虽略显忙碌,却也井然有序。

略作休整之后,众将齐聚中军大帐。那中军大帐,甚是宽敞,帐中烛火通明。虎皮大椅上,杨再兴端坐正中,两侧依次坐着赵云、徐质、丁奉、毋丘俭、文钦、文鸯等诸位将领。众人面色凝重,皆知今日之会关乎后续战局之发展。

作为降将的毋丘俭与文钦,更是不敢怠慢。二人深知,若要在蜀汉军中立足,需得有所表现。

于是,二人忙着递交投名状,表示愿意帮助蜀汉劝降上党郡治下各县。文钦上前一步,抱拳道:“杨将军,吾与上党郡缘分颇深,各县守将多有旧识。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劝其归降大汉,以表吾等投诚之决心。”毋丘俭也在旁点头称是。

杨再兴见两人表现积极,心中甚喜,站起身来,大笑道:“二位将军有此心意,实乃大汉之福。若能顺利劝降,功不可没。”言罢,对二人一番勉励,众将尽皆称善。

众将散去后,大帐中只剩下杨再兴与文鸯。杨再兴目光落在文鸯身上,越看越觉得这少年与赵云当年颇有几分神似。那股子英气、那矫健的身姿,还有那眼中的倔强与果敢,活脱脱就是年轻时赵云的模样。

杨再兴心中恶趣丛生,嘴角微微上扬,看向文鸯,缓缓说道:“次骞啊,你如今虽降了我大汉,但你可知,这降将之路,可不好走啊。”

文鸯一听,心中一紧,忙抱拳问道:“杨将军何出此言?还望将军明示。”

杨再兴背着手,在帐中踱步,边走边说道:“你想啊,朝中若无人帮衬,日后论功行赏、加官进爵之时,恐有人从中作梗。即便你有再大的功劳,也可能被埋没,仕途怕是不顺呐。”

文鸯听后,眉头微皱,心中暗忖,觉得杨再兴所言不无道理。他抬起头,眼中透着坚定,说道:“杨将军,吾心中对赵将军仰慕已久,子龙将军武艺高强、品行高洁,若能得他指点,便是文鸯之幸。不知将军可否代为引荐,让吾拜子龙将军为师?”

杨再兴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次骞啊,你有所不知,子龙兄长其实早有收汝为徒、传其衣钵的打算。”

文鸯听闻,顿时欣喜不已,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真的?若能拜子龙将军为师,鸯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将军所望。”

杨再兴见他如此开心,心中暗笑,语气一转,故作神秘道:“不过,次骞啊,你可知,这师徒之间,终究还是隔了一层。师父嘛,总会有一两招杀手锏藏着掖着,以防徒弟日后反超。”

文鸯一听,愣了一下,忙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杨再兴笑着说:“你若真想学子龙将军之枪术,不如直接拜他为义父。父子之间更为亲近,自不会有所隐瞒。”

文鸯听后,觉得杨再兴所言甚为有理,可心中又有些犹豫,毕竟此事重大,需得与父亲商量。他对杨再兴说道:“杨将军,此事重大,我需先行请示过父亲。”

杨再兴笑着点头:“去吧,有了答案再来找我便是。”

文鸯返回文钦处,将杨再兴与他所言之事,一一告知了其父。文钦一听,先是一愣,随即大骂道:“你这糊涂小子,如此好事,不答应下来,还回来禀告作甚?”

文鸯被骂得低下头,不敢言语。文钦骂完,心中却被文鸯的孝心感动,暗自思忖:“这赵云乃当世名将,若鸯儿能拜他为义父,日后定有出头之日。”

当即,文钦领着文鸯去找杨再兴,见到杨再兴后,文钦抱拳道:“杨将军,若鸯儿能拜赵将军为义父,是我父子俩的荣幸。还望将军成全。”

杨再兴见文钦父子俩如此识时务、知进退,心中大喜,说道:“好!二位且随我来。”说罢,领着二人去见赵云。

赵云正在营帐中擦拭涯角枪,见杨再兴领着文钦父子前来,心中诧异万分,放下长枪,起身相迎:“振武、文将军、次骞,不知三位前来所为何事?”

文钦命文鸯给赵云跪下,赵云原以为二人是为日前文鸯伤了自己而道歉,便想上前扶起文鸯,说道:“次骞,你这是作甚?快快起来,往日之事,赵某并未放在心上。”

杨再兴一把拉住赵云,笑道:“兄长,先别急,听完他们所请再扶不迟。”

文钦见文鸯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开口,便替他说道:“赵将军,小儿文鸯,对将军仰慕已久。他武艺尚浅,却也有一颗上进之心。我父子二人商议,想让鸯儿拜将军为义父,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赵云听完,心中一惊,感觉此事不太合适,连忙摆手道:“文将军,这万万不可。云何德何能,敢收次骞为义子?”

杨再兴在旁劝说道:“兄长,你看次骞这孩子,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品行也颇为难得。他对你一片赤诚之心,你就收下他吧。”赵云看向文鸯,见他眼中满是期待与渴望,心中不免有些动摇。再想到文鸯的武艺和潜力,若能悉心教导,日后必成大器。沉思片刻后,赵云点头道:“好吧,既然如此,赵某便收下这义子。”

文鸯一听,大喜过望,连忙磕头:“义父在上,请受孩儿一拜。”赵云赶忙扶起文鸯,眼中满是慈爱:“好孩子,起来吧。”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大营中就响起了号角声。蜀汉大军开拔,向着上党郡进发。那场面,真是壮观。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军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文钦因赵云收文鸯为义子一事,表现得更为积极。他纵马在前,心中盘算着如何劝降上党郡各县。

上党郡本就是文钦的势力范围,各县守将对他也颇为敬重。在文钦与毋丘俭的劝说下,那些守将见蜀军已三面合围,权衡利弊之后,纷纷开城投降,喜迎大汉王师。蜀汉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未费一兵一卒,便占领了整个上党郡。

此役大捷,杨再兴与赵云两人不敢居功,上表刘禅,对有功将士一一进行封赏。远在成都的刘禅收到奏请后,龙颜大悦,与诸葛亮商议之后,决定册封毋丘俭为抚北将军,文钦为镇远将军。

杨再兴等人接到刘禅的诏书后,开始商议军事部署。杨再兴率先开口道:“文将军与文虎在上党郡经营多年,熟悉当地情况。今番留汝二人并配以邓芝、徐质镇守上党郡,可保此地安稳。毋丘将军则调往太原郡在三叔帐下听令,不知诸位意下如何?”众人皆称善。

诸事安排妥当后,杨再兴也是给足了文钦父子面子,在离开前决定摆下宴席。这宴席规模甚大,军中诸将皆在受邀之列。关羽、张飞、魏延、姜维等纷纷携礼前来,庆贺赵云喜得义子。

宴席之上,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关羽手抚长须,笑道:“子龙,今日你收得如此佳徒兼义子,真是可喜可贺啊。”

张飞也在旁大声道:“哈哈,俺老张今日定要与子龙兄多喝几杯。”

赵云笑着抱拳回礼:“多谢诸位兄弟。次骞这孩子,日后还需大家多多关照。”

杨再兴在一旁打趣道:“子龙兄放心,次骞武艺高强,假以时日,说不定能超过我们这些老家伙呢。”众人闻言,皆哈哈大笑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再兴站起身来,举杯道:“今日,在诸位的见证下,子龙兄正式收下义子文鸯。此乃大喜之事,让吾等共饮此杯,为子龙兄和次骞庆贺。”

众人纷纷举杯,齐声高呼:“恭喜赵将军,恭喜文鸯!”

文鸯站起身来,向众人敬酒:“多谢诸位将军。鸯定当不负义父教导,为大汉效力。”

众人见状,又是一阵喝彩。这一场宴席,从白日一直持续到夜晚,众人尽兴而归。

之后,文鸯一直跟随赵云学习枪法。赵云悉心教导,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文鸯。文鸯也是天赋极高,一点就通,枪法进步神速。

一日,赵云与文鸯在校场上练武。赵云手持长枪,示范招式,边做边讲解:“鸯儿,这一招名为‘盘蛇七探’,关键在于出枪要快、准、狠,如灵蛇出洞,其势要灵活多变。”

文鸯目不转睛地看着,用心记下每一个动作。待赵云示范完毕,他拿起长枪,依样施展起来。只见他身形矫健,长枪如龙,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赵云在旁点头称赞:“不错,鸯儿,你已初窥门径。但要记住,枪法之道,不仅在于招式,更在于心境。心要静,方能洞察敌人破绽。”

文鸯抱拳领命:“义父教导,孩儿铭记在心。”

而此时,在曹魏一方,局势却愈发紧张。司马懿得知上党郡失守,又惊又怒。他深知上党郡战略地位重要,如今落入蜀汉之手,对曹魏极为不利。司马懿再三思索之后,决定上奏曹芳向其言明其中利害。

蜀汉与曹魏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未来的局势更加变幻莫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