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205章 诸葛妙计定鲁郡,联盟之间藏玄机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蜀魏联军兵临鲁县,大战一触即发。期间局势变幻,司马懿准备再度迁都,而接下来联军的行动将对三国局势产生新的影响。

话说那蜀魏联军在鲁县城下扎下营寨,连绵的营帐宛如一座钢铁之城,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昭示着大战前的紧张氛围。诸葛亮于中军大帐内召集众将商议军情,大帐内气氛凝重而肃穆。

曹仁、曹洪二将此前已接到曹植的诏令,此次攻打鲁郡之战,联军上下皆以诸葛亮为统帅,听从其调遣。待众将到齐,诸葛亮目光如炬,开始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

诸葛亮先是令曹仁、曹洪与徐质分别统军出击。曹仁、曹洪率领大军如猛虎下山,直扑保护通向鲁县粮道的王昶所部。徐质则率军向着镇守琅琊国的王基而去。这两路兵马如两支锐利的箭头,势不可挡。王昶和王基虽拼死抵抗,但在联军的凌厉攻势下,防线逐渐崩溃,最终败下阵来。

诸葛亮见初战告捷,又令张飞指挥士兵上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击城中敌军;令孟获下挖地道,企图从地下突破防线。一时间,鲁县城外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然而,钟会亦非等闲之辈,他在城中严密防守,对张飞和孟获的行动早有防备。联军的每一次进攻都被魏军顽强地挡了回去,攻城之战陷入僵局。

之后,诸葛亮又心生一计。他令文鸯率部开凿壕沟,围绕鲁县筑起一道防线。壕沟挖好后,再将沂水引入其中,鲁县瞬间成为一座孤岛,内外联系被彻底断绝。城中的伪魏军开始陷入恐慌,粮草供应逐渐紧张起来。

王昶与王基兵败后,心急如焚,欲率军回救鲁县。魏军将领们认为应当避开敌军锋芒,放其入城。然而,诸葛亮则不以为然,他准确地判断出王昶、王基二人的行军路线,提前命赵云在二人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伏兵。当王昶、王基的大军进入伏击圈时,赵云一声令下,蜀军如天兵天将般杀出。一时间,箭如雨下,喊杀声震耳欲聋。伪魏军猝不及防,被杀得人仰马翻。王昶、王基二人虽竭力抵抗,但仍无法挽回败局,大军溃败。二人收拢残兵败将后,渡过沂水,向着东海国狼狈逃窜。

此后,联军虽一连数日发起猛攻,但鲁县守军在钟会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孟获麾下的蛮兵勇猛无畏,挥舞着武器,如潮水般冲向伪魏军,几次都顺利杀上了城墙。但钟会在城头上指挥若定,伪魏军在他的激励下,一次次将蛮兵击退,鲜血逐渐染红了城墙。

就在联军久攻不下,战事陷入胶着之际,司马懿再度迁都的消息传至诸葛亮耳中。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知道时机已至。于是诸葛亮心生一计,传令各军停止攻城,命人将司马懿迁都之事写于布条之上,绑于箭上,然后射入城中。

钟会在城中见状,心急如焚,他深知此乃诸葛亮的攻心之计,赶忙下令收缴这些箭支,严禁士兵传阅消息。但消息还是如野火般蔓延开来,城中开始变得人心惶惶。士兵们开始担忧家人的安危,对坚守城池产生了动摇。尽管钟会竭力维持城中秩序,安抚麾下士卒,但为时已晚。

三日后,城内守军在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绝境下,终于发生了哗变。士兵们无心再战,城内一片混乱。诸葛亮见时机成熟,急令张飞、杨再兴、赵云、文鸯分别猛攻鲁县四门。

东门处,张飞一马当先,胯下乌骓马四蹄如飞,似一团黑色的闪电。张飞手持丈八蛇矛,矛杆在阳光下闪烁着乌金般的光泽,矛头寒光凛冽,宛如死神之镰。张飞那如雷般的吼声震彻云霄:“呔!贼军受死!”吼声未落,他已如天神下凡般冲向城门。在他身后,是他麾下的汉蛮步骑,这些南蛮勇士们个个身着藤甲,眼神中透着无畏的光芒。他们手持利刃,步伐迅猛,随着张飞的冲锋,如汹涌澎湃的黑色潮水般向前涌动。

城墙上的伪魏军见张飞杀来,纷纷搭箭拉弓,但张飞毫无惧色。只见他掌中丈八蛇矛舞动,那长矛在他手中化作一道黑色的光影,箭矢尚未靠近,便被纷纷拨开。汉蛮步军也迅速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抵挡着如雨点般的箭矢。靠近城门后,张飞大喝一声,用尽全身之力将丈八蛇矛刺向城门。那巨大的冲击力让城门都为之颤抖,发出沉闷的响声,仿佛在为张飞的勇猛而震颤。

南门这边,赵云白马银枪,宛如战神降临。照夜玉狮子四蹄生风,在战场上奔驰如电,白色的鬃毛随风飘舞,似天边的流云。

赵云冲入敌军阵中,银枪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伪魏军纷纷倒下。他的枪法精妙绝伦,每一招都直击敌人要害。或挑、或刺、或扫,伪魏军在他面前毫无还手之力。面对城门上倾泻而下的石块和箭矢,赵云轻松闪避,身姿轻盈敏捷。飞影骑们在他的带领下,迅速突破敌军防线,向着城门逼近。

西门战场上,杨再兴浑身散发着一股凛冽的杀气。 杨再兴手持苍狼赤月枪,枪身如同秋水,泛着冰冷的寒光,眼神冰冷地望向城门方向,口中挤出了一个“杀”字,便一马当先,率先冲向了敌军。杨再兴手中赤月枪如灵蛇出洞,瞬间刺穿一名敌军士兵的胸膛。他的动作迅猛而流畅,紧接着一个横扫,又有几名敌军被扫倒在地。鲜血溅在他的战甲上,更增添了几分他的威猛。背嵬军与敌军短兵相接后,个个以一当十,手中的武器挥舞得虎虎生风。杨再兴领着背嵬军不断向着城门推进,每一步都留下了伪魏军的尸体。北门则是文鸯的战场,他年轻气盛,满脸的英气中透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猛。文鸯手持长枪,风驰电掣般冲向城门,眼神中燃烧着战斗的火焰,那火焰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敌人都化为灰烬。他身后的飞影骑,如同一阵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

文鸯冲入敌阵后,长枪如雨点般刺出,每一次刺击都精准无比,伪魏军在他的攻击下惨叫连连。文鸯的枪法刚猛中带着灵动,时而如泰山压顶,时而如蜻蜓点水。飞影骑们在他的两侧,与他配合默契。他们或用长枪刺杀敌军,或用弯刀砍杀敌人,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在文鸯的带领下,他们迅速冲破敌军的防线,向着北门城门杀去。

在四人的猛烈攻击下,鲁县四门相继失守。城中守军被这如天神下凡般的四人以及他们麾下的军队吓得肝胆俱裂,乱作一团。

钟会见大势已去,无奈地领着本部兵马杀出重围,向着东海国方向而去。蜀军顺利入城后,诸葛亮立刻下令约束士兵,严禁抢掠百姓,迅速控制了城内的局势。

在稍作休整之后,诸葛亮开始谋划下一步战略。他先是令曹仁、曹洪统军攻打泰山郡。此时的泰山郡,因司马懿迁都,基本已经人去楼空。曹仁、曹洪二人率领大军一路进发,几乎未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便轻易占领了泰山郡。

而此时仍身在鲁郡的蜀军士卒们则士气高昂,摩拳擦掌,准备迎接下一场大战。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大军即将出发攻打东海国。就在出发前,杨再兴找到诸葛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杨再兴拱手道:“丞相,此时我们可以联络孙权,让其出兵攻打徐州的广陵、下邳两郡,以配合我军行动。”

诸葛亮听完,眼中一亮,心中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他深知,鉴于蜀魏之间的联盟关系,司马懿控制下的伪魏政权倒下后,蜀国势必要按照盟约将安平、鲁郡、琅琊等郡县交还与曹植。而此时联合孙权攻打徐州,一则可以挑拨魏吴之间的关系,让局势更加复杂,对蜀国有利;二则可以减少蜀军不必要的损失,让孙权分担一部分军事压力;三则日后若有机会从孙权手中夺取广陵、下邳等郡县,也不算违背盟约,此乃一石三鸟之计。

诸葛亮略微思考之后,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便秘密遣使入东吴,劝说孙权发兵攻打广陵与下邳两郡。使者带着诸葛亮的书信,快马加鞭赶往江东。

诸葛亮安排好这一切后,即刻发兵进驻琅琊国,与徐质所部会合。蜀汉大军进驻琅琊国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开始有条不紊地修缮城防,整军备战。而与琅琊国一水之隔的东海国,见蜀军并未大举进攻,顿时摸不清蜀军的意图,陷入了困惑与不安之中。

再说那蜀使到达江东后,很快便得到了孙权的召见,蜀国使臣将丞相诸葛亮的书信面呈于孙权。孙权本就早有攻伐徐州之意,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他看完书信后,心中大喜,随即便答应了下来。孙权当即修书一封,与诸葛亮约定,开春之后与蜀国共同征伐徐州。

此消息在东吴传开后,东吴上下一片沸腾。将士们纷纷准备兵器粮草,积极训练,期待着在这场大战中建功立业。孙权则在宫中与谋士们商议作战计划,他们分析局势,研究地图,试图找出最佳的进攻路线和战略。

此时的三国局势,因诸葛亮的这一系列谋划,再次变得波谲云诡。各方势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都在这盘乱世棋局中谨慎落子,而未来的走向,谁也无法准确预测。

这正是:鲁郡之战风云变,诸葛妙计定乾坤。联盟之间藏玄机,三国争霸战犹酣。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