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242章 子瑜求见路坎坷,尚香训子正后宫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江东局势因孙绍夺位变得风云骤起,蜀军兵临建业城下,东吴岌岌可危。在蜀军的强大攻势和江东四大世家的帮助下,孙绍不仅大仇得报,还顺利登上了江东之主的宝座。孙绍待江东局势稳定后,开始分封有功之臣,并重用四大世家后人。而诸葛瑾这边尚未得知东吴早已易主,其自建业启程后,一路辗转,奔赴成都,试图劝蜀退兵,幻想着挽狂澜于既倒。蜀汉这边,诸葛亮与刘禅各怀心思,以应对诸葛瑾之行。蜀汉宫廷之中,亦有暗流涌动,诸多故事,就此展开。

话说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吴国老臣诸葛瑾,肩负着东吴的重托,于成都城中四处周旋,竭心尽力托诸般关系,心心念念只求面见刘禅,陈说利害,劝蜀国退兵罢战,以解建业燃眉之急。

诸葛瑾这一路,着实是波折横生、备尝艰辛。自建业扬帆起航后,他搭乘舟船逆长江汹涌波涛而上,一路飘摇,终至江夏。幸得老将黄忠与丁奉未曾加以刁难,丁奉念及往昔同朝为臣的旧谊,还亲送其至江陵,为这羁旅倒也添了些许暖意。诸葛瑾于江陵别过丁奉,转走陆路,餐风宿露、披星戴月,途经孱陵、公安,直至临江。而后,又换乘舟船,沿着长江三峡的水路奋勇前行,历经磨难,才抵达永安。

此时诸葛亮这边,刚收到兄长诸葛瑾抵达永安的传讯,便即刻招来胞弟诸葛均,神色凝重、语重心长地嘱托道:“三弟,如今局势微妙,你且以吾赴南中平叛为由,待大哥抵至成都,定要设法拖住他,切不可使其轻易面圣,此事关乎大局,万望慎之又慎,莫出差池。”诸葛均虽满心疑虑,却也颔首应承下来。

彼时,尚被蒙在鼓里的诸葛瑾沿着陆路,心急如焚地朝着成都疾赶,历经一个半月的长途跋涉,终踏入成都城门。

刚入城,诸葛瑾便与前来迎候的小弟诸葛均撞了个正着。诸葛瑾心系前线战事吃紧,哪有闲情寒暄客套,忙不迭说道:“三弟,军情急迫,刻不容缓,吾无暇休整,你速带我前往相府,我需即刻与你二哥商议退兵要事。”

诸葛均面露难色,拱手解释道:“二哥早在三月之前,便已亲率大军奔赴南中镇压叛乱去了,此刻并不在成都呐。”

诸葛瑾闻听此言,额间汗珠滚滚而下,忧心如焚道:“这可怎生是好!蜀军已然兵临建业城下,迟一步,东吴便恐深陷生灵涂炭之境呐!”

诸葛均见状,赶忙问询:“大哥,究竟是何事致使局势如此危殆?”

诸葛瑾遂将蜀军如何一路势如破竹,现下已然直逼建业的情形,详尽无遗地讲述了一番。

诸葛均闻言,故作惊愕之态,略带为难地道:“大哥,小弟我官职卑微,仅为一小小长水校尉,平日里仰仗二哥恩泽,方能偶得面圣之机。小弟愿竭力一试,为大哥求见陛下,只是成与不成,实难断言呐。”诸葛瑾赶忙称谢,待诸葛均离去后,才于成都寻得一处馆驿暂且安下身来。

诸葛均带着消息,火急火燎地赶赴皇宫大殿。彼时,刘禅正与诸葛亮悠然自得、闲适惬意地品茗议事。诸葛均上前,将大哥诸葛瑾来意细细禀明。诸葛亮虽早已料定兄长此番来意,可听闻蜀军进展竟如此迅猛,仍不禁心头一震,手中茶盏险些倾落。

诸葛亮稳了稳心神,赶忙对诸葛均道:“三弟,你还须持续设法拖住大哥,断不可使其轻易谒见陛下。”

诸葛均领命而去后,诸葛亮转向刘禅,一脸肃然地谏言道:“陛下,此事干系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陛下宜速速召集群臣,通禀此事。这几日,群臣当极力回避诸葛瑾才是妥当之举。”

刘禅搁下茶盏,深以为然,连忙颔首应允,即刻传令召集群臣,齐聚朝堂。一时间,殿堂之内,气氛凝重,诸臣鱼贯而入,皆感此番议事定非寻常。

刘禅见众臣到齐,便率先开口,将诸葛瑾来意及当前江东局势大致讲了一番,而后又道:“诸葛瑾此番求见,欲阻我军伐吴之势,诸卿以为当如何应对才好?”

蒋琬闻言出列,手抚长须沉稳而言:“陛下,江东虽现危局,可诸葛瑾此人能言善辩,素有智谋。往昔孙刘联盟时,亦常周旋其间,如今若贸然与之相见,恐其以唇舌搅动局势,坏了丞相与陛下大计。依臣之见,应暂避锋芒,以拖待变,方为良策。”

黄权紧接着拱手道:“陛下,臣附议公琰所言。我军如今已兵临建业,占尽先机,断不可因诸葛瑾一人之求,便轻易改弦更张。”

刘巴亦上前一步,微微躬身道:“陛下,当下朝堂之上,须得统一口径,诸葛瑾不论寻到谁,皆不可松口透出半分可退兵之意。老臣以为,可对外只称一切军政皆由丞相统筹,陛下依丞相谋划而行,他处无可着力。”

董允神色严肃出列进言道:“陛下,宫廷侍卫这边,亦当加派人手严守,以防诸葛瑾情急之下做出莽撞之举,惊扰圣驾不说,还恐引得市井流言蜚语,乱了军心民心。”简雍捻须点头,慢声补充道:“陛下,老臣以为,不妨放出些风声,言说丞相南中平叛,不日便将凯旋,届时军政诸事自会有妥善安排,让诸葛瑾知晓,此时求见陛下,实无用处,劝他安心静候便是。”

孙乾亦附和道:“正是此理,陛下。吾等臣僚,各司其职,严守口风,朝堂上下一心,稳住阵脚,只言待丞相归来再做定夺,如此方为上策。”

伊籍轻摇羽扇,最后进言道:“陛下,可暗中差遣精细之人,留意诸葛瑾在馆驿动静,以防他另寻旁门左道,联络别有用心之人,妄图干扰我大汉宏图霸业。”

刘禅一一听来,不住点头,神色渐朗,沉声道:“诸卿所言甚是,朕意亦同。此番便依诸卿之计,严守回避,静待局势变化,万不可在此时节外生枝,坏了收复江东的好事。”

众臣齐声领命,各自依计行事,朝堂之上,旋即展开了一场悄无声息却紧密有序的应对部署。

两日后,诸葛均装作满脸愧疚地寻到诸葛瑾,长吁短叹道:“大哥,小弟这几日屡次求见陛下,皆未蒙恩召见,实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大哥怕是要另寻他途,寻些得力之人疏通关节才好呐。”

诸葛瑾闻言心急如焚,坐立难安。接下来数日,他又接连拜访蒋琬、刘巴、黄权等一干朝臣,可这些人皆是久历宦海、精明干练之辈,既已得了刘禅与诸葛亮的暗中授意,便都对诸葛瑾佯装不见,闭门谢客。

诸葛瑾无奈至极,只得再次找来诸葛均商议对策,诸葛瑾忧形于色地叹道:“三弟啊,吾如今已然计无所出,走投无路了,思量再三,唯有孤注一掷硬闯皇宫一途了。”

诸葛均闻言,惊得瞠目结舌,连连摆手劝阻道:“大哥,此举万万不可啊!皇宫禁地,森严壁垒,这般莽撞行事,可是犯了杀头的大罪,还望大哥冷静行事呐!”在安抚好兄长后,诸葛均赶忙又去向刘禅与诸葛亮汇报此事。

刘禅闻听,亦是满脸无奈,眉头紧锁,挠着头思忖道:“这倘若真让他闯将进来,打杀不得,佯装不知亦不妥当,这可如何是好呐?”

诸葛亮趋前几步,凑近刘禅,压低声音,将一番谋划娓娓道来。刘禅先是一怔,继而眼睛放光,面露喜色赞道:“相父高见呐,此计甚妙!”

诸葛亮略带赧然,拱手谦辞道:“陛下,此计虽可解燃眉之急,只是委屈陛下屈尊演这一出戏了。”

刘禅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洒脱笑道:“无妨无妨,只要能助相父与兄长成就收复江东之大业,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次日清晨,诸葛瑾果真心急难耐,决意硬闯皇宫。侍卫们虽竭力阻拦,却也不好伤了诸葛瑾,只得匆匆进宫向刘禅禀告。

刘禅得知后遂传令赵广,引领诸葛瑾入宫觐见。诸葛瑾步入大殿,但见刘禅正与一众宫女、宦官嬉闹玩乐,欢声笑语回荡殿中。他虽心急如焚,却也知晓宫廷礼数,不便贸然打断,只得强捺性子,在一旁静候。

诸葛亮隐于幕后,起初瞧着刘禅演得有板有眼,可看着看着,眉头便不自觉皱了起来。待刘禅玩得尽兴,略感疲乏之际,诸葛瑾赶忙抢步上前抱拳躬身,言辞恳切地表明来意:“陛下,今蜀军已然陈兵建业城下,东吴危若累卵,旦夕将倾,恳请陛下念及苍生免遭战火涂炭,下令退兵呐。”

刘禅摆了摆手,神色慵懒,装作漫不经心地应道:“哎呀,这军国大事嘛,向来皆由相父定夺裁断,如今相父远在南中,朕于军政之事懵懂无知,实难做主呐。”

诸葛瑾闻听此言,骇得脸色骤变,心中暗自思忖道:二弟在蜀国竟权倾朝野至这般境地了?

之后,他仍欲再谏,刘禅见状,不耐烦地皱起眉头,佯怒呵斥道:“罢了罢了,你莫要再在此处聒噪啰嗦,朕自会将汝之请求转达给相父,待相父有了回音,自当告知于你。”言毕,便欲挥手示意其退下。

诸葛瑾怎会甘心就此作罢,不顾侍卫阻拦,执意还要上前劝谏。刘禅见状,拍案而起,高声喝道:“赵广,将此人给朕轰出皇宫去!”

赵广领了皇命,押着诸葛瑾便往外走,边走边低声警告道:“诸葛大人,您且慎言,要不是看在丞相的情面,就凭您这番莽撞行径,早已人头落地了。陛下此刻正在气头上,您再说什么亦是无用,还是速速回馆驿静候消息吧。”诸葛瑾无奈,只得垂头丧气地返回了馆驿。

此时,诸葛亮从幕后闪身出来,向刘禅深施一礼,愧疚地说道:“陛下,此番委屈您了,微臣实在是愧疚难当。”

刘禅笑着扶起诸葛亮,温言宽慰道:“相父,切莫这般见外,朕倒觉着此番行事,颇有些趣味呢。”正说着,刘禅欲挥退宫女宦官,令其下去领赏。诸葛亮瞥见其中一人满脸谄媚之态,刚欲问询其姓名,恰在此时,太后孙尚香闻听刘禅在大殿嬉戏玩闹,顿时怒不可遏,领着女官便匆匆进了殿内。刘禅见势不妙,忙使眼色让宫女宦官退下,孙尚香岂会轻易应允,柳眉倒竖,大喝一声:“站住!今日殿上之人一个都别想跑!”随即命随行侍女关上大殿大门。

刘禅赶忙上前请安,陪着笑脸道:“母后,您怎的这般匆忙赶来此处呐?”

孙尚香莲步轻移,上前一把揪住刘禅耳朵,怒声斥道:“你这孩子,愈发没了规矩!天下尚未一统,你便在此处贪图玩乐,这般作为,怎对得起先帝的谆谆教诲,又怎对得起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

刘禅疼得直咧嘴,忙不迭向诸葛亮使眼色求救,诸葛亮却佯装未见。

刘禅见状,心中暗自埋怨道:相父真不仗义,此番明明是相父提议的,朕只是配合演戏罢了,如今母后来了相父却不为朕开脱,还佯装未见。既如此朕也只能将相父供出。相父,您就自求多福吧,嘿嘿嘿嘿嘿……

刘禅一边苦苦求饶,一边忙向孙尚香解释道:“母后,您着实误会儿臣了,此皆相父主意,儿臣不过是依计行事,配合演戏罢了。”

孙尚香闻听,目光不善地瞪向诸葛亮,诸葛亮被瞪得浑身一激灵,内心略感苦涩,心中一面狂向先帝刘备打着这母子俩的小报告,一面不动声色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知孙尚香,刘禅在一旁则拼命点头,附和道:“母后,确然如此,您真冤枉儿臣啦。”

孙尚香听毕,知晓错怪了刘禅,忙松开手,歉意说道:“哎呀,本宫错怪你了,你这孩子也真是的,怎就不及时解释呢,非要逼本宫上手,阿斗莫要委屈了。”

刘禅捂着耳朵,眼眶泛红,委屈巴巴地暗想:母后,您也没给朕解释的机会啊,上来就揪着耳朵一顿训斥。

孙尚香见状,收起笑脸训斥道:“行了,别学你那父……稚子模样,你如今贵为一国之君,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

教训完刘禅,孙尚香转身看向殿下跪着的宫女宦官,正颜厉色道:“此番事出有因,哀家姑且不与尔等计较,但若再有下次,定当严惩不贷!”

言毕,孙尚香令女官逐一记下众人名字,准备赏罚。当报到黄皓名字时,刘禅、孙尚香、诸葛亮目光瞬间齐聚在黄皓身上。刘禅面露好奇,细细打量;诸葛亮见这黄皓正是先前那满脸谄媚之人,顿时眉头紧皱,面露厌恶之色;孙尚香看向诸葛亮,见他微微点头示意,心中知晓此人断不可留,当即下令:“将黄皓给本宫拿下!”

黄皓一脸懵然,愣在原地,直呼冤枉,还欲极力辩解。刘禅见状,出言劝道:“母后,黄皓平日并无大过,这般贸然拿下,是否过于草率了些?”

孙尚香目光如炬,质问刘禅道:“陛下忘了你兄长曾说过的话?振武向来明察秋毫,何时冤枉过好人?”

刘禅忆起兄长往昔所言,便不再阻拦。黄皓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侍卫押了出去,处以极刑。

一众宫女宦官见此吓得瑟瑟发抖,暗自警醒,此后,蜀汉宫中风气焕然一新,刘禅在孙尚香的督促教导下,也重拾勤勉,专心于政务国事。

这正是:诸葛求见路坎坷,蜀汉宫廷起风波。太后严训正风气,江东局势待定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