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250章 尚香苏醒群臣安,君臣齐聚商仇事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孙尚香重伤昏迷,生死一线间,众人皆忧。杨再兴于外应对各方,舱内刘禅守护,心中满怀愧疚。数日后,命运之轮转动,孙尚香的苏醒似为这飘摇局势带来转机,而船队此时已渐近建业,新的风云又将在建业城中涌起。

三日后,晨曦微露,柔和的光线透过船舱缝隙,洒在床榻之上。孙尚香悠悠转醒,仿若从悠长的梦境中挣脱。她微微转头,瞧见刘禅趴在床榻边,睡得正酣。孙尚香心中满是疼惜,轻轻抬起手,温柔地抚着他的头。

刘禅睡得极轻,孙尚香这轻微的举动让他瞬间惊醒。见是孙尚香醒来,刘禅先是一愣,随即眼眶泛红,泪水夺眶而出,哽咽道:“母后,您终于醒了,这些日子朕担心害怕极了,生怕您……”

孙尚香虚弱地微笑,轻声安慰道:“皇儿莫哭,母后这不是好好的吗?”

刘禅回过神,忙道:“母后,您且多休息,朕这就命人唤医官来。”言罢,匆匆起身,令侍从速去通知医官与众人。

不多时,医官匆匆赶来,神色凝重,仔细为孙尚香检查伤势,手指搭在脉搏上,静心凝神诊脉。片刻后,医官长舒一口气:“太后已无大碍,只需静心调养些时日便可痊愈。”刘禅与一众侍女听闻,皆面露欣慰之色。

随后,众人这才得以鱼贯而入,向孙尚香行礼请安。“太后洪福齐天,臣等恭贺太后醒来。”诸般问候声此起彼伏。孙尚香一一回应,目光瞥见人群中身姿挺拔的杨再兴,在众人的热闹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孙尚香为缓解杨再兴的尴尬,出言轻声唤道:“振武,你且近前来。”杨再兴上前,单膝跪地。孙尚香问道:“振武,此次江上截杀之事,究竟是何缘由?你且细细道来。”杨再兴抱拳,将事情始末一一道出,言辞简洁明了,条理清晰。说完,他又道:“微臣此番救驾来迟,罪该万死,还请太后降罪。”

孙尚香与刘禅对视一眼,皆不忍怪罪。孙尚香赶忙吩咐刘禅:“皇儿,快扶振武起来。振武何罪之有?若说有错,那也是本宫不听黄老将军劝阻,执意启程之过。”

一旁的刘禅闻言亦道:“此事皆因朕任性妄为,执意随母后前往江东而起。若有人因此事欲追究兄长罪责,那便连朕一同追责吧。”众人听后,皆沉默不语。

孙尚香见状,说道:“此事就此作罢,莫要再纠结。”而后,她脸色一沉,对刘禅斥责道:“皇儿,你此番肆意妄为,险些酿成大祸,可知错否?你贵为天子,一举一动皆关乎大汉社稷,怎能如此任性行事?你可曾想过,若你有个闪失,这大汉江山如何是好?这万千臣民又将何去何从啊?”

刘禅听闻,身躯微微颤抖,脸上满是愧疚之色,恭敬垂首道:“儿臣知错,儿臣当时只念及与母后的亲情,一时冲动,未曾考虑周全,这才犯下大错。儿臣今后定当以江山社稷为重,遵循先皇遗训,勤加学习治国之道,绝不再犯此等鲁莽举动。儿臣定会时刻警醒自己,不负先皇与母后的期许,亦不负大汉臣民之信任。”

孙尚香看着刘禅悔过的模样,语气稍缓道:“皇儿,你如今经历此事,定要多长记性。为君者,需有大智大勇,更要有克制己身私欲之定力啊!”

刘禅连连点头:“母后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儿臣愿受母后处罚,也好让儿臣时刻铭记此次过错。”

孙尚香微微摇头:“处罚你并非目的,只愿你能真正改过自新。日后行事,定要深思熟虑,多听众臣之谏言。”

刘禅点头称是道:“儿臣遵命。”

众人见太后无恙,便欲告退。孙尚香叫住转身就欲离去的杨再兴道:“振武,那日本宫自以为命不久矣,迷糊间或许有胡言乱语之处,还请莫要放在心上。”

杨再兴抬眸,眼神复杂地看了孙尚香一眼,低声道:“儿~臣明白。”

孙尚香听到这“儿臣”二字,心中似被针刺,泛起几分失落。

一旁的刘禅起初并未留意,然而杨再兴那一声“儿臣”清晰入耳,令他心中疑窦丛生。刘禅心中暗想:自父亲称帝后,兄长身处其间,身份微妙,为了尽力消弭那可能存在的尴尬嫌隙,在众人面前极少以这般口吻自称。可如今,却在母后面前吐出这二字,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缘由?是因母后重伤醒来,兄长情绪激荡而失了往日谨慎?还是另有隐情……刘禅眉头轻皱,眼神中闪烁着困惑与思索,暗暗将此事存于心底,决意寻个时机一探究竟。

待众人离去,刘禅按耐不住心中疑问,开口讯问道:“母后,您可注意到兄长方才自称儿臣?自父皇称帝后,兄长鲜少如此自称,这却是为何?”

孙尚香心中一痛,却不露声色地说道:“这~有何异?振武本就是你父皇收的义子,是你兄长,在本宫面前自称儿臣……许是本宫与皇儿之前在众人面前维护于他,他心怀感激,故而特意如此自称吧。”刘禅思索一番,觉得有理,便不再追问。两日后,船队终于抵达建业。江风轻拂,渡口处,孙绍率文武大臣早已恭迎多时。众人见天子刘禅,纷纷下跪,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然人群中有几员忠于孙氏一族的老臣,心中对蜀汉仍存芥蒂,故而迟迟不愿下跪。

孙绍见状,怒目圆睁,喝道:“尔等为何不跪?”

刘禅赶忙上前阻拦,为几人开脱道:“公礼且慢发怒,初次见面,生疏在所难免,日后相处久了便好。此皆乃孙氏死忠之辈,公礼当重用之,莫要轻易降罪啊。”

刘禅被孙尚香与董允骂了一路,好不容易得了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番,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孙绍。刘禅心中暗道一声:公礼,对不住啦,谁叫你是兄长收的义子,辈分上便小了朕一辈呢。朕不训你,训谁呢?

于是,刘禅轻咳一声,整了整衣冠,努力把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压下,摆出一副威严模样,朗声道:“公礼,你如今贵为一国之主,当思肩上重担,不可再如往昔那般莽撞冲动。想那君主之行,犹如高空走索,需步步谨慎、事事权衡。你看你方才,只因几位老臣未来得及向朕行跪拜之礼,便要大发雷霆,此乃意气用事,岂是为君之道啊?”

孙绍起初尚耐着性子听着,脸上虽平静,双手却不自觉地微微握紧。可眼见刘禅越讲越起劲,那眉眼间都透着一股得意劲儿,孙绍暗自揣测道:这阿斗定是来时路上被训斥得狠了,如今却要将这怨气撒在我身上。想到此处,孙绍心中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他悄悄向前一步,压低声音,从牙缝里狠狠挤出一句:“差不多就得了,再不住嘴小心我抽你哦。”

刘禅闻听此言,大惊失色,刚要开口怒斥孙绍大胆无礼,却迎上孙绍那略带挑衅且充满警告意味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瞬间被噎了回去。

孙绍趁势再道:“你也不想想,如今你可是在我的地盘。真把我惹急了,待进了宫,找个四下无人之处揍你一顿,你就是喊破喉咙也没人来救你。你瞧瞧那边,那个是我义父,那个是我姑母,你觉得他们会向着谁呢?”

刘禅听了这席话,只觉后背发凉,冷汗浸湿了衣衫。他心中暗忖:这孙公礼向来是个混不吝的性子,真发起怒来,怕是真敢动手。

刘禅忆起年少在成都时,就没少受他的欺负,那拳头打在身上的滋味可不好受。想到此处,刘禅忙不迭地换了副笑脸,说道:“公礼啊,朕方才也是心急,言语间或有不妥之处,还望你莫要放在心上。朕深知你有治国之才,只是这脾性还需稍加打磨。朕相信,日后你定能将这江东治理得繁荣昌盛,成为朕之坚实臂膀。”说罢,刘禅还故作亲昵地拍了拍孙绍的肩膀。

远处,江东众臣见刘禅此举,暗暗赞许,深觉其有乃父刘备之仁义宽厚。此时,孙尚香躺在担架上被缓缓抬到近处。孙绍原以为姑母只是受了些小伤,如今见姑母竟伤重至此,不由得勃然大怒道:“何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伤我姑母!”江东众臣亦大惊失色。老将程普与韩当随即上前探视,满脸关切:“郡主殿下,您受苦了。”孙尚香时隔多年,再见江东故人,早已褪去了当年的骄横刁蛮,见是两位老将上前,瞬间眼眶泛红道:“二位叔父,许久不见了,当年江畔之事多有得罪,还望二位叔父见谅。”说罢便欲起身行礼,二人忙制止道:“殿下重伤在身,切莫多礼。当年之事吾等早已忘却,殿下无需再为此事介怀。”

众人随后簇拥着孙绍与刘禅返回昭明宫。安置好孙尚香后,刘禅与孙绍召集群臣,共商报仇之事。大殿内,气氛凝重,众人皆知,一场关乎江东荣辱与蜀汉颜面的复仇之战,即将拉开帷幕,而这背后又将牵扯出多少权谋与利益的纠葛,尚是未知。

这正是:建业新篇风云聚,尚香苏醒群臣安。君臣齐聚商仇事,江东前路起硝烟。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