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431章 九门定后思袍泽,月夜祭魂念旧情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三儿在张飞、赵云等人的帮助下,成功手刃仇人叶青,为死去的袍泽们报了仇。之后,众人回到九门城,张虎设宴款待。席间,大家讨论起接下来的局势安排,三儿则提出要出城安葬王叔等人的遗体,赵云闻言便派了一队人马随行保护。

三儿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张飞见状,赶忙快马奔到他身边,一把扶住,大笑着说:“好小子!真有你的!今日这一战,可算出了一口恶气!”

赵云随后也驱马赶了上来,眼中满是赞赏:“三儿,恭喜你大仇得报。待回营之后,我定要为你论功行赏。”三儿听着两位将军的夸赞,脸上泛起红晕,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全靠张将军的蛇矛与指点,还有各位兄弟的帮忙,我才能手刃了这恶贼。”

张虎见张飞与赵云二人对此子颇为看重,心中料想此子将来定然前途不可限量。于是忙翻身下马,跟着走上前去,对着三儿抱拳道:“小……将军英勇,张某佩服。之前是我那副将犯下大错,如今他已伏诛,还望小将军莫要迁怒于我麾下那些不知情的将士。”

三儿看着张虎,想起他已归降,也抱拳回礼道:“张将军放心,只要他们不再为恶,过去的事,我便不再追究了。”

处理完战场事宜,众人回到九门城外。城中百姓见张飞等人领着蜀军入城,原本还战战兢兢,可看到蜀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时,悬着的心这才渐渐放下。张虎将张飞、赵云等人迎入府衙,命人准备酒菜,为众人接风洗尘。

席间,众人谈论起接下来的局势。赵云神色凝重地说:“如今随着九门县归降,常山郡已尽入我手。但周边各郡还有不少魏军驻扎,我等不可掉以轻心。当务之急,是要安抚城中百姓,稳定民心,同时加强城防,以防魏军反扑。”

张飞闻言,点头道:“子龙说得对,俺这就去安排人手,巡查城防,操练新兵,绝不给魏军有可乘之机!”

三儿在一旁默默听着,心中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酒过三巡,他站起身,对着张飞和赵云抱拳道:“二位将军,小人有一事相求。”

张飞闻言,爽朗地说道:“有什么事,尽管开口,只要俺能做到,绝不推辞!”

三儿犹豫了一下,说道:“小人想回一趟城外,将王叔他们的遗体妥善安葬。他们为了大业牺牲,绝不能就此曝尸荒野。”

赵云听了,面露赞许之色:“三儿,你重情重义,此事合该如此。我派一队人马与你同去,以防途中有危险。”三儿感激地说道:“多谢将军!”说完,三儿向众人告罪一声,转身便出了府衙,随后带着一队蜀军,踏上了前往城外的路途。

一路上,众人小心翼翼,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不多久,众人便抵达营地,入目之处灯火通明,原来是负责辎重的后营尚未开拔前往城中,还在忙碌地做着准备工作。

三儿带着身后的一众士卒,脚步匆匆,满怀凝重,穿梭于一顶顶营帐之间。营地中弥漫着一股忙碌又压抑的气息,偶尔传来几句士卒们的交谈声。他们在营地里兜兜转转,最后终于在离大营不远处的山岗上,觅得一处还算不错的风水宝地。

三儿率先翻身下马,双脚稳稳地踏在地上,望着眼前这片安宁的土地,心中五味杂陈。他回头望向士卒们,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悲伤,士卒们心领神会,纷纷拿起工具,开始挖掘深坑。

坑挖好后,三儿亲手将王叔等人的首级小心翼翼地捧起,接着缓缓蹲下身子,将首级一一放入深坑之中,随后起身拿起铁锹,一点点地填土掩埋。

待墓碑竖起,三儿率先站定,神色庄重肃穆,身后的士卒们也整齐排列。三儿双手抱拳,躬身三拜,每一次俯身,都倾注了他对兄弟们无尽的思念与敬意。随后,众人便转身向山下赶去。

来到山脚,三儿停下脚步,转身面向众人,双手抱拳,声音微微颤抖却又无比坚定地说道:“诸位,我等便在此分别吧!今夜,我想在营中再待上一宿,好好陪陪众位袍泽。待明日一早,便随后营入城。”

众人虽有些担忧三儿独自留下,但见他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劝,只能再三叮嘱他务必小心,随后便转身踏上返回九门城的路。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拖出长长的影子,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三儿缓缓策马走进营地,熟悉的场景让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营帐里透出昏黄的灯光,偶尔传来几句士卒的交谈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他路过曾经与王叔等人一同值守的营帐,脚步顿了顿,仿佛还能看到王叔那和蔼的笑容和兄弟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的画面。

三儿翻身下马,将马拴好,走进营帐。营帐内空无一人,他轻轻抚摸着一张张床铺,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突然,他的手停在了王叔的床铺上,那里的被褥下还压着王叔生前一直带着的一个破旧布包。三儿拿起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零碎的物件:一块缺了角的玉佩、几封众位袍泽还未来得及寄出的家书,还有一卷泛黄的旧地图。三儿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紧紧地抱住布包,仿佛抱住了王叔的全部。他坐在王叔床边,在如豆的烛火下展开了第一封家书,信是王叔的妻子所写,字里行间满是牵挂。“夫君,自你离家,家中一切安好,只是宝儿越发顽皮,常念叨着爹爹何时归来。天气渐凉,你在外定要多加衣物,莫要着凉,盼你早日平安回家,一家团聚。”

接着,三儿打开了痞子写的信。痞子的字歪歪扭扭,透着股随性:“媳妇,娃儿,我在外面挺好的,你们莫要担心。媳妇,你一个人操持家里辛苦了,家里要是有啥难事,就跟隔壁王大哥说,他是个热心肠,定会帮衬着一二。娃儿,你可得听你娘的话,好好念书,等仗打完,爹就回家种地,咱一家人再也不分开。”

最后,三儿展开小龚子的信,那字写得工整又秀气:“若锦,等打完这场仗,我便替你赎身。这些日子,我脑海中总是浮现你的模样。等我回去,便带你回家一同去看村头的桃花……”

看着这些家书,三儿的泪水止不住地滚落,滴在泛黄的信纸上,洇湿了字迹 。这些文字承载着袍泽们最朴实真挚的情感,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期许,如今却再也无法亲手将这些心意送达。

“王叔,你放心,我一定会替你照顾好家人。”三儿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将家书小心地折好,放回布包,又把布包紧紧地抱在怀里。

夜深了,营地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三儿躺在王叔的床上,望着帐篷顶,久久无法入眠。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与兄弟们一起并肩作战的场景,那些欢声笑语、生死与共的画面,此刻都变得无比珍贵。

不知过了多久,三儿终于在疲惫与恍惚中,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睡梦中,营帐中的烛火明明暗暗,好似跳跃的精灵。就在这时,几个熟悉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三儿定睛一看,顿时眼眶泛红,激动地大喊:“王叔!痞子!小龚子!” 他的声音带着颤抖,满是不敢置信的惊喜。

王叔面带微笑,率先走上前,那笑容温暖而熟悉,他轻轻拍了拍三儿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说道:“三儿啊,我等要走啦,你……莫要难过。” 他的声音还是那么亲切,像从前无数次安慰三儿那样。

痞子还是那副大大咧咧的模样,走上前重重地捶了三儿一下,笑着说:“三儿,以后可别再犯傻啦!” 可那笑容里,分明藏着不舍。

小龚子也在一旁附和:“是啊!三儿,照顾好自己,我们就放心了。”

三儿拼命摇头,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不行,你们别走,我舍不得你们……你们走了,我怎么办啊……” 他的肩膀微微颤抖,整个人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之中。

一旁的袍泽们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叮嘱着:“三儿,以后定要照顾好自己。”“对,别再那么冲动了。”每一句叮嘱,都像一把重锤,敲打着三儿的心。

就在这时,一阵寒风吹过,烛火猛地晃动了一下,王叔他们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模糊。

“王叔!痞子!小龚子!等等我!”三儿大喊着,猛地从梦中惊醒,大汗淋漓。他坐起身,眼神中还残留着梦中的惊恐与不舍。看着空荡荡的帐篷,泪水不受控制地顺着脸颊滑落。

他像丢了魂一般,手脚慌乱地掀开被子,鞋子都来不及穿好,就跌跌撞撞地朝营帐外冲去。脚下的石子硌得脚底生疼,可他却浑然不觉,嘴里还喃喃自语道:“别走……你们别走……” 他只想抓住那渐渐消逝的梦,找到他心心念念的兄弟们。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九门归蜀局势定,英烈安魂情义长。营帐追思梦魂绕,前路漫漫战旗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