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 第127章 疑惑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第127章 疑惑

作者:早晨七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9 19:21:51 来源:书海阁

却说赵林向云叔献策,本就已是险计,在赵云眼中却不足为险,于是在赵林的计策之上,又延伸一番,欲分兵南北,以北拒武宣杨历,南抗布山杨桓。

此计若成,偌大的郁林郡唾手可得,可一战而定。

此计若不成,轻则损兵折将,退军不得复进;重则有全军覆没之危。

赵林见云叔之意坚决,料劝说不动,只得无奈应诺,却暗中欲待陆逊到来,合二人之谋,再行劝说。

如此,叔侄在象州等了二日,以地图推演杨家兄弟的反应和己方应对之法。

及陆逊赶来,赵林先去城外迎接,先叙兄弟之情,然后议论大事。

赵林将忧虑尽皆告知陆逊,问其有无妙计劝说赵云。

却不料陆逊言道:“此计甚妙,柏轩为何要劝?”

赵林闻言,惊曰:“若此计不成,恐有全军覆没之危,如何能行此险计?”

陆逊言道:“柏轩何故如此悲观?赵将军非无谋之人,既定此计,必有所持,况且此计若成,郁林郡可一战而下矣。”

赵林闻言,苦笑摇头,言道:“岂不闻‘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也。

此计太过行险,若胜自然可喜,然若此计不成,我大军分兵拒南北两路,敌取中留截断粮草,南有杨桓牵制,北有杨历拦路,我等以何为退?”

陆逊笑曰:“柏轩太过谨慎,赵将军麾下皆为精锐,人人披甲执锐,岂是豪族私兵所能敌?

汝叔侄二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率精锐猛士攻无名之辈所率乌合之众,安有不胜之理?”

赵林闻言,又将从黄忠处探来的二人底细相告。

陆逊思忖片刻,言道:“即便黄老将军如此言说,此二人亦名声不显,柏轩不必忧虑过甚。

只需另遣一将死守象州,或弃了象州,死守武安、潭中可也。如此一来,即便是败,亦保退路不失。”

赵林无奈颔首,心中却暗道:“我是昏了头了,伯言兄喜行险计,只比我叔父稍逊,我来问计于他,岂不是给我叔父找来帮手?”

既然陆逊亦如此说法,赵林只得听令行事,专心配合赵云分兵之策。

三人凑在一处,细细谋划,因赵林谨慎,强拉着二人讨论了两日,方才定下方略。

叔侄二人虽已克六城,折损却不多,反而收了不少降卒。

此时象州境内可用大军合计两万两千余人。

谢旌率一千步卒守卫象州,若事不成则退往潭中。

陆逊率三千人马屯兵武安县,若象州遇袭,不去救,只接应谢旌退兵,谨守城池,二人合力守卫大军退路。

赵林领兵五千屯于武宣河对岸,但见武宣出兵,则与其隔水相望,作势半渡而击,拖延杨历过河,若有战胜之机,可自决之。

赵云则亲领一万大军,过中留,至布山之北大路扎寨,与杨桓对阵。

中留则由周陵、刘贤,率三千人马去攻,并在此处抵御其他来犯之敌,在南北二路取胜之前,中留不可丢。

此战众人皆有重任。

陆逊、谢旌守退路,周陵、刘贤守粮草辎重,赵家叔侄则需尽速击破各自所遇敌军。

一南一北,最差也要一平一胜,如此胜者可引兵去援平者,合力破敌。但有一人战败,则全局皆败矣。

然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

既定军略,便依计而行。

翌日天明时分,周陵与刘贤率先出城,直奔中留县。

陆逊点起三千步卒,撤军回武安县。

赵林亲送云叔领大军过河向南,随即嘱托谢旌一番,便自领本部五千人马出城而去。

谢旌立于城门处,遥望赵林所部消失在视线之中,心里却在思忖:“将军叫周陵去攻中留,却叫我来守城,虽是守卫退路,可称重任,却也小觑了谢旌。

若有敌来攻,我便尽速破敌,好叫将军知我手段,日后方能追随将军左右,冲锋陷阵,立功扬名。”

谢旌善攻,赵林特从云叔麾下调来五百骑兵与他,临行前亦嘱咐,若象州不可守,则退往潭中,自有陆逊引兵接应,二人分兵潭中与武安,互为掎角,可保二地不失。

陆逊武艺一般,叫谢旌守退路,是为陆逊有猛将可用,怎料到却被谢旌误会。

赵林自然不清楚谢旌所思所想,他正率军沿泿水而下,行了三日,方在武宣西面,泿水对岸下寨。

及营寨初立,周陵遣人来报,言已取中留县,城中只有不足三千石粮草。

赵林奇之,问来人攻城详情。

来人言道,周陵率军攻城之际,城中只余数百老弱士卒,城池亦多有破损之处。

赵林闻言,暗忖道:“莫非果真如伯言所说,杨家兄弟并无大才?”

中留地处武宣之后,为粮仓辎重之所在,怎会如此不堪?

赵林百思不得其解,心中忧虑更甚,却不知如何应对,只得遣人往四方报信,需提防来敌另有谋划。

传讯兵方走,又有斥候来报,言武宣南门开,有四千余人马打着杨字旗号,奔南而去。赵林急点起三千人马,领军沿河追踪,叫赵贺领两千人谨守营寨。

时值正午时分,日头高照,酷热难耐,赵林散出斥候先行,自引大军寻阴凉处行军。

行了约莫十余里,大军西南方三四里处便是中留,已能依稀见得城池。

又行了七八里,斥候来报,杨字军于前方河湾处停军休憩。

赵林引军追至,果见有一伙步卒于河中打水,远处亦有炊烟。

赵林见状,心中起疑,此时方过正午,缘何埋锅造饭?

遂叫大军原地休整,自引亲卫奔至一矮坡上,驻马眺望对岸之军。

两岸草木茂盛,河宽数百步,日头照在大地上,热气蒸腾,扭曲光线,看不太真切。

却也能见到数百步卒往来打水、伐木。

赵林手搭凉棚,看了半晌,见无甚异常。

矮坡上多是杂草灌木,无阴凉遮蔽,只晒的赵林头昏脑胀,心中疑惑未解,更觉心烦意乱。

时有陈安在侧,见赵林忧思,抱拳言道:“主人,陈安颇识水性,愿趟河抵近敌营,探其虚实来报。”

言罢,不等赵林回应,便要卸甲浮水。

赵林摆了摆手,制止道:“青天白日,河中一览无余,如何瞒过?若被发现,必遭射杀,不妥。”

陈安却自顾自卸甲,抱拳言道:“主人放心,陈安自水中过,必不叫他发现。”

言罢,便矮身钻进芦苇丛中,也不闻入水之声,不见河中有人露头,只是不见了少年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