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 第147章 劝张松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第147章 劝张松

作者:早晨七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9 19:21:51 来源:书海阁

三日后,赵林带着满身疲惫赶到刘备营寨。

此前回江陵,与四女大战数日,直把勇冠三军的虎雏将军险些累脱了相。

故而当刘备遣人来请之时,赵林欣然从命,逃也似的离开了江陵。

率队缓行三日,及至进了辕门,赵林已是一副神清气爽的模样。

入大帐,见过刘备,赵林曰:“主公,子乔先生何在?”

刘备曰:“子乔雷厉风行,欲说蜀中英才里应外合,回益州去了。”

赵林闻言大惊,言道:“怎可放他回去!张子乔回成都行背主之事,一旦被刘璋察觉,岂有命在!”

刘备闻言,叹曰:“子乔坚决,阻拦不住。”

赵林急问:“他如何回去?”

刘备道:“逆水而上。”

赵林闻言,不死心又问曰:“走了几日?”

刘备道:“昨日方走。”

赵林闻言,急转身出帐。

刘备问曰:“柏轩何往?”

赵林头也不回道:“为丈人救贤才性命。”

刘备闻言,不知赵林为何如此言辞,却也知这女婿颇有未卜先知之能,遂急叫亲卫传讯,命魏延领精骑三百跟随赵林去追张松。

赵林却自顾自骑上宝马,只带三五亲卫,沿江向西急追。

刘备不知此中缘故,赵林却隐约记得张松早往。

说起来,张松虽看着成熟,却只比赵林大了三岁。

因此张松虽聪慧过人,却因年纪不大,历事尚少,经验不足,因此历史上在成都暗中谋划益州,行事不秘,为其兄张肃得知阴谋,恐累及自身,遂向刘璋告发了张松,害了自家亲弟性命。

若是张松不死,以此人聪慧,来日未必不及法正之才。

赵林虽记忆已然模糊,却也能记起此人亡于刘璋之手,怎能轻易叫他回成都?

纵马奔驰,及至夜幕。

赵林仍不停歇,只叫陈安打起火把照明,星夜追赶。

所幸张松乘船逆水而上,速度并不快,于夜里在江边停靠休憩。

赵林于次日夜里,堪堪追上。

及至二人初次相见,都不曾见过对方,但赵林已从张松极具辨识度的外观认出了他。

“足下可是张子乔?”

张松闻言,细细打量赵林,见其八尺有余,昂藏男儿,英姿勃发,身穿武士袍服,腰佩五尺宝剑,遂试探性问道:“来人可是刘皇叔部下?”

赵林闻言,翻身下马,行至张松身前,拱手一礼,朗声道:“某姓赵名林,字柏轩,久闻子乔先生才华,数日前得我主相召,言先生居于营寨,赵林星夜赶来,却不见先生,是以前来追赶,欲为先生送行。”

张松闻言大惊,忙跳下船来,拱手深深一礼,言道:“阁下就是虎雏将军赵柏轩!啊呀!张松拜谢将军举荐之恩,松何德何能,竟让将军不辞辛劳,前来相送。”

赵林急扶起张松,执其手,温言道:“先生若不嫌赵林乃一介武夫,愿与先生表字相称。”

张松从善如流,引赵林去船舱叙话。

二人各自入席,张松煮茶,赵林曰:“子乔兄为何不留在主公左右参赞军事,执意回成都?”

张松曰:“主公麾下贤才无数,不缺我一人出谋划策,然益州多险要关隘,虽有地图在手,若无内应而攻坚城,恐损耗极大。是以松愿回成都,行笼络离间之事。”

赵林闻言,劝曰:“子乔兄此言差矣。主公欲平天下,怎能畏惧险要关隘?若每克一城,皆赖内应使力,要大军何用?要我等武夫何用?”

言罢,见张松欲出言反驳,急抬手按下,续言道:“请恕林直言。子乔兄辞成都而至夷陵,蜀中必有人知晓,今若回返,行背主密谋之事,一旦泄露,必无活路,家眷亦遭拖累矣。”

张松闻言,忽面色不善道:“松孑然一身,有何家眷可累?我亲族皆以松貌丑而避之,无有亲眷之情,蜀中人尽皆知...”

赵林温言道:“人有外表之美,有内在之美。外表之美者,止美于一时;而内在之美者,美于千秋万世也。故,外表之美,不过昙花一现,虽美,不足称道;而内在之美,其德行如一,为世人敬仰,方为真美也。”

张松闻言,忽目视赵林,双眸微红,叹曰:“柏轩贤弟知我也!”

赵林执张松之手,劝曰:“兄之亲族,爱慕外表之美,乃虚荣也。此皆为目光短浅之辈,不足与谋。林尝闻:善者观万物,常得善之所在;恶者察诸事,唯见不善之处也。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如是也。”

张松闻言,已泪流满面,只颔首不已,紧握赵林之手,不能言语。

赵林见状,轻拍张松之手,又言道:“兄之才华,可谓天赐,来日必将名垂青史,怎能为一州之地而赴险?弟虽不才,亦曾征战数年,蜀中虽有险关,弟攻之必克;虽有悍勇之士,弟视之,如插标卖首之辈,何足道哉?

兄若信弟之能,便与弟同回主公麾下,参赞军务,随主公亲征益州,如何?”

张松欲言又止道:“愚兄自是相信柏轩勇猛,只是...只是松已向主公辞行,今日若回返,恐为人所笑...”

赵林闻言,笑曰:“我赵柏轩之兄,何人敢笑?何况子乔兄献益州军略地图,此等大功,何人可比?子乔兄且放宽心,此番回营,必无人敢笑。”

张松早被赵林一番言论哄的感动不已,见赵林如此相劝,便颔首同意。

二人又闲谈许久,于船舱中抵足而眠,于次日回返。

回程途中,又遇魏延领兵接应,具言主公担忧张松先生,特派兵来迎。

如此,张松彻底放下心来,与赵林、魏延一道快马加鞭,赶回夷陵大营。

刘备本因张松貌丑,又行背主之事,心中不喜,遂放其归去。

然因赵林星夜追赶张松,刘备知赵林颇有未卜先知之能,识人心、辨忠奸之眼力,遂重新审视张松,思及此人虽年轻,却才思敏捷,有过目不忘的才能,是以拜张松为从事,随军参赞军略。

张松留在大营,每日被赵林拉着四处闲逛,多与赵林亲厚之人结交,如庞统、黄忠、魏延等,皆惊叹张松才华,张松亦在数日间在刘备麾下站稳脚跟,融入到赵林的圈子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