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 第23章 堂中杀人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第23章 堂中杀人

作者:早晨七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9 19:21:51 来源:书海阁

日暮,赵林打马来到太守府前,门外拴马桩处略显拥挤,赵林眼尖,已见到叔父赵云的坐骑。

按剑进堂,果然于武将一侧见到赵云,此为议事之堂,不便见礼,便抱拳向主位刘备行礼,口称:

“拜见主公,林募兵已毕,耗时七日,共募集一万七千余青壮,具已安置城北大营,特来交令。”

话音刚落,满堂哗然,刘备麾下文武尚且不算惊讶,刘琦麾下的江夏属官却大惊,交头接耳,惊呼不止。

时有一面貌忠厚之老者言道:“此怎可为?七日之间,募得如此之众,往昔吾等费尽心力,数月亦难得万余,莫不是老弱皆取?”

又有一人言道:“便是老弱皆取,七日之间何能得一万七千余众!吾江夏大半已在曹操手中,便有流民,不过数万,如何能得如此之众!恐为强征之举也!”

此言一出,刘琦麾下皆怒目而视,有一人起身喝问:

“汝必是强征民夫,充入军伍!如今曹军就在江左,如此作为,岂不令百姓怨恨?

若因汝强征之举乃至民怨,待曹军至,民必反,祸事矣!江夏大祸不远矣!”

话音刚落,又有一武将起身,言辞不善:

“汝主刘皇叔广有贤名,汝岂敢强征流民!量汝年少,必不敢私自行事。说!是何人指使你行此强征之法!”

此言一出,刘备麾下文武皆怒目而视。

刘备见争执愈烈,正要制止,刘琦却慌忙起身言止:

“柏轩将军虽年少,却忠义非常,岂能做强征之举?汝等既知吾叔父贤明,岂能允麾下败坏名声?且勿多言。”

赵林并刘备麾下文武见刘琦出言相劝,方才按下怒气,却见那武将又出言不逊道:

“刘皇叔虽贤名播于四方,然彼时乃治彼州县,岂不善待百姓。如今客居我江夏,我江夏之民非皇叔之民......”

言下之意,刘备仁德是因为治理自家地盘,所以为了好名声,对治下之民仁德,现在没了地盘,跑到江夏寄居,就命令麾下强行征兵,让江夏官员背负坏名声。

话音未落,刘备文武皆怒,赵云大喝一声,打断武将,并指为剑,喝道:

“汝这不知死的莽夫!怎敢辱我主公!”

那武将见赵云辱骂,冷哼一声,跃过桌案,拔剑而视,大喝道:

“常闻汝常山赵云之名,汝奉命看护刘备家眷,护卫不利,只保了刘阿斗逃得性命,却闯下偌大名头,今日便要试试汝有何能,也配坐右席!”

赵云大怒,正要拔剑斩之,赵林忽然上前几步,一脚踹在那武将臀部,拔剑指向那人,喝道:

“汝这蒙荫祖辈的酒囊饭袋,也配与我叔父动手!”

那武将踉跄起身,勃然大怒,挥剑来砍,口中大呼:

“刘玄德沽名钓誉,麾下尽是些小人,汝黄口小儿,焉敢偷袭于我!”

赵林目视主位,见“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亦怒容满面,当下也不迟疑,提剑格挡那武将攻势,复一剑刺穿咽喉,将其踹倒,俯身砍下头颅,单手高举,目视满堂,喝道:

“此人先污蔑于我,诽谤我主,又辱我叔父,孰为可恨!吾已斩之!枭首在此!

若有再出言不逊者,这便是榜样!”

那头颅狰狞,鲜血顺断颈处喷洒,浇了赵林满身,直令少年立于血污之中,怒目视来,刘琦并麾下属官皆惊骇不已。

赵林轻蔑一笑,掷头颅于主位阶下,虎爪剑不入鞘,昂首上前,单膝拜倒,拄剑言道:

“林于主公面前执剑杀人,有罪也,请主公责罚!”

声如洪钟,昂首目视刘琦,哪有半分请罪之意?

刘琦惊骇,慌忙起身,对刘备行大礼,拜道:“叔父......赵...赵将军无罪......”

刘备怒容少息,却不言语。

赵林却道:“琦公子,林于堂前斩杀汝部下,如何无罪?”

刘琦见刘备不语,又见刘备麾下文武皆沉默不言,怎能不知刘备何意?

只是江夏属官具都噤若寒蝉,唯恐那少年将军又要行凶,刘琦有心问罪,却又不敢恶了刘备与其麾下文武,只觉那武将出言不逊,侮辱刘备,乃至身死,自己却是何辜?

讷讷不言,不知如何狡辩,诸葛亮却起身,言道:

“所为主辱臣死,柏轩为护主杀人,虽于礼法不合,却显忠心,是以无罪,刘琦公子以为如何?”

刘琦额头冒汗,不住的点头,言道:“孔明先生说的是,说的是啊,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啊。”

刘备闻言,方才挥手虚扶,示意赵林起身,温言道:

“柏轩忠勇,我岂能不知?狗贼辱我,备尚能容忍,其人怎敢辱我大将!子龙与柏轩叔侄于长坂坡面对数万曹军,往来拼杀,救我家眷,如此大功,岂能让宵小之辈污蔑!”

言罢,命赵林下去更换血衣。

赵林拱手告退,出堂后,命侍卫收拾尸体,便随仆妇更衣去也。

待赵林走后,刘备长身而起,谓众人道:“备自起兵以来,虽颠沛流离,然每到一地,必安众抚民,无愧于心。汝等言备指使柏轩强征民夫,此为污蔑也。若君等不信,可自遣亲信往来探查,备绝不阻拦。”

江夏属官皆称不敢。

刘备又道:“备虽寄居江夏,州县有地理之分,然百姓岂有地理之别乎?

备自问一视同仁,不曾有所偏颇,君等何仇视于我?

如今汉室凋零,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兴不义大军,所过之处,各地或畏惧降贼,百姓虽保全性命,却苛税繁多,苦不堪言;或英勇抗争,官属殉国,百姓多遭劫掠残杀,或有逃得性命者,背井离乡,千里逃亡,悲也。

此地距曹贼大军,极近处尚不足百里,曹军精骑旦夕可至,我等若不团结一致,如何与贼抗争?难不成君等意欲逐备降曹?”

江夏属官皆称不敢。

刘琦见状,连忙言道:“曹贼杀我琮弟,夺我父基业,如此大仇,琦怎能降曹?

先父在世之时,便欲以荆州托付于叔父,如今曹贼大军来犯,琦自知能力有限,不足以对抗汉贼,叔父戎马半生,乃曹贼劲敌,自今日起,琦愿唯叔父马首是瞻,江夏属官皆遵叔父之令。”

江夏属官皆垂首不言。

刘备言道:“昔日景升兄多番以荆州相托,备屡辞不受,如今安能夺贤侄城池?此言莫要再提。”

刘琦慌忙言道:“叔父啊!既叔父不愿领江夏,琦如何对抗曹贼大军压境?若如此,不若自刎,于地下向先父请罪罢。”

江夏属官皆起身劝阻。

诸葛亮亦劝道:“主公仁人君子,不愿夺人之地,可琦公子宁自刎也无力对抗曹贼。

若曹贼至,岂不是夺了此地?不若主公暂领江夏,待退了曹贼,便还于琦公子,如此主公不夺他人之地,琦公子亦保江夏不失,岂不两全其美?”

刘琦忙道:“是也,是也!如此甚好!”

江夏众属官也一同劝说,如此,刘备方领江夏,谓刘琦并众人曰:“备暂领江夏,待退了曹贼,必还予贤侄。”

堂外,更衣而还的赵林嘴角微微勾起,心道:“刘备虽爱民如子,仁德忠厚,却不迂腐,难怪三分天下。如此应变,趁势暂领江夏,待罢黜昏庸,提拔贤能之后,便可协力同心,以拒曹军矣。”

侍卫唱名,赵林入堂,犹自心中念叨:“此处却与历史不同,刘备既领了江夏,赤壁之战当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