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 第30章 灭门后续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第30章 灭门后续

作者:早晨七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9 19:21:51 来源:书海阁

夏口,太守府。

赵林沐浴更衣,着武士袍服,挎虎爪长剑立于府衙堂中。

刘备、诸葛亮、赵云、糜竺、孙乾、简雍、潘浚、霍峻皆在,除却吏守其它三县之向朗、伊籍、糜芳,以及驻守缺月的关羽,剿匪的张飞,刘备麾下文武已齐聚于此。

堂中沉寂,众文武皆不言。

忽有一儒雅武将,按剑而入,抱拳禀告曰:

“禀主公,各城门及城中大营皆已布控,县衙及各处皆发榜文,传播全城。

斥侯来报,民皆喜,未曾见有怨,本地豪族亦未有所动作。”

刘备长舒一口气,道:“叔至劳苦。”

陈到拱手,行至刘备侧后,按剑而立。

刘备目视赵林,叹气半晌,却不言语。

赵林站立良久,忽言道:“自古杀人偿命。

苏猛污蔑于我,又诽谤主公,辱骂我叔父,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便动手制止,也未曾取其性命,其仗剑便要杀我,我便反杀之,何罪之有?

其弟自知无理,若对簿公堂,不能胜诉,阴使刺杀之举,欲置我于死地。

我族叔赵雷,自随我叔父跟随主公,每战必先,从不落于人后,竟死于小人之手,何辜也!

贼欲杀我,我便屠贼满门,正是此理。

若其余豪族欲行报复,林不带主公一兵一卒,只我单枪匹马,便将这些蛀虫杀个干净,既还江夏百姓一个公道,亦使贼不敢招惹于我。”

话音刚落,赵云拍案而起,大喝道:“住口!”

刘备慌忙起身道:“子龙,你且坐下。”

见赵云面色阴晴不定,刘备又叹一口气,下阶行至赵林身前,解释道:

“柏轩贤侄,吾非责怪与你。然你年少易怒,便不管不顾,单枪匹马冲进苏宅,如若遭遇不测,吾痛失一臂矣。”

赵林愕然,目视刘备,问道:“主公果真不罪我?”

刘备轻抚赵林脊背,温言道:“汝虽杀人,却是有因,便依汉律,亦是无罪。

那苏猛之弟,并无官职,又不曾举孝廉,阴谋刺杀统兵之将于市井,乃同谋反,此夷三族之罪也。”

赵林不言。如今汉律如同废纸,有罪,无罪,还不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刘备执赵林之手,行至阶前,言道:“吾今召诸卿于此,为计肃清江夏豪族之患,非问罪也。”

赵林闻言,环视诸公,目之所至,人皆颔首,只有赵云,目光不善,脸色有愠。

赵林摊手,指向赵云,言道:“非林不信主公,我叔父面色不善,恐回家罚我舞枪。”

这倒不是赵林作小儿态,或是矫情,赵云罚原身舞枪,那可是真罚。

轻则令赵林扎枪数百,皆要透双层皮甲,重则扔来一副铁甲,何时透甲,何时便歇。

原身年十四时,曾与张飞醉酒闹事,赵云便扔来一副破烂铁甲,手在铁甲胸腹画了一圈,便要赵林去刺。

赵林连刺数千,耗时两昼夜,皆不能透,枪刃磨平,乃至晕厥方止。

自那以后,原身再不敢醉酒,及至赵林灵魂融合,亦不敢贪杯,此事众人皆知,闻赵林之言,皆忍俊不禁。

赵云亦啼笑皆非,言道:“吾非怪罪于你,可你......可你怎能孤身前往?便不能等调兵前去?”

赵林闻言,这次相信众人皆不罪,傲然道:

“吾曾对主公言,兵虽众,若无甲,则不足虑也。

彼之家丁部曲,皆着布衣,吾虽未戴兜鍪,却着札甲在身,贼虽众,却奈何我不得。”

赵云哑然,不想罚侄儿舞枪扎甲,竟让他对甲胄如此推崇。

“甲虽坚固,然久守必失,莫非如此,赵雷.....罢了,汝今后当引以为戒,但若出门,需带亲卫队,护持左右,当年孙伯符之勇,未必逊于汝,前车之鉴,当思之,慎之。”

赵林见赵云情真意切,抱拳一礼,谢曰:“侄儿谨记叔父教诲。”

刘备见未来女婿终于走出阴霾,浑身煞气收敛,抚掌而笑:

“苏家作恶多端,早已激起民愤,汝虽亲手杀人,有僭越之嫌,却无大过,百姓亦赞,为民除害,此事便揭过。”

刘备转身拾阶而上,立于议案之后,言道:“如今吾等与本地豪族,已成水火之势,卿等有何良策以应对?”

孙乾拱手,进言道:“主公,今苏家既灭,其余豪族虽未有所动,然恐其暗中勾结,蓄势待发。

依乾之见,可先遣能言之士,往各豪族处,陈说利害,晓之以理,使其知晓与主公为敌,绝无善果,或可暂弭其患。”

简雍闻言起身,摇头道:“公佑此计虽善,然恐收效甚微。

彼等豪族,多恃财势,久居此地,盘根错节,非几句利害之言可动其心。

吾意当以威服之,可令军中精锐,耀武于各豪族门前,显我军之盛,令其不敢轻举妄动。”

刘备沉思不语,霍峻抱拳道:

“主公,峻以为,可从其内部入手。

豪族之中,亦非铁板一块,或有不满苏家恶行之人,或有欲依附主公以求长远者。可密遣使者,探其心意,拉拢分化,使其自乱阵脚,而后各个击破。”

糜竺沉吟半晌,言道:“诸公之计,皆有可取之处,然亦各有弊端。

依竺之见,当恩威并施。

一面示之以威,如宪和兄所言,展我军之雄威;

一面许之以利,对可拉拢之豪族,许以官职,令其为我所用,助我等安定江夏。”

众人各抒己见,或点头称是,或微微思忖,堂中一时议论纷纷。

诸葛亮羽扇轻摇,微微而笑,待众人话语稍歇,乃长身而起,踱步至堂中,朗声道:

“主公,亮以为,此事,刘琦公子为关键所在也。

刘琦公子现为江夏太守,素得民心,若使其将苏家所作恶事公之于众,彰其恶行于江夏百姓之前,则世家畏民怨沸腾,必不敢行报复之举,或将求救于主公。

若如此,主公正可借此良机,再令本地豪族援助一二钱粮,以充军资。

彼等豪族为求自保,权衡利弊之下,当会依从。

如此一来,既可解当下之患,又可得钱粮之助,于我等稳固江夏、图谋大业,皆有裨益也。”

刘备闻言,抚须颔首,赞曰:“孔明之言,甚合吾意。此计两全其美,既可安豪族之心,又能利我军之事,妙哉!”

赵云亦点头称是,曰:“军师此计,确为上策。只是那刘琦公子处,需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去说项,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诸葛亮笑曰:“子龙所言极是,亮思之,柏轩能言善道,可担此任,往见刘琦公子,详述其中利害,料想刘琦公子亦知此事关乎江夏之安稳,必不会推辞。”

众皆愕然,目视赵林,不知诸葛亮何意。

时有数人曾旁观当日赵林斩苏猛之事,乃告不知者。

具言赵林如何斩杀苏猛,掷首级于阶前,刘琦噤若寒蝉,两股战战,云云。

众人相视,皆露笑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