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268章 《淳化阁帖》整套,可惜不是最善本

曹子建也没有卖关子,直接道。

“官窑之所以被称之为官窑,是因为其用料考究,工艺繁琐,耗时耗力的缘故。”

“而如今,正常的制瓷技艺已经无法养家糊口,这就导致,大家开始逐渐抛去繁琐的工艺,使用最便捷高效的烧瓷方法。”

“这种方法使得烧制出来的瓷器,釉面死板,黯淡无光,无古代瓷器那般釉面给人莹润的感觉。”

“这也变相导致精美的瓷器艺术品越来越少,老祖宗的手艺开始逐渐失传。”

“试问,按照如此发展下来,将来我们留给后代子孙的有什么呢?”

“而这《陶冶图说》作为集古人对于烧瓷的全部心得,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其上的图文并茂,只要将其利用起来,完全可以重塑清三代瓷器的荣光。”

“所以在我看来,其重要性,比之其品相来得更为重要。”

“不夸张的说,不论是从艺术角度出发,还是文化角度,这《陶冶图说》在将来,都能担得起‘国之重宝’四个字。”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大价钱也要将其买下的原因。”

听着曹子建的这番话,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如此有深度的话,居然是从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青年口中听到的。

一个个都有些好奇曹子建到底经历过什么?才有这番感慨。

望着众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曹子建想着,今儿毕竟是书画鉴赏会,而非陶瓷鉴赏会,这就将话题给重新拉回了正轨。

“各位,不谈那些事了,咱们还是开始今天书画鉴赏会的正常流程吧。”

“嗯。”陈庆文闻言,点了点头,这就将自己带来的画卷打开。

罗聘的《看花古佛图》。

罗聘,清代画家,字遯夫,号两峰。

“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为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入室弟子。

此人对于人物、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

其擅长的释道人物,小鬼传统人物等作品深入人心。

陈庆文拿出来的藏品,正是释道人物图。

此图作红枫绿竹之间,一罗汉正伎眉赏优糙昙花,后湖石仅用墨染,不加勾勒。

是罗聘常用的画法。

与罗汉劲拙的衣纹相互映衬,在古厚生拙之中多了一份淋漓活泼的情趣。

画幅左侧有题识:花枝寺僧罗聘敬写。

钤印:两峰。

随着众人欣赏了好一会后,陈庆文将目光看向曹子建,开口道:“子建,要不你来点评几句?”

曹子建明白,这是陈庆文想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展示一番。

对此,曹子建也没拒绝,开口道。

“罗聘的释道人物画不仅在技法上有所创新,而且在主题表达上也独具匠心。”

“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通过绘制释道人物,罗聘试图传达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幅画在构图和笔墨运用上,可谓别具一格。”

“笔墨运用大胆而富有变化,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以及线条的粗细、疾缓,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

随着曹子建话音落下,陈庆文率先拍手夸赞道:“点评的十分到位。”

“确实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钱华也是跟着开口道。

至于其他人,此时,也已经肯定了曹子建的眼力。

之后,一幅幅作品被展出。

曹子建也是看得真切。

很快,便是轮到了曹子建。

“子建,我早就好奇你今儿带了什么书画过来了。”陈庆文开口道。

曹子建笑了笑,朝着众人开口道:“诸位,听说过《淳化阁帖》嘛?”

“当然。”钱华第一个开口道:“这可是咱们华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书法丛帖。”

“历观明、清两代尺牍、文书,件件有《阁帖》影子。‘

‘《阁帖》已然构成行草书的正源,不仅是华国书法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恐将之视为华国书法发展的“命脉”也不为过。”

“我手头,就收藏了整套十卷的《淳化阁帖》。”

曹子建闻言,双眸大亮,忙问道:“是最善本嘛?”

“这怎么可能。”钱华摇头道:“《阁帖》刊刻后不久即遭火毁失传,北宋中后期最善本《淳化阁帖》已极为罕见。”

“我至今也没听说有谁手里有全套最善本的《淳化阁帖》,即便是其中一卷也是闻所未闻。”

曹子建闻言,大失所望,但还是问道:“那钱老你收藏的是什么版本的?”

“历代翻刻本中影响最广、传播最久、声名最重的“明拓肃府本。”钱华一脸自豪的答道。

对于这明拓肃府本,曹子建是了解的。

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四皇子朱楧为肃庄王时,赐了最善本《阁帖》一部十卷以为传代之宝,秘藏内库。此部《阁帖》即是“肃府本”刊刻之原始底本。

“曹小兄弟,该不会你今天带来的也是这明拓肃府本吧?”钱华问道。

“钱老自己看。”曹子建笑着将自己带来的《淳化阁帖卷第九》取出。

众人这就开始鉴赏了起来。

随着一页页被翻开,钱华的眼中惊讶之色愈发的浓重。

“这...这该不会是最善本吧?”钱华一脸难以置信的朝曹子建问道。

只是曹子建还没说话呢,现场便是有人质疑道。

“老钱,你没看错吧?”

毕竟最善本的淳化阁帖,太少见了。

“不会看错的。”钱华笃定道:“看看这乌黑而有油脂的光泽,这就是当初最善本《淳化阁帖》所采用的乌金拓。”

“不仅如此,这卷《淳化阁帖》上,有着“肃府本”所没有的银锭纹。”

“这是刻帖原版开裂后以银锭加固后出现的特征。”

此话一出,曹子建在众人眼中都是看到了狂热之色。

其中,更是有人直接朝曹子建开口道:“曹小兄弟,这卷阁贴什么价?”

“不好意思,没有出手的打算。”曹子建摇头:“不过如果各位手中有其他卷最善本的淳化阁帖,我倒是可以考虑跟对方交换着来鉴赏。”

说出这话的时候,曹子建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然而,从众人脸上露出的表情曹子建已经知道了答案。

“果然要凑齐这淳化阁帖还是很有难度啊。”曹子建暗道。

“曹小兄弟,没什么是不能卖的,无非就是价格问题,你开个价呗。”钱华凑到曹子建的跟前,开口道。

“老钱,我看你是口渴了,我让小二上茶。”陈庆文突然的一句话,让钱华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

毕竟这是鉴赏会,而非窜货场。

来这的,都是分享自己的藏品,而非出售藏品。

主次关系要分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