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461章 前往淞沪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461章 前往淞沪

作者:国宝帮帮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9 22:13:14 来源:书海阁

“这十二铜首居然还是个套装任务。”曹子建若有所思道。

虽然说,集齐十二铜首的任务,有些难度。

但如果跟最善本《淳化阁帖》相比较的话,简单的就不止一星半点了。

究其原因。

最善本《淳化阁帖》距今实在太过久远了,有近千年的时光了。

加上又是纸本,保存下来实在太过困难了。

这世间是否真的还存世最善本《淳化阁帖》卷第一,还是个未知数呢。

但十二铜首就不同了。

现实世界所拥有的七尊,加上曹子建手里的四尊,已经有十一尊铜首存在了。

而且那七尊铜首目前存在于何处,曹子建知道的一清二楚。

牛首、虎首、猴首和猪首,被京城保利博物馆暂时借给澳省那边的一个博物馆进行展览。

马首在07年的时候被澳门一赌王以6900万港元拍得之后,过了十来年,对方将其捐给了国家文物局,目前在京城的圆明园。

至于兔首和鼠首则是在华国博物馆。

这七尊铜首,只要自己稍微拿出点‘好处费’,都是可以借调出来的。

毕竟同淳化阁帖这种具有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重要里程碑意义的真正国宝级文物相比,兽首其实无论从工艺角度,还是市场角度来说,其1000万欧一尊的价格是非常不合理的。

之所以如此之高。

唯一的解释,这是一场‘阳谋’。

众所周知,华国人对某些流失在海外的文物,特别是圆明园的文物,有着特殊的情感。

因为这里面凝聚了太多历史的屈辱和伤痛。

但就是有人利用这种“屈辱和伤痛”赚钱。

他们吃定了爱国人士肯定会花高价拍回这些原就属于华国的文物,这就使得铜首的价格,一尊比一尊高。

至于龙首,虽然一直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但是坊间对于它的消息一直都有流传。

只要花点心思去打听,找到它,并非一件太过困难的事。

曹子建已经打算好了,回到现实世界后,先托人打探龙首的消息。

只要找到龙首,剩下的七尊兽首,曹子建有的是办法去借调。。

“收。”曹子建心念一动,将面前的四尊兽首重新收回到了储物戒指。

而后,继续聆听起脑海中还在响着的系统提示音。

五分钟后。

脑海中的声音终于停止。

经过一番统计。

瓷器有二十件。

铜器十六件。

书画作品十三件。

玉器二十一件。

外加一对大冰箱。

其中并没有让曹子建感到特别惊艳的能力奖励。

倒是储物戒指足足被扩充了近两百多立方米。

由此可以想象宝箱内物件的品质之精。

其中,体量最大的并非那四尊铜首,而是那对冰箱。

当然,这对冰箱并不是现在家庭里所见到的那种单开门或双开门的冰箱。

而是乾隆时期的铜胎掐丝珐琅冰箱。

掐丝珐琅,就是大名鼎鼎的景泰蓝。

众所周知,古代冰箱跟现代冰箱完全不一样。

古代冰箱不使用电就能使用。

现代冰箱必须接上电才能使用,所以叫电冰箱。

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诞生于1918年。

现在几乎挨家挨户必备。

华国人的概念很清晰。

柜要有门,箱要有盖。

上开盖为箱,横拉门为柜。

而我们现在的电冰箱是横拉门的,为什么叫电冰箱而不是冰柜呢?

这就跟华国的文物离不开关系。

在我国历史上的冰箱,它出现的时候是箱形,上开盖。

所以叫冰箱。

古时候,冰箱在炎炎夏日已成为一种奢侈的祛暑器具了。

用冰消夏这一习俗,由来已久。

两千多年前《诗经》中就有详细的描述。

那时的冰箱同这个名字一样,就是储存冰块的箱子。

那些冰块都是冬天开凿好,储存到冰窖中,留到夏天使用。

一开始多用陶器,到了春秋中期开始出现青铜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就是曾侯乙铜冰鉴。

可谓华国的冰箱之祖。

到了明清以后,木胎的冰箱最为常见。

曹子建得到的这对冰箱,就是木胎的冰箱。

木胎是木胎,但它表面是景泰蓝的。

这对掐丝珐琅冰箱分箱体和箱座两部分。

箱体高60厘米,每件重达七十多斤。口大底小呈斗形。

夏季来临,冰箱内置冰块,冰块中可以放置水果,通过盖面的两钱纹孔,散发冷气,也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

每件有六个面,包括盖面均为景泰蓝。

露在表面的五个面位缠枝宝相花纹,艳丽多彩。

盖沿处刻有‘大清乾隆御制’的字样。

底部一角有一小圆孔,为冰化时泄水之用。

底部的纹饰为寒梅。

冰箱两边有四个提环尤为别致,以二龙戏珠为形,彰显帝王之气。

整体做工精细,珐琅釉色明亮,掐丝均匀流畅,庄重典雅。掐丝珐琅“冰箱”既是清朝宫廷的日常用品,又因为其稀有性而显得格外尊贵。

至于两个箱座皆为红木所制,四角镶有兽面纹。

单单这对冰箱,就占据了三个箱子的位置。

虽然这里的箱子全部被曹子建收入了储物戒指,不过他却没有急着离开。

而是拿出那些文物,一件件欣赏了起来。

毕竟华国的文物,除去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之外,艺术方面的造诣也是绝无仅有的。

所以欣赏文物,是每个古玩收藏者都喜好的一件事。

这一欣赏,使得曹子建完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直到耳边传来‘嗡嗡嗡’的机关声后,曹子建才回过神来。

抬头,朝着密室入口望去。

只见张英又回来了。

曹子建可不想这里箱子已经被自己收入储物戒指的事情暴露,一边顺着石质阶梯往上,一边开口道:“英姐,别下来了,我要上去了。”

“曹先生,我还以为你干嘛去了呢,原来还待在这呀。”看着曹子建,张英开口道。

“没办法,那箱子里装的东西实在太过稀罕了,看得我都忘了时间。”出了密室的曹子建看着大殿外夜深人静的样子,忍不住问道:“英姐,现在几点了?”

“都晚上8点了。”张英答道:“你那两朋友酒醒之后,并没有看到你的身影,还以为我将你给怎么样了呢。”

“嚷嚷着要找你。”

“可这地方,我又不方便带他俩过来,只能跟他们说你有事外出了,很快就会回来。”

“最后发现实在拖不住了,只得来找你了。”

曹子建闻言,不由笑了起来。

笑声中带着浓浓的欣慰。

毕竟金不焕和姜祥云这是在关心自己。

“还笑呢,赶紧跟我回去吧。”

“嗯。”

回去的路上,曹子建想到了什么,朝着张英询问道:“英姐,那些宝箱,你还记得是从哪艘货船上抢的吗?”

“有些年头了。”张英摇头:“当时压根就没管那么多,只知道有东西先夺过来再说。”

果然如曹子建猜测的一样。

这批货物到底是谁托运的,张英也不清楚。

不过曹子建并没有过多的去纠结这个问题。

红英帮,聚义堂。

这是帮派成员平时吃饭,谈事的地方。

不过这个点了,整个堂内总共也就两个人。

金不焕和姜祥云。

此刻,在两人的桌前,摆着四菜一汤。

葱烧豆腐,素拌杂锦,炒三丝,咸鱼干和冬瓜海带汤。

只是两人谁也没有动筷。

倒不是嫌弃这些菜肴,实在是没啥心情吃。

原因无他。

酒醒后的两人到现在都没看到曹子建呢。

加上张英对他们的回答也是遮遮掩掩,好似故意在隐瞒什么。

这不得不让两人开始胡思乱想了起来。

“祥云,我怎么感觉英姐中午是故意灌醉我们的阿。”金不焕沉声道:“现在又不跟我们透露曹老板的去处,你说,是不是曹老板已经遭遇了什么不测?”

“应该不会。”姜祥云摇头:“要是英姐真的对子建先生不利的话,恐怕我们这会就不是坐在这,而是永远的躺在那张床上了。”

“可能子建先生真的在忙什么事吧。”

“这地方,有什么事要曹老板忙这么久的?”金不焕问道。

“我不清楚。”姜祥云再次摇头:“不过,英姐既然答应我们,说半小时内会给我们答复,那我们就耐心等等吧。”

“如果半小时后,还见不到子建先生,咱们再从长计议。”

“祥云,如果..我是说如果。”金不焕将声音压低了一些,问道:“曹老板真的遭遇了什么不测,你会怎么做?”

姜祥云闻言,认真想了一下,道:“我会拉这里的七个人下去给子建先生陪葬。”

“为什么是七个?”金不焕不解道。

“因为子建先生给我的手枪,里面只有七发子弹。”姜祥云答道。

“呃...”金不焕一时语塞。

“你呢?会怎么做?”姜祥云反问道。

“我跟你不一样。”金不焕答道:“我手里没手枪,也没什么能跟他们搏命的能力。”

“所以我什么都不会做。”

“等你将枪里的子弹打完,我会将你给拿下,交给他们,然后想方设法的留在红英帮,给他们办事。”

听到金不焕的这个回答,姜祥云脸色一沉。

这无疑是苟且偷生的戏码。

金不焕看着姜祥云的神色变化,轻叹一口气,道:“祥云,我知道,我这做法你肯定理解不了。”

“但是没关系,等个十年,二十年,你在阴曹地府碰到他们的时候,就能理解了。”

此话一出,姜祥云顿时明白了金不焕要干什么了。

这是准备卧薪尝胆呀。

“聊什么呢?两个人的神色这么凝重。”

而就在这时,曹子建的声音传入了两人的耳中。几乎同时,两人朝着门口看去。

只见曹子建和张英正缓缓朝着这边走来。

“曹老板,您没事。”金不焕大喜过望。

“怎么说,这里也算我半个地界,能出什么事?”曹子建淡笑道。

“就是。”张英笑着摇头道:“你们两个整的我跟个坏人一样。”

“英姐,瞧您这话说的。”金不焕赶忙拍起了彩虹屁,道:“我可是把您当做我亲姐看待的,怎么可能会认为您对曹老板不利呢。”

“刚才曹先生没出现的时候,我记得你可不是这样的。”张英轻哼一声。

“没有的事,没有的事。”金不焕说着,赶忙岔开了话题:“来来来,咱们先吃饭,这饭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张英笑了笑,也没跟金不焕计较。

尽管菜比较清淡,但曹子建等人却是吃着十分美味。

不仅桌上的菜通通都被扫光,就连锅里的饭也是一粒不剩。

“无事一身轻,这饭菜吃起来都可口了许多。”金不焕心满意足的摸着自己的肚皮,道。

“也就这几天清闲日子了。”曹子建接口道:“等离开这里之后,有你忙的了。”

“哦?”金不焕闻言,双眸微亮。

因为他听出曹老板终于是要让自己派上用场了。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询问什么事呢,张英率先开口道:“又要走了吗?”

“对。”曹子建点头:“这该运送的物资也都运过来了,下一步就是去给别的地方也输送一些。”

“什么时候走?要去哪?”张英继续问道。

“没什么其他情况的话,明天早上吧。”曹子建答道:“会先去淞沪一趟。”

“淞沪?”金不焕,姜祥云,张英听到这个地方,眼中分别露出了不一样的神色。

姜祥云是期待,因为淞沪这地方,他早有耳闻,号称当下华国最繁华的城市,他想去看一看大城市的面貌,开阔自己的眼界。

金不焕是憧憬,因为五代从商的他,早就听父亲说过,那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

张英则是担心。

虽然她没去过淞沪,但作为海上从业者,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

从一些往返淞沪的客户嘴里,张英知道,淞沪虽然繁华,但那是表面上的。

在不为人知的暗处,治安问题非常多。

尤其是当地的帮会势力猖獗?。

如青帮、红帮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