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511章 卢钦斋的收藏品

随着曹子建来到空着的主位边上时。

谢勋文发现,在场的众人居然有一大半不用自己招呼就已经主动站了起来。

而且一个个脸上都是带着些许笑意,望着自己这边。

谢勋文还以为这些人在卖自己面子,这就笑着跟众人介绍道。

“诸位,这位就是今天的主人翁,曹子建曹先生。”

兴许是担心众人不服曹子建坐主位,谢勋文继续道。

“别看曹先生年纪轻轻,但心怀大义。”

“之前,你们不是一直对我旁敲侧击的要询问那批关于七三一部队的文件档案到底是谁捐赠的嘛?”

“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了,就是曹先生。”

此话一出,那些不认识曹子建,原本还坐着的几个人也是主动站了起来,一脸钦佩的望着曹子建。

毕竟对于那批文件档案,他们都有所耳闻,其价值远远超越金钱。

就在谢勋文也准备跟曹子建介绍在座的大家伙时,张成已经率先开口道:“小建,敢情我们这帮老家伙在这等的人就是你呀。”

“更没想到的是,那批文件档案居然还是你无偿捐赠的,不错,不错。”

“张老师,好久不见了。”曹子建微微躬身道。

就在曹子建话音刚落,一个国字脸,两鬓有些斑白的中年男子笑着开口道。

“小建,你就记得老张?”

此人是故宫博物馆的副馆长,邱凯。

“邱老师,这不还没来得及跟您打招呼嘛。”曹子建笑道:“还有薛老师,孟老师,刘馆长....”

当即,曹子建朝着在场自己认识的人开始一一打起了招呼。

至于那几个不认识的,曹子建也喊不出他们的名字,只能点头表示示意。

看着这一幕的谢勋文,讶然道:“曹先生,什么情况?我都还没开始介绍呢,你怎么差不多就全认识了?而且一口一个老师喊着?”

没等曹子建回答,张成得意的声音响起。

“老谢,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虽然小建不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但可都跟我们学过一段时间的古玩鉴赏。”

“而且小建打小就聪明,对于古玩的知识,一学就会。”

“老张,不对呀。”谢勋文开口道:“曹先生不是在秦省开古玩店的嘛?怎么还跟你学过玉器鉴赏了?”

“还有,我可从没听说过你有担任某个大学老师的职务。”

张成闻言,笑着摇了摇头:“老谢,你刚才不是一直跟我卖关子来着吗?现在好了,轮到我了。”

“我就不跟你说,急死你。”

此话一出,包间内的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就在谢勋文还想问点什么的时候,张成继续道:“好了,先让小建坐下吧,这一直站着,就是老谢你的待客之道吗?”

“对对对,瞧我这脑子。”谢勋文轻拍一下自己的额头,看向曹子建,道:“曹先生,咱们坐下再聊吧。”

曹子建看了看那预留自己的主位,想着在场的哪个不比自己身份高?

于情于理,这位置自己都胜任不了,赶忙推辞道:“谢馆长,这主位给我可不合适。”

说着,曹子建看向谢勋文的位置,道:“我就坐这个位子吧。”

“就吃个饭而已,哪有什么主位不主位的。”谢勋文坚持道。

“是啊,小建,位置罢了,没那么多讲究了,坐吧。”张成跟着道。

其他人也差不多都这个意思。

见大家都这么说了,曹子建勉为其难的坐下。

等到落座之后,张成从怀里掏出一个物件,放到了红木圆桌的转盘上,一边将其转到曹子建的跟前,一边开口道。

“小建,这饭菜还没上,先给你鉴别一件玉器,看看你对于玉器的鉴赏有没有退步。”

众人闻言,都是第一时间朝着那件玉器看去。

那是一件尺寸在七厘米左右的玉雕,雕着一种似狮,双角,身长有翅的动物。

只一眼,曹子建就认出这是华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辟邪。

“张老师,我试试。”曹子建客气的说了一句后,便是将那转到自己跟前的玉辟邪拿到手上,端详了起来。

此件玉辟邪局部黑黄色沁,四肢盘曲,伏于地表,回首侧望。

面部略呈方形,双目圆睁,嘴唇微张。

尖耳、长角、云状羽翅、分叉长尾皆紧贴躯体。

其动作、神情无不透露出机警敏捷,似在闻惊而动,积蓄力量。

观此玉雕,不由让曹子建联想到具有同样艺术效果的西汉霍去病墓前伏虎、跃马等石刻作品。

但其分叉的长尾,又具东汉玉雕典型风格,以阴线表示毛发的等细节。

就在曹子建鉴赏着张成拿出来的玉雕作品时候,刘韵却是在一旁陷入了沉思。

“小建姓曹,又跟故宫和国博的这些人这么熟络,还跟他们学习过古玩方面的知识。”

“难道....”

突然——

刘韵想到了什么。

只是这个猜测,他这会实在不好验证,于是乎,也就没有开口。“张老师,这是东汉的玉辟邪。”曹子建声音响起。

“不错,不错。”张成一脸赞许的看着曹子建,点头道:“三十秒的功夫就给准确断了代。”

“小建,你这玉器鉴赏水平非但没有半点退步,还精进了不少。”

“这多亏张老师您当年教导有方。”曹子建笑道。

一句话,让张成高兴的合不拢嘴。

曹子建这就将玉辟邪握在手心,将其缓缓朝着圆桌的转盘上放去。

期间,更是完成了将玉辟邪往储物戒指一收一放的举动。

这件东汉玉辟邪并没有特殊的奖励。

只是让曹子建的储物戒指扩充了0.2立方米而已。

虽然有些少,但毕竟是‘送上门’的,就没那么多要求了。

“小建,既然玉器鉴赏这方面没有退步,那来看看我这件。”邱凯也是凑热闹的将自己身上的一个物件给取了出来,放到转盘上,将其朝着曹子建跟前转去。

“我说,曹先生今天过来可是过来吃饭的,怎么感觉成了你们在检查他的学业一般。”谢勋文开口道。

“老谢,怎么?见我们有这么一个好学生,你嫉妒了?”张成半开玩笑道。

“我不嫉妒。”谢勋文摇头道:“只是不想曹先生吃个饭还那么多负担。”

“没事的,谢馆长。”曹子建适时开口道:“能看到老师们的收藏,对我来说,也是幸事。”

“听到没有?小建这话说得多漂亮。”张成哈哈一笑。

几句话的功夫,邱凯取出的物件已经转到了曹子建的跟前。

那是一个长方形的银牌挂件。

之所以说是挂件,是因为银牌上方有个小孔,小孔中穿着一根黑绳,长度正好能挂在脖子上。

乍一看,这银牌充其量也就是个百来年的工艺水平。

只是,随着曹子建将银牌拿在手上之后,他发现,自己理解错了。

邱凯让他看得并不是银牌,而是镶嵌在银牌里的一片泛着紫红斑的瓷片

那瓷片的红并不均匀,细看之下,釉面上有一连串的气泡串起,如同一条条蚯蚓爬行后流过的纹路。

蚯蚓走泥纹。

北宋五大名窑之一钧瓷釉面上独有的一种特殊纹理。

今天的钧瓷,通过工艺改良,技术进步,已经可以做到将温度控制在个位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但在古代,可没有科学仪器来时时把控温度。

窑内的温度全凭烧窑师傅的经验,要想精确的控制住这十度的温差,可想而知难度是多么的高。

除了窑温,要想烧出艳丽的红色,还需要对窑内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控制。

这也就是烧窑时常说的还原焰。

而整个烧窑的过程是需要几天几夜的。

任何一个时间段出现问题,就有可能让全部的努力功亏一篑。

这也是,在古代,为什么会有‘钧瓷带红,价值连城’的说法了。

通过观察,曹子建看出,这不仅是钧瓷片,而且还是北宋的钧瓷片。

“老师,银牌上镶嵌的是北宋钧瓷片。”

曹子建知道,像这样瓷片,收入储物戒指是没有奖励的。

所以说完这话,便是直接将其重新放回到了转盘上。

而就在这时,邱凯的声音却是响起。

“小建,你还没看这挂件的背面。”

“背面?”曹子建不解的将银牌给重新拿了回来,翻过面看了起来。

只见背部的银面上刻着几个很小的英文字母。

C.T. Loo。

对于这串字母代表的含义,曹子建十分清楚。

当即脱口而出道:“卢钦斋的收藏之物。”

“不错。”邱凯笑着点头道。

古玩,除了本身自带的价值以外,还有一个潜在的价值。

即所谓的名人收藏效应。

如两件一样的藏品,如果其中一件被名人收藏过,那么它最后的成交价绝对会比普通人手里那件来得要高。

主要原因,它们拥有非常高的认可度。

卢钦斋,何许人也?

一个把华国文物卖到国外最多的一个文物贩子。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虽然已经建立,但根基还十分不稳。

因此国内形势依然十分动荡。

而卢就趁着这个乱世,开始在国内批量购买大量文物,并且运到西方售卖。

根据相关人士统计,在他37年倒卖文物的生涯里,共计有50万件以上的华国文物流失到了海外。

相当于当时华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的一半。

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古玉器、佛像、唐三彩等等等等。

像昭陵六骏中的那两骏,即“飒露紫”和“拳毛騧”就是他给倒卖至漂亮国的。

兴许是倒到最后,他自个都觉得有点对不起华国了。

于是,一方面“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文物贩子的工作,另一方面则开始做起了‘善事’。

如在抗战的时候,发动华侨捐款捐物,当然,他自己也会慷慨解囊来支援国内的抗战事业。并且还成立什么战争遗孤救济会,来帮助在二战当中受伤的华国难民和海外士兵。

总之,自卢发家之后,他就开始变着法子来做好事,想要为自己积“德”。

而也是这些善举,让很多人对卢都颇有好感。

不过卢也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不义之举,是无法获得祖国认同的。

所以,在49年以后,他就没回来华国了。

“不知道自己在民国世界,自己能不能跟卢碰上面。”望着手中的银牌挂件,曹子建暗道。

因为按照自己如今在民国的时间线。

这会的卢,已经创办了卢吴公司。

属于是淞沪,国外两头跑的情况。

收起心思,曹子建将银牌挂件重新还给了邱凯。

就在其他人准备拿出东西想让曹子建继续鉴赏的时候,包间的门被人推开。

上菜了。

其他人见状,这才作罢。

在饭局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张成起身,朝着包间里的卫生间走去。

刘韵见状,也是紧随其后。

毕竟像这样的大包间,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尿盆,还有两个独立小卫生间。

待张成来到卫生间的时候,看着身后跟过来的刘韵,以为他也跟自己一样,要上厕所呢,所以并没有选择尿盆,而是去到了里面的一个独立卫生间。

等到刘韵小解完毕,出来之后,就看到刘韵直勾勾的盯着自己。

“老刘,你干嘛?”张成被刘韵给整的有些不会了。

刘韵来此,就是为了跟张成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测的,所以他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确认道:“老张,小建是不是就是曹主任的儿子?”

“老谢,我记得小建并没有去过保利博物馆学习过,你怎么猜到的?”张成疑惑道。

这回答,已经让刘韵知道了答案。

不过他也没提前跟张成说曹子建要向保利捐赠龙首的事,而是道:“看你们对他都这么客气,加上又跟曹主任一个姓氏。”

对于这些事,张成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点头承认了下来。

确认了这件事后,刘韵重新回到饭桌上后,就开始思量起那四尊兽首的事了。

既然是曹主任的儿子,那顾虑就没那么大了。

很快,大家都吃饱了。

随着桌上的餐盘被撤去后,众人在包间开始喝茶聊起了天。

这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

期间,曹子建趁着空隙,去另外两个包间见了之前的一些‘朋友’。

一直到晚上十点,方才从雅兴楼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