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宋河山 > 第128章 广寒秋(2)

大宋河山 第128章 广寒秋(2)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1:15:11 来源:书海阁

接下来的日子相当的惬意,走亲访友、游山玩水、读书写字,悠哉悠哉。

汴京除了商业发达,景致也极美,如夷山夕照、金梁晓月、资圣熏风、百岗冬雪、大河春浪、吹台秋雨、开宝晨钟等远近驰名的汴京名景。

汴京附近平皋千里,无崇山峻岭,但水系繁多。

汴京向东,有一条五丈河;从汴京向西,有一条金水;南边还有一条惠民河。惠民河原名叫做闵河,经过新郑、尉氏等地,贯穿汴京,又同蔡河相接,经陈州,注入颍河,经过颍州到寿春,流入淮河。而汴京最重要的一条渠道是汴河。

汴河是隋代大运河南支的一部分。称为通济渠。隋炀帝召集河南、淮北各郡一百多万民工,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开挖了汴河,完成通济渠的巨大工程。汴河从城西水门入城,穿过宫城南边的州桥,由东水门出城,东南流入通济渠。通济渠东南流入淮河,可通江、淮一带。于是,东京开封的水运,四通八达,奠定了都城繁荣的基础。汴河每年漕运江、淮、湖、浙地区的米粮到都城,多达八百万石,已远远超过唐代。

当然,最热闹、游客最多的当属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相传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故宅。

北齐天保六年,在此创“建国寺”,后遭水火两灾而毁。

唐初,为歙州司马郑景住宅。长安元年慧云和尚募银建寺。延和元年,睿宗敕令改名为相国寺,并赐“大相国寺”匾,习称相国寺。昭宗大顺年间被火焚毁,后重修。

宋太祖建隆三年五月,又遭火灾,后又重建。至道元年开始大规模扩建,咸平四年完工。

金秋十月,天气转寒,汴京的菊花花会却正如火如荼的举行中。

本朝四京,北京大名府的月季、南京应天府的桂花、西京河南府的牡丹及东京开封府的菊花闻名遐迩。开封地处中原,气候和土壤条件都十分适宜菊花生长,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菊花种植,唐代随着开封的复兴,菊花已经被广泛种植和观赏。入宋以来,开封作为都城,菊花种植和观赏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

十月下旬,汴京城内城外成了花的海洋,随处可见一盆盆、一簇簇的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绿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

去往大城南相国寺的路上,行人络绎不绝,道路两侧渐次摆放着各色菊花,争奇斗艳。虽已快入冬月,冬至尚未至,气温已低,但值此时节,却是没人觉得冷。

及至快到大相国寺,但见前方好一座雄伟壮观的庙宇群,四下搭建了一大片棚子,游客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幸是周遭遍布菊花,幽香缕缕,冲散了空气中因人群集聚的异味。

“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太宗皇帝至道二年,命重建三门,为楼其上,甚雄。每有国外使节到京师,亦常被引自寺中行香。大辽使人朝见讫,翌日诣大相国寺烧香,次日诣南御苑射弓。不止辽使,高丽使使宋也常至相国寺行香。天竺国王子曼殊室利也曾随中国僧人到东京。太祖命其居于相国寺,他精于戒律,轰动东京。”

苏逊指指点点,为王棣等人充当导游解说。他是苏辙的季子,年十七,在汴京住了八年,对这大相国寺很是熟悉:“大相国寺的瓦市最为热闹,每逢开市至者云集,实乃汴京奇观也。”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易聚易散也。

看了王棣一眼,苏逊继续说道:“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幕露屋义铺,卖蒲合、蕈席、屏帏、洗漱、鞍辔、工件、时果、腊脯之类。近佛殿,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赵文绣笔,用及潘谷墨,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仆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后廊皆日者货术传神之类。寺三门阁上并资圣门,各有金铜铸罗汉五百尊、佛牙等,凡有斋供,皆取旨方开三门。左右有两瓶琉璃塔,寺内有智海、惠林、宝梵、河沙东西塔院,乃出角院舍,各有住持僧官,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分,莫不咄嗟而办。大殿两廊,皆国朝名公笔迹。”

他是太学上舍中等生,毋需参加明年省试,但亦非厮混之人,博学强识,有乃父之风。

熙宁变法时,王安石言:“古之取士俱本于学,请兴建学校以复古。”遂于熙宁四年将国子监的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三等。刚入学时,须持有籍贯所在州的证明书接受检验,然后试补外舍。有斋长、学谕每月记录其“行艺”,也就是记下遵守纪律方面的言行和学习经术的成绩。每月末和每季度末分别有小考和中考,称为私试,年终有大考,称为公试。公试分为两场,初场考经义,二场考策论。成绩优良就可以升级,外舍生升为内舍生,内舍生升为上舍生。如果考至上舍上等,即可以直接授官,考至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殿试,考为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省试。后来又将王安石主持注解的《尚书》、《诗》、《周礼》合称《三经新义》,定为必读书。

神宗元丰二年又颁布《学令》,规定外舍生每年举行一次公试,依成绩升入内舍,内舍生隔年举行一次舍试,依成绩升入上舍,上舍生还是分为三等,考试由朝廷派遣官员主持。这时又把三舍扩大,上舍生一百人,内舍生三百人,而外舍生多达二千人。

是以,苏逊虽不用省试,却是有资格直接参加殿试的。依此而言,他与王棣叔侄五人及苏过都存有竞争关系。不过,他已与父亲商量过,决定明年不参加殿试,而是力争考入内舍上等生而直接授官,也正好趁这二年潜心多读些书。

到得此处,离大相国寺里许地,路人如织,商贩云集,驴车、轿子尽是寸步难行,众人只好换作步行。因有苏小妹、李清照、聂胜琼等女眷,王、苏两家侍卫扈从四周散开戒备,如临大敌。

这等场合,虽然有开封府差人四下巡查,闲汉泼皮较为收敛,但仍有不少坑蒙拐骗偷的治安案件发生。更有不少个浑水摸鱼者趁机揩油,这些个闲汉专挑人多处搡挤,假装无意摸一把来烧香拜佛、游逛瓦市的娘子,一旦事主啐骂,便恶狠狠地骂将回去。这种事便是报官也定不了罪,唯忍气吞声吃了哑巴亏。

慢慢行到了大门口处,售卖的是各种飞禽走兽,既有猫犬兔龟等小型宠物,又有豺狼貂豹等野外动物,甚至还有狮虎熊罴这等猛禽,犹若步入了动物园。

苏小妹与聂胜琼几个只稀罕那些颜色瑰丽的鱼鸟,少不得花了些钱两买下一两样。李清照却是总爱围着猛禽转,口中念念有词。

偶滴个乖乖,这般虎兄狮弟可是未曾驯服的,纵然有铁索束缚,一旦野性发作,也是危险的很,王棣赶忙拉着李清照,不让她靠的过近。

李清照乖巧地展颜一笑,任由王棣拉着自己的手。

不过,稍后小姑娘的眼睛亮了,口中欢呼一声“哇哦”,拉着王棣向一个地方跑去。

那个凹目凸眉的高挑汉子一看就是回鹘人,正操着生硬的中原话与顾客说着什么。

他身前趴着两只差不多大的动物周身长着细软厚密的白毛,上面分布着许多不规则的黑色圆环,外形似虎,头小而圆,尾粗长。这似虎非虎的动物显然尚未成年,脑袋转来转去地望着正盯着自己看的人,“嘤嘤”地叫两声,又蜷缩起来,尾巴翘着甩一甩,甚是可爱。

李清照蹲下身去,“喵喵”两声,招着小手:“小猫咪,跟我去玩呗。”

王棣嘴角扯了扯,“小猫咪”,有这么大的猫么?小熊猫还是大熊猫,这明明是雪豹好不好?

雪豹雄踞在冰峰雪岭之上,超然物外,行踪诡秘,颇有“天马行空”的大侠风范。被雪山居民尊奉为神兽,誉为“雪山之神”。

呃,雪豹,自己给侍卫队取名“雪豹”,缘份呐。

“这……”王棣指指那对雪豹:“如何售价?”

那回鹘人结结巴巴的说:“这是……雪山的……神物,很难得……要五百贯一只……”

五百贯?一户五口之家能吃……好多年了。不过,养这稀珍动物,自然是死贵死贵的。

他稍稍一犹豫,便听一个雄浑的声音用同样生硬的中原话说道:“一千贯……这两只小猫……咱买了……”

他抬眼望去,见一裘衣毡帽、蓄着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冲回鹘人嚷嚷着,掏出钞引扔了过去,便想去抱雪豹。

是契丹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