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宋河山 > 第132章 垂阳

大宋河山 第132章 垂阳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1:15:11 来源:书海阁

“花鸟市场”逛了一圈,王棣淘了一幅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和怀素的《自叙帖》。倒是不贵,他也未有捡漏的心思,只是单纯地喜欢而已,至于是真迹还是仿品那又打什么紧?

李清照似模似样的各个摊位瞧瞧,多数时候都是撇撇嘴,“赝品”、“赝品”的念叨着。也幸是商贩不与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娘子计较,否则定当群起而攻之——哪来的拆台者,太可恶了。

不过,李格非酷好读书,家中藏书颇丰,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具有一定的鉴赏力还是靠谱的。

苏小妹便文静多了,话不多,见到各种珍奇物什也是平平静静的,不悲不喜,宠辱不惊。

虽说这正应是大家闺秀的表现,只是她这样的转变落在王棣眼中实在是有些突兀的。

要说起来,这二位才是有真才实学的,李清照自不消说,苏小妹在那世的各种话本中也是大才女。

野史记载其名苏轸,“苏、秦恋爱”、“佛印与牛粪”、“一起过江来”等等故事。总之,有苏轼、苏辙二位才华横溢的兄长,自然有才女小妹。

但实际上,苏东坡是没有

妹妹和姐姐的,也就是说,苏小妹是后来的文人墨客所杜撰出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在文人的笔下是一个美丽、顽皮和充满才气的大家闰秀,所以关于她的故事也或多或少与“才、貌、艳事”有关。

说穿了,那个时空的苏小妹就是文人打造出来的女明星。

但这个时空的苏小妹可是个真真正正的才女,自幼随父亲苏老泉识文断字,稍大又跟在大兄苏轼身边生活。基因很重要,成长环境亦是关键,在这种家庭成长的能是不懂文墨的?

王棣两世为人,开初一段时间惊慌失措过后便认了命,也幸是他有着中年人的心智,方沉得住心来慢慢适应。十五、六年间,他几乎尽是与书籍为伴,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人的气质如美玉般温润。再加上多出千年的见识,更如磁石般极具吸引力。

苏小妹的异样情愫,他怎会不晓?只是他上辈子就不擅与异性打交道,也极少看情情爱爱的影视剧,还真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烦恼的幸福啊,或许,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也是有的,顺其自然吧。

一上午将大相国寺逛了个七七八八,人人手上都提着些淘来的物件,正好到了饭点。

这里有各式吃食,每个售卖食物的摊棚都坐了不少食客。

其时,“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是当时真实的写照。甚至还可以派个家丁先去饭馆、酒楼点菜,“逐时施行索唤”,然后再由专人乘车送上门来,送到家了再给钱。

如果怕饭菜凉了,那便用食盒保温。送餐的食盒很有讲究,食盒内的温盘它由上下两层瓷构成,上层瓷薄,下层瓷厚,中间是空的,在使用时向盘内夹层注入热水,不仅可以保持菜品的热度,还能体现出更佳的口感。

这应是世界最早的“外卖”了,汴京人真会享受。

作为皇家寺庙,相国寺是肯定不缺香火钱的。但在全国上下发展经济的大形势下,寺庙也不能落后,既然寺庙里有摆摊卖东西的,就会有人逛街,于是寺庙开始为摆摊的、逛街的准备餐食,挣点“伙食费”。

大相国寺僧人的厨艺也非常高超,“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分,莫不咄嗟而办”。

寺内还开有饭店,有僧惠明善庖,炙猪肉尤佳。一顿五筋。杨大年与之往还,多率同舍具飱。一日大年曰:“尔为僧,远近皆呼‘烧猪院’,安乎?”惠明曰:“奈何?”大年曰:“不若呼‘烧朱院’也。”都人亦自此改呼。

这个小故事说的是,大相国寺的和尚惠明,厨艺高明,尤其擅长烧猪肉,以至得了一个“烧猪院”的花名。

寺里的吃食倒也非全斋,饭前果品糕点便上了一溜,正菜菜色更是丰富,套四宝、炸紫酥肉、一品丸子、两熟鱼、鲤鱼焙面、牡丹燕菜、清汤鲍鱼、大葱烧海参、葱扒羊肉……当然少不了炙猪肉,色香味俱全,令人口齿生津、垂涎欲滴。

午膳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方罢,自然也是花费不少,会账这等事仍是交由王棣这个年少多金的“暴发户”负责。

他真是不差钱,经济来源的大差在“染墨轩”。

感谢毕昇毕大大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此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版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有错字又不易更正。

有了活字印刷,印刷成本大大降低,书籍的价格也相应地大幅度下降,买书的人自是越来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宋代的藏书家远多于之前的最大原因。

王棣靠着抄的话本赚了第一桶金,又以“知识产权”加现银入股“染墨轩”,一路北上入京,沿途筹开了几处分店,只待来年正月同时开张。

对书店的前景他是极为看好的,作为穿越客,工科项目乃是门外汉,独独读了不少书,且记忆力不错,那便将“文抄公”之路走到黑了。大宋商业发达,但也禁止官员从商。

本朝初年,鉴于五代“贪益甚,民益死,国乃以亡”的历史教训,一方面,用严酷的刑罚制裁官吏贪赃枉法的行为;另一方面,又严厉禁止各级官吏从事经商活动,“食厚禄者不得与民争利,居崇官者不得在处回图(贸易)”。平定川陕后,即下令川陕诸州官吏,不得从事经商贸易,违者依法论处。当时兵部郎中、秦州监税官曹匪躬等人就因违法经商,为人告发,被处以“弃市”(死刑)。其他因违法经商而被免职、罢官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也下令禁止官吏利用职务之便,从事经商活动。着名大将张永德就因经商而被罢免官职,三司副使范等高级官员也因违法经商而遭贬斥。

但虽然宋代也有对官员私自营商的法律的惩罚,惩罚的方式却具有不一致性。当法律触及到大官吏或者皇亲国戚时,皇帝就会加以庇护。神宗熙宁十年,集庆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宗谔“坐克六宗室俸以还己所贷息,诏释其罪”。皇帝带头宽恕犯罪之人,践踏了法律的尊严,下级官吏更加肆无忌惮。

另一方面,宋朝的禁法商令仅仅限制官僚士大夫的营商行为,出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考虑,相应的对地方政府官员营商不但不禁止,反而推崇鼓励。所以一些地方官员打着朝廷的名义却暗自谋取暴利。从一定层面来讲,宋朝的律令只是形式主义,很大程度上从没有遏制真正的官员私自营商行为。

法不责众嘛,王棣充其量也只算是“儒商”。而且,他不会露面去参与其中,安安静静地坐等收钱便是了。

许三多是个明白人,可不敢坑贪墨王棣该来的收益。商人逐利,取之有道。

稍事休憩后继续游逛,资圣阁是必去的。

宋初,悍将曹翰从庐山东林寺运来了五百罗汉,安置于相国寺资圣阁。后真宗皇帝又从外地迎来五百罗汉,供奉于相国寺三门重楼。罗汉殿内,数百铜塑罗汉形态各异,法度森严。

导游一一讲解,诸如阿若憍陈如尊者、阿泥楼尊者、有贤无垢尊者、须跋陀罗尊者、迦留陀夷尊者、闻声得果尊者、栴檀藏王尊者、施幢无垢尊者、憍梵钵提尊者、因陀得慧尊者等,有始有据。

直待出了殿,众人仍是震撼于其雄伟肃穆之中,恍若幻境。

直到“进士墙”,众人方神智清明。

新科进士在考中后,往往要到大相国寺一游,在里面举行“期集“、“题名“等诸多活动,声势浩大,是为文坛盛事。

看着石壁上那一个个姓名,其中不乏如雷贯耳的名臣文豪,王楠几个皆是穆然肃立,若有所思。

哇哦,又见“勒石记功”啊,在杭州可不也玩了这么一出么,还真是疗效……效果显着呢。

王棣又开始想入非非起来,这一块块石碑若是在千年之后被发掘,怎么地也可视作一幢幢房子吧,说不定还得是北上广的天价楼房。

“王三郎可是睹物思情,心有所想?”先前出现过的那位契丹少女换了套中原汉服,显得俏丽明媚:“都道王三郎才高八斗,不妨作文以记,也教吾等一赏高才。”

这少女的数名随从却是仍着契丹服饰跟随左右,还有那位抚箫吹唢呐的盯着王棣,目光灼灼。

王棣看那契丹少女十四、五岁的模样,身材娇小,眉眼如画,更似江南水乡女子,然身上自有上位者的气度,再看那几个契丹大汉前拥后簇的,应是出身辽国显贵。

他原本不想理会,但心思陡转,指了指石壁旁依次栽植的梅树,乃曼声吟道: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