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抗战之神秘单兵 > 第266章 狙击特训干货满满,护送途中孟医生失联

雷涛在空地之上,俯身将一张简易地图缓缓铺开,随手捡起几块石头,稳稳地压住地图的四角。地图上,各种地形标识与目标标记清晰醒目。“狙击,绝非简单地扣动扳机。”雷涛手指轻点地图,目光扫过面前的黎氏兄弟、刘子山、陈飞扬和易光,神色郑重,“这是一门融合了耐心、精准与敏锐判断力的高深艺术。”

言罢,他伸手抄起一把狙击步枪,动作行云流水,熟练地将其拆解,又迅速完成组装,其间,详细讲解着每个部件的关键作用与日常维护要点。

“首要之事,是学会洞察环境。”雷涛带着众人登上一处高坡,抬手遥指远处山谷,“风向、湿度、光线,这些看似平常的因素,实则都会对子弹的飞行轨迹产生影响。瞧那棵歪脖子树,此刻微风自左向右吹拂,子弹便会向右偏移,所以我们必须提前修正瞄准点。”

接着,他让众人依次趴到狙击位上,亲身感受持枪的姿势。“身体务必沉稳,呼吸保持均匀。”雷涛一边说着,一边上前为易光调整姿势,“把枪托紧紧抵住肩膀,如此后坐力才不会干扰到下一次射击。”

刘子山扣动扳机时,手忍不住微微颤抖,神色紧张。雷涛见状,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道:“别着急,瞄准目标后,缓缓呼气,在呼气的末尾,轻轻扣下扳机。”刘子山依言而行,再次尝试,这一次,子弹精准无误地击中了目标。

陈飞扬对测距深感困惑,雷涛见状,立刻拿出一个标有刻度的望远镜,耐心演示起来。他抬手指向远方一棵孤立的大树,说道:“小陈,你看那棵大树,按日常经验判断,它的高度大概是10米,这是极为关键的目标大小信息。”雷涛将望远镜目镜对准大树,一边微调焦距,一边继续解释,“再看这望远镜上的刻度,它能帮我们测量目标在视野中所占的角度。”

他把望远镜递给陈飞扬,示意他观察:“你通过目镜看向那棵大树,从底部到顶部,数一数跨越了多少刻度。”陈飞扬接过望远镜,眯着眼仔细观察,“雷队长,从树底到树顶,差不多占了4个刻度。”

雷涛点头,开始讲解:“接下来便是估算距离。虽说无需复杂公式,我们也能算出大概。一般来讲,目标距离等于目标高度除以目标在视野里所占角度的相对值。这里目标高度是10米,4个刻度对应的角度相对值,根据经验判断,刻度与角度成正比,角度又与距离成反比。如此一来,便能算出这棵大树离我们大概400米远。”

解决完陈飞扬的疑惑,雷涛转身面向众人,提高音量:“大家都围过来!战场上情况错综复杂,测距工具未必随时可用。接下来,我教你们一个用拇指测量距离的老办法,关键时刻能发挥大作用。”

说罢,雷涛站定,伸出右手,将大拇指竖直向上,手臂伸直,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通过拇指一侧看向远方的大树,同时说道:“首先,要确定一个已知大小的目标,就像刚才那棵约10米高的树。”接着,他保持姿势不变,让拇指左侧对准大树底部,记住此时眼睛看到的远处某个参照点,比如一块大石头。随后,他睁开闭上的那只眼睛,闭上原来睁开的眼睛,拇指的位置随之发生偏移。

“大家看,两次观察,拇指相对于目标产生了位移,这是因为我们两眼之间存在间距,产生了视差。”雷涛一边比划,一边详细解释,“接下来,估算这个位移的距离,也就是从拇指偏移后到刚才参照的大石头之间,大概能容纳几个刚才的目标。”他眯着眼观察片刻,继续道,“就像现在,从拇指偏移位置到那块大石头之间,大概能放下5个那棵树的高度。”

雷涛放下手,总结道:“最后,用目标的实际高度,乘以估算出的倍数,再乘以100,就是大概的距离。刚才那棵树10米高,能放下5个,10乘以5再乘以100,得出这棵树距离我们大概500米。当然,这个方法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更准确地估算倍数,而且每个人两眼间距不同,要先熟悉自身情况,才能测得更准。”

众人纷纷伸出拇指,学着雷涛的样子测量估算。有人迅速掌握诀窍,兴奋地与身旁人交流;有人仍在反复尝试,眉头紧锁。陈飞扬尝试几次后,兴奋喊道:“雷队长,这方法太神奇了!虽说比不上用望远镜精确,但确实能快速估算出距离!”

雷涛笑着点头:“没错,这方法虽简单,却越练越熟练,在战场上能助你们快速判断距离、精准射击。大家回去后一定要勤加练习!”

就在众人沉浸在学习狙击技术的高涨热情中时,许光荣神色慌张,匆匆跑过来,对雷涛说道:“出事了!刚刚接到电报,孟医生收到老家来信,几名战士护送她回川途中,疑似遭遇土匪袭击,孟医生下落不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